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最伟大的影评人给这10部片打了0分......

译者说:4年前的4月4日,普利策奖得主、美国伟大的影评人罗杰·埃伯特离开了人世,但仍有一批影评人在持续耕耘着他的网站。相信现在的影迷朋友有不少都是看着他的评论成长的,他也确实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入木三分的观察。


在我的阅读里,印象最深的是他发现了哈内克《隐藏摄像机》中20分39秒处一个诡异的镜头运动,似是整部影片解谜的关键,引发了极多的讨论。


可以说,他是全世界最敬业、也最值得大家尊敬的影评人之一。但在他的视角之下,也不乏对某种面向的影片产生“自然”的反感。


4月10日,Taste of Cinema网站的作者James Swift撰写了此文。这篇文章即从他为数不多的0分影片里,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10部。读者可从埃伯特与斯威夫特的言语中,感知各自的着重点,体会电影给予我们的不同魅力。

——Yuruky


年轻时的罗杰·埃伯特


说起电影评论,我们所有人都从罗杰·埃伯特(Roger Ebert)那里学到不少。这位《芝加哥太阳报》的专栏作家,形成的影响比任何一位影评人都要大,可以肯定地说,那感觉就像得了普利策奖一样被大家所喜爱。

 

埃伯特在长达45年的职业生涯里,评论了成千上万部影片。这超过四十载的影评中,他打出的0分影片意外地罕见,基本等于学校里的F。


抛开他觉得没法评分的电影,像《卢丹的恶魔》(The Devils,1971)和《粉红色的火烈鸟》(Pink Flamingos,1972)以及第一部《人体蜈蚣》(Human Centipede,2009)这类的,差不多埃伯特只给了60分,也是他一般能打出的最低分了。


他给的0分里,有些是无人反驳的(比如《电影43》(Movie 43,2013)和《浪子保镖》(North,1994)),有些又是争议很大的(比如他对《搭车人》(The Hitcher,1986)和《狼溪》(Wolf Creek,2005)的谴责)。


下面这十部片,埃伯特大概是极度鄙视,但不乏有人觉得这一批0分电影,实际比那些戴有色眼镜的影评人所说的要好太多太多。其实,它们中的一部分的确是走在前沿的经典Cult片,被奉为领先于时代的迷你神作(或者最起码,它呈现出了远超人们期待的内容,堪称绝佳的B级娱乐片)。


你知道有种感觉类似于敝帚自珍嘛?嗯,有一堆电影,埃伯特会觉得纯粹是狗屎,可能你反倒把它当做24k纯金……


1. 《再见,汤姆叔叔》(Goodbye Uncle Tom,1971)

一句话剧情:设定在战后人权时代,完全真诚地没有去剥削奴隶制度和种族主义(眨眨眼),原班人马还制作过令人震撼的影院经典《世界残酷奇谭》(Mondo Cane,1962,开创了残酷纪录片(Mondo Film)的先河)。

 

埃伯特咋说:“他们终于搞出来了:伪装成纪录片的样子,搞出有史以来最令人恶心、最瞧不起人的对正派作风的侮辱……这样的片子竟然能在合法的影院里放映,真是失望。”

 

凭啥非得看:呃……首先来讲,它可不是纪录片,也没企图借此蒙混过关。但超级讽刺的是,本片会被制作出来,都是因为导演瓜蒂埃罗·亚科佩蒂(Gualtiero Jacopetti)非常烦恼:有影评人认为他上一部作品《非洲部落》(Africa Addio,1966)带有种族主义,从而说他想把美国奴隶制度的可怕之处揭露开来。


在讲述美国种族关系的影片里,它可能不是最引人同情的,但它达到的效果却是毋庸置疑——精准如实地呈现了人类奴役身份的惨状。搞不懂埃伯特为什么对它恨之入骨。此外,它那极为离经叛道的节奏及结构,都值得你支持一看。

 

间或有着非常超现实的氛围,此片近似磕了药一般;伴随着时髦迷眩的迪斯科节奏,影像再现了纳特·特纳(Nat Turner,浸信会传教士,1831年8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领导了反奴隶制起义)手刃他的奴隶主,这场戏必须纳入史上最棒的B级片桥段啊。


2. 《寻春笑史》(The Statue,1971)

一句话剧情:一个英国人发明了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拯救了世界,却恼怒于妻子用了别人小鸡鸡的模型来做他的雕塑,结果他就踏遍全世界寻仇去了。

 

埃伯特咋说:“《寻春笑史》是在犯罪,不仅跻身影史最烂,而且居然还在世上最扯淡的两三个想法里选了一个出来拍成这种翔。这项目到底是怎么通过的,剧本都没人读过吗,资金缺到不行吗,制作走点心好吗,演员完全不在线也没问题吗,就这样还能发行,真的是个谜啊!大概只有那种对狗血剧情有着无限乐观的人,才能解释这个问题了。”

 

凭啥非得看:它其实挺好的、还有所颠覆,是部关于婚姻偏执的喜剧,也是一出被低估的关于七十年代初国际政治的极佳讽刺剧。真的没有再见到这样一部精致庸俗的喜剧了;伍迪·艾伦早期的性闹剧+杰瑞·刘易斯(Jerry Lewis)的傻欢乐,它有点像这两者的混搭。

 

此外,大卫·尼文(David Niven)和罗伯特·沃恩(Robert Vaughn)贡献了绝妙的演出——对不起,罗杰——剧本更是写得机智棒cry。也许我们应该把埃伯特对本片的鄙弃仅仅看作是阳具崇拜的一个案例吧?


3. 《死亡车神》(Death Race 2000,1975)

一句话剧情:到了2000年,美国最火的电视节目是一款横贯大陆的公路死亡大赛,像弗兰肯斯坦和希特勒那样无情碾压路人的选手才会获到比分。

 

埃伯特咋说:“这是一部穿越未来的电影,全国大赛的胜者早已揭晓,不单是因为他的速度,更因为他屠杀路人的数量……在场的观众里面至少有一半是小孩子,他们都看得津津有味。我猜他们从没见过这么有趣的事。我好煎熬,是要立刻起身离开,还是留下来看着比银幕上的东西还要令人沮丧的一幕:小孩子们在接收着这种毫无道理的流血事件。”

 

凭啥非得看:人们最抱怨埃伯特的其中一点,是他常常检视影片的道德面,却没在意片中的具体内容。他对本片的看法就是一个完美的证明,除了提到他不想让孩子们看这片,实际上他一点也没有说该片到底是那里“难看”。

 

显然这部电影现在已被封为Cult神作,更别提它直接影响了100多个不同的电子游戏,外加100多部反乌托邦的科幻电影。它在时间上留下了烙印,对这个绝妙的、低成本的社会讽刺,回报以比埃伯特最初(莫名地自以为是)的非难有多得多的敬意。

 

埃伯特在影院不看银幕,倒是全程都在盯着观众看,这实在是太糟糕了;他要是能好好看看电影,兴许还能意识到自己正在观赏那个年代最棒的黑色喜剧之一。


4. 《曼丁哥》(Mandingo,1975)

一句话剧情:故事比较老套,讲的是内战前南方的一种四角关系——头发斑白的奴隶(摔跤冠军)跟他主人的老婆搞上了,而主人反过来又和他的老婆搞上了。

 

埃伯特咋说:“这片儿就是个种族主义垃圾,它对人性和人情的玩弄太下流了,看得人如坐针毡……这种电影简直是在污染人,我如果是在座的小孩之一,肯定会被吓坏到悲痛欲绝的。”

 

凭啥非得看:它是垃圾电影没得说,这取决于观看的视角,你可以忽略、也可以看重种族的一面。但这两者不论哪一个,都很难去拒绝影片的摄影之美,它的主题虽然也是值得质疑的,但影片如此的卡司组合又盖过了这样的疑虑。

 

詹姆斯·梅森(James Mason)、布兰达·塞克斯(Brenda Sykes)和苏珊·乔治(Susan George)都是超水准发挥,拳击手出身的演员肯·诺顿(Ken Norton)在电影中饰演同职业的黑奴拳击冠军,表现惊艳。


有些电影理论上很棒,制作出来却很惨,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曼丁哥》或许就是最好的例子,它的故事预设土得难以想象,但最终成片却是效果惊人。


5. 《神枪大师》(The Master Gunfighter,1975)


一句话剧情:一部121分钟长的西部武士片,《比利·杰克》(Billy Jack,1971)的男主在片中扮演一位剑士,保护着一群加州印第安人,以防墨西哥牛仔即将到来的屠杀。

 

埃伯特咋说:“一位电影考古学家估计会对《神枪大师》有点兴趣,在它的剧情片段中筛选着,去影院的路上琢磨着这电影讲的是什么鬼……一个智商在线的影迷能坐得住、看完全片,之后还可以一字不差地把剧情复述出来,我觉得完全不可能。”

 

凭啥非得看:简单说,《神枪大师》感觉就跟萨姆·佩金柏(Sam Peckinpah)的黑人剥削电影一样。对,这片子就是吃着奶酪秀阴阳,但同时不可否认它的有趣,将四五种不同的电影类型奇妙地糅合成了一道影像大杂烩。

 

片中的演技是比博洛尼亚三明治还要过火,但这也算它的魅力之一;加一点惊喜的摄影,来一些出彩的打戏,外搭影史上最奇葩的搭配之一(基本上是《比利·杰克》搭《超飞》(Superfly,1972),背景设置于《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1969)),你能从中发现一种格外有趣的罪恶快感。


6. 《我唾弃你的坟墓》(I Spit On Your Grave,1978)

一句话剧情:屡遭强奸、弃之等死,这位年轻女人盘算着要向四个性罪犯报复回来——刺邢、绞刑、阉刑,接着还剩一位哥们被摩托艇斩了脸。

 

埃伯特咋说:“一袋肮脏的垃圾取了个名字叫《我唾弃你的坟墓》,这周还弄到芝加哥的影院里来放。这电影真是有病吧,这么可鄙、来找骂的吗,完全不敢相信它能在普利特的联艺影院(Plitt’s United Artists)这样体面的地方上映。但它就是上了。看这片,让我一生最丧的时刻又多了一个。”

 

凭啥非得看:不妨再提一此,埃伯特的许多咒骂并没有聚焦于电影本身的内容,而是设想观众看完影片反应而产生某种厌恶感。不明白为什么埃伯特会把这部电影看成是有女性歧视的作品,而其他人却拥护它是女性主义的恐怖片,作为最早的一部如实直指“强奸文化”之恐怖恶心的重要影片。

 

该片既形象又叛逆,让人感觉悲伤之中夹杂着堕落,这是个要点;你要是去指责一部恐怖片,说它唤起了人们的惊悚、惧怕和不适之感,那干嘛不说喜剧片太搞笑了,或者说《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太伤感了?我们是尊敬你的,罗杰,可你这一点理由实在是讲不通啊。


7. 《罗马帝国艳情史》(Caligula,1979)

一句话剧情:《阁楼》杂志(Penthouse Magazine)很自豪地推出了世界第一部历史剧/剥削恐怖片/硬色情史诗巨片(耗资1700万,由《阁楼》杂志老板投资拍摄),演员都是专业出身的,比如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Malcolm McDowell)、彼得·奥图尔(Peter O’Toole)和海伦·米伦(Helen Mirren)。

 

埃伯特咋说:“《罗马帝国艳情史》叫人难以忍受,一毛钱都不值,就是个丢脸的瘪三。这要不算我看过的最差的电影,那我觉得它简直更丢脸:有脑子的人居然还允许自己搅进这种浑水里。太恶心了,说不出的丧;全片170分钟,我撑到俩小时实在撑不下去了。”

 

凭啥非得看:尽管埃伯特把这个电影当垃圾扔,四十年后的今天它Cult经典的地位还是雷打不动,人们仍然感觉它是超越了当时的时代。《罗马帝国艳情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成人情感片,尤其迎合成年人的口味——如能获得票房成功的话,估计它已经对电影产业造成了永远的冲击,可能会让大胆的NC-17分级电影不只在经济上负担得起,甚至能够成为人们观看的主流。


可叹,本片将露骨的幻想与现实做了开创性的融合,还是对影视媒介造成了明显影响的,从加斯帕·诺(Gaspar Noe)和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的摄影中就可见一斑。看看片中的极端暴力、形象的性爱内容、荒诞幻想的场景以及过于夸张的演技,不禁可以发现,比如《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和《古战场传奇》(Outlander)这样的剧集都从中获取了一些灵感。


8. 《母亲节》(Mother’s Day,1980)

一句话剧情:在新泽西的树林里,三个女人被两个乡巴佬劫持了,后者精神失常的妈妈为了消遣,命令他们去残损、杀害前者。

 

埃伯特咋说:“过了前五分钟的‘母亲节’,看到片中第一个受害者切断的颈子里喷出了血,我就准备撤了……问题很明显,随便哪个年纪的人都不会想要看这种片儿的吧,这还用问吗。”

 

凭啥非得看:除了是特罗马公司出品过的最好的影片之外,它就是个该死变态的强奸复仇与血腥电影的合体。

 

特别是最后的20分钟,算八十年代早期恐怖片里血浆撒得最勤快的了:把绳子撅进女人满是血的手里,男人们把Drano牌堵塞剂倒进她们喉咙里,片尾意外的袭击像是五月十三日终结的可怖预兆。

 

还有,自从画面与声轨能够完美结合至今,这部片中的表演比你在90%的类型片里看到的要棒得多。《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1942)当然是比不上,但相较于同类影片,《母亲节》肯定还是出挑的,它更独特,也无疑是那时以来这一类型中给人留印象深刻的。


9. 《猛龙怪客续集》(Death Wish II,1982)

一句话剧情:民间护法英雄查克·布朗森(Chuck Bronson)搬到了加州,开始新生活——随后,一群恶徒杀掉了他女儿,他只得血洗洛杉矶的墨西哥人贫民区。

 

埃伯特咋说:“最让我惊讶的是,《猛龙怪客续集》在电影制作上,没有艺术和技巧可言。整部片被有剧本没啊,剧情弱到爆了,搞得只剩那些愚蠢的动作场景跟智障的对话段落来交相辉映。这电影要说还有啥活物的话,那总共也不到一盎司(28克)。就像早早地射到了银幕上,再蠕动几下,就歇菜了。”

 

凭啥非得看:那好吧,它倒是不如第一部好,但又有多少续集是能胜过前作的呢?《猛龙怪客续集》也就稍稍差些,还没到埃伯特说的那样一落千丈吧。说实话,在脑残的民间护法动作片那名副其实的黄金时代里,作为其中一部脑残的民间护法动作片,它的表演、节奏和氛围营造好歹在同类中还算是较好的。

 

没有谁会指望在塔可钟(Taco Bell,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提供墨西哥式食品的连锁餐饮品牌)吃到美味,也没有谁会想在八十年代初香港佳能影业(Cannon Film)出品的动作片里得到视野开阔的启迪——所以说,这种廉价蹩脚的产品既然能够充分达到它粗俗的效果、立马带来愉悦之感,那干嘛有人还要抱怨呢?


就算它确实差劲,相比同类中的《歼灭者》(The Exterminator 2,1984)、《执行者2》(The Executioner, Part II,1984)、《追风游戏》(The Eliminator,2004)和《变态杀人魔》(Intruder,1989)来说,它真的得 算这一行里的《七武士》(Seven Samurai,1954)了。


10.《漫画家之路》(Freddy Got Fingered,2001)

一句话剧情:MTV明星汤姆·格林(Tom Green)带来的异超人(bizarro)喜剧,讲述一位想要成功的漫画家的故事,他最喜欢的消遣是折磨他那专横霸道的父亲、用血淋淋的鹿尸体来打扮自己、以及拿铁撬猛击患有截瘫的女友的腿来获得性快感。

 

埃伯特咋说:“这个电影还没有把底线抠穿。这个电影还没踩线。这个电影还在底线以上。这个电影并不值得跟‘底线’放在同一个句子里……它被视为新超现实主义的里程碑的那一天,是有可能会到来的。但就作个喜剧片来看的话,一辈子都别想有啥名声了。”

 

凭啥非得看:《漫画家之路》几乎可以说是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uel)没能执导成的最后一部大作。甚至在埃伯特自己的评论里,他也把该片与《一条安达鲁狗》(Un Chien Andalou,1929)以及安迪·考夫曼(Andy Kaufman)的作品相提并论,差不多道出了汤姆·格林票房灾难下内在的天赋。

 

某种意义上讲,这部饱受诟病的电影是对令人作呕的青少年喜剧的绝妙解构,由亚当·桑德勒(Adam Sandler)扮演的角色描绘出处于边缘的反社会行为。它是一部让人胆怯的恐怖片,而不是在最低级的层次上去寻找共鸣的喜剧片。

 

该片施展在广大影迷身上的巧妙伎俩,连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都会为之骄傲;即使向市场打出的是幽默牌,但它一开始就设定好了要全力勾起观众的强烈反感。埃伯特尖刻的言论,有趣地揭露了它是未被承认的杰作——当一部喜剧看,它是很浮夸的;可作为一个后后后现代艺术的大胆之作,它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为“新超现实主义的里程碑”


本文由迷影翻译团队原创出品

作者:James Swift / Roger Eber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界上最伟大的影评人,与他最爱的十部电影 | 纪念罗杰·埃伯特
80年代的国产恐怖片,个个吓人不轻,如今这部新片就到了这种水平
电影《化妆师》:吓人吓到吓尿人
高人观影:父子雄兵、悟空传、大护法(2017-07-26)
电影 | 《孤儿怨》:这个漂亮萝莉,把成年人玩弄于鼓掌
这6部片子,不是恐怖片,胜似恐怖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