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参战老兵亲述|一张老照片引出的故事

洪武在网上看到一张老照片,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因为照片中有他父亲张积慧,同他父亲合影的4位叔叔没有一位他能叫上名字,其实这并不奇怪,拍这张照片时,洪武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上,于是他发短信问我,这4位叔叔是谁?都叫什么名字?

当我看见这张照片时,哦!太熟悉了,都是曾经一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战友,都是3大队7中队的,他们是3大队的1号机即23号机组,我是3大队的3号机25号机组。这张照片应该是在1952年2月10日之后拍的,2月10日,张积慧击落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戴维斯,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张积慧的机组,即23号机组同时荣获集体一等功,这5人合照就是在荣获集体一等功后的留影。

1952年2月10日,张积慧吃过早饭,就进入座舱。太阳还没有出来,东方却映起了鲜红的朝霞。信号弹打响了。张积慧和战友迅速飞上了天空。他们全神贯注,巡视着天空。张积慧发现右后方有小黑点在移动,凶狠地冲来。这时,张积慧指挥僚机一块急速上升,首先占了高度优势,立即向左转,又急速向右一转,这时,敌机俯冲了下去。张积慧及时的动作是敌机预料不到的。

敌机有8架,志愿军有2架。张积慧和僚机缠住了为首的敌机。他在紧张迅速瞄准敌机时,甚至都停住了呼吸。当更接近了敌机时,他清楚看到了敌机身上的花纹和英文字母。他咬着牙射出了仇恨的炮弹,击中了敌机,敌机拖着烟火掉下去。

另一架敌机狡猾地向太阳方向垂直上升,企图利用阳光掩护。可是、敌机刚一动作,张积慧就咬住了它,很快,600米、300米、80米,那个美国飞行员的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张积慧向敌机猛烈地进行射击,敌机变成一团烟火,向地面坠落下去。

不到一分钟,张积慧在僚机的紧密配合下,击落美机2架。空战结束后,当地的志愿军地面部队从熊熊燃烧的美机残骸中找到一枚驾驶员的不锈钢证章,上面刻着:第4联队第334中队中队长乔治·阿·戴维斯少校。

美国空军战史对戴维斯被击落作了如下的描绘:

戴维斯少校率领第4联队的18架F一86为掩护战斗轰炸机攻击军隅里附近的铁路目标担任巡逻,戴维斯少校在西面很远的地方发现鸭绿江的西北方向有敌机的凝结尾迹,于是他和僚机离开了F一86编队向鸭绿江飞去,戴维斯把飞机降低到了3.2万尺,F一86的这次打击显然出乎敌人的意料,仅仅几秒钟就打下了2架米格。当他从后边接近第3架米格时,第4架米格从左后方冲来,一连串炮弹把他击坠于地。

击落戴维斯使这次空战的影响迅速扩大。1952年2月13日,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在一项特别声明中承认:戴维斯被击毙,是对远东空军的一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我们是在和一个厉害而熟练的敌人作战,需要我们拿出每一分的技能、领导经验和决心。

戴维斯的死亡消息传到美国,同样引起极大震动。他的妻子对美国空军当局提出了抗议。她引述了丈夫写给她的信:“事情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容易。我们损失了这么多飞机、这么多的人”。

美国国会引起一片激烈的争吵,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勃里奇借机攻击民主党进行的朝鲜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没有希望的冲突”。

25位战俘的妻子在美国国会门前集合请愿,要求把她们的丈夫还给她们。

1

我告诉洪武:“这张像片才是正宗的张积慧机组的像片,张积慧飞过的飞机很多,但张积慧击落4架敌机、击毙双料王牌飞行员戴维斯,是驾驶这个机组的23号机”。  

前排坐在张积慧左侧的是机械师吴重喜,在12团机务人员中,吴重喜享有盛名,他技术过硬,待人亲和,洒脱又时尚,我们都穿着黑、蓝工作服,他却穿着浅咖啡色的皮加克,太有个性。说起来他可能在5航校就颇有名气,5航校曾给空4师发过一封信函,署名收信人是褚福田、王家均、胡树和,谷世兴和吴重喜五人,褚福田以后出任北京空军司令员,胡树和以后是空军11航校副校长,都是名人,显然吴重喜在5航校也是名人。

张积慧和吴重喜是生死之交,是比兄弟还亲的战友,每次张积慧升空去战斗,他都要把他最为珍贵的物品,交吴重喜保存,不用嘱咐,没有语言,两人心中都明白,这是张积慧心迹的表达,他既有必胜的信心,也有战死的准备,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情,这也是我们机务人员每天送走自己的飞行员上天去厮杀那难以忘怀的心态。

2

多少年后,张积慧已升任空军副司令员,吴重喜也担任机务团的副团长,不幸却降临在一向乐观、关爱战友的吴重喜身上,他得了癌症。

说到关爱战士,我不得不多说几句,在1952年反登陆作战中,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天,我们既要完成新飞行员的培训任务,还要完成二线支援一线的作战任务,不仅仅是保护一线部队安全返航,还要投入战斗,与敌机格斗,我的飞行员齐连璧首创了在二线击落敌1架F-86的记录。

这时我们机务人员十分辛苦,在外场的冰天雪地工作十几小时,每天能睡上4小时就很好了。当时已担任机械长的吴重喜,每天凌晨3点钟就要叫醒我们,赶赴机场,他噙着口哨进入我们机务人员住的大通间,室外的路灯从窗外射进战士的床前,机械员们睡的正香,有的说着梦话,脸上还挂着微笑;有的锉着牙,有的蹬掉被子缩成一团当“团长”,面对着这样一群小战士,他的胸中涌上一股不可名状的爱,他无意识的看了一下手表,到3点还差5分钟,我们的战士累坏了,让战士再睡一会吧!哪怕只有5分钟,他从口中取下口哨,静静地坐在凳子上,两眼盯着秒针嗒嗒的运转。秒针啊,你慢慢的转!让我的战士再多睡一会吧!秒针转了5圈,他吹响了起床哨,战争需要他们去献身,耽误1分钟也不行啊!

3

停战后,1954年的冬季,我们赴广州执行保卫毛主席的任务,元旦前后,广东空军组织文艺汇演,同我从一所中学参军的、又同在5航校一个班学习、又同在12团任机械员的王尚仁,根据吴重喜为让战士多睡5分钟的那种爱和情,写了一首“让战士多睡一会儿”的朗诵诗,由我领诵,参加汇演。

原本乱哄哄、吵吵闹闹的千人大礼堂,在听了我们前几段的朗诵后,慢慢的静了下来,可能观众绝大部份都是机务人员,诗歌展现的内容就是他们的战斗生活,歌诵的主角就是他们自己!他们听的十分认真与动情,当我朗诵结束,礼堂静悄悄,突然间暴发了雷鸣般的掌声,而且长久不息。我同王尚仁及三位合诵的战友不知所措,我们想不到一首朗诵诗会受到这样的欢迎,我们也没有备份的节目,我突然想起,不是可以谢幕吗?我们5个人赶快回到台中央鞠躬谢幕,整整三次谢幕,掌声仍然不断。

我知道观众为吴重喜关爱战士的行动,深深感动了。这次演出,经过空政文工团在广州的演出队及广空政治部的评选,我们获得演出一等奖,王尚仁获创作一等奖,我获得演员一等奖,给我颁发的毛主席瓷像,一直保藏到今。

4

深受机务人员爱戴的吴重喜他不相信自己会得癌症,对鞍山医院的结论持怀疑态度,他决定去北京复查,获取最后结论。

他曾给我来信说,结论不是癌症最好,继续努力工作;结论如果是癌症,是不治之症,那就不治了,立即回部队,抓紧最后的时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回报党和部队的培养。

北京的结论是我们最不愿意听到的结论。他得的是淋巴癌,他没有被击倒,他决定当天回部队,他的时间不多了,他要抓紧时间去奉献。回到招待所,他开始收拾行装,他不认为自己是病人,仍然是一名军人,打起背包就出发。突然门被打开,时任空军副司令的张积慧闯了进来,厉声的问道:“你干什么?”吴重喜说:“回部队。”张积慧说:“不行,跟我走!”不由分说,如同绑架一样,把吴重喜送进空军医院,“你不治,也得给我治!”真“霸道”啊!张积慧咋能让他的生死之交的战友患着严重的疾病离开,当年战斗,自己的生命不是也交在吴重喜的手中吗?在张积慧的关怀下,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护下,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病情得到抑制,吴重喜回到了部队。

吴重喜同癌症斗争了35年,于2013年2月26日,82周岁时逝世,他的儿子国庆把这一噩耗告诉我,我问他,张积慧知道吗?他回答不知道。当张积慧在电话里听到我说,“吴重喜去世了”,电话里一阵沉默,我突然听到那端传来的哽咽和哭泣声,张积慧艰难的说出一句话,我让儿子洪武给你说…。我记得洪武是这样说的,大概的意思是:“我爸讲,他的成绩,是靠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没有大家共同奋战,就不会有他的成绩,特别是机务人员的辛勤奉献,机务人员是宝啊!”最后还加了一句:“陈叔,你自己要保重啊!”

5

这张老照片,在张积慧的背后,是机械员胡梅青,五下安东前调走,以后失联。后排中是机械员高贞琳,五下安东前调9中队任机械师,停战后转业到航空工业部112厂,后调回原藉安徽合肥市某企业,任高级工程师。后排左是机械员任守三,停战后从事政工,最初任指导员,后任空1师副政委。他的记忆力特强,肚子里的故事特别多,我特别爱围着他,听他讲故事,他会从东北老航校马拉飞机说起,再说混成4旅,一直说到空4师;他还会说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某某在沈阳跳伞,落到一个大四合院里,原来是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林枫的宅子,被警卫员抓了个正着;他还讲某某驾米格15滑行,同苏军的米格9撞在一起。有时还来个冷笑话,叫我在晚上起来小便时,一定要带一根小棍,防止尿液冰冻粘在小鸡鸡上,好用小棍敲掉,我当时还真信了。

6

这张老照片就是任守三赠送给特等功臣华龙毅的儿子华山的,华山一行在沈阳烈士陵园祭奠了空军烈士后,回到父辈曾经战斗过的部队的基地,然后到大连看望同父辈一起战斗的父亲的战友,我看到一张照片是华山同任守三促膝谈心,大有相见恨晚之势。华山绝对在任守三处淘了大量的宝。

华山还没回到北京,就急不可待的把张积慧机组这张老照片贴到网上,还附上一段我从来没有听过的小故事,但是很震撼人心。

华山是这样写的:1952年4月1日,当天下午,张积慧打下一架飞机,机翼上被打了一个洞,张积慧与1位机械长、1位机械师、3位机械员一起安静的走问傍晚机场远处,张积慧掏出手枪向天射去全部子弹,向牺牲的刘春生道别。

此情此景令人震撼,让人压抑悲愤的心情随着子弹的升空化为复仇的力量。闭着眼,我可以想像出:天色渐渐地暗淡下来,远处的青山己被炊烟逐渐遮盖,机窝的飞机己用蒙布覆盖,5位年轻的机务人员跟随着张积慧迈着坚定的步伐,从机窝走到滑行道,向远方的停机坪走去,张积慧的身旁是瘦高的机械长何应瑞,机械师吴重喜落后一步跟随着他的飞行员,任守三、高贞琳、胡梅青三人并排走在后面,谁都没有讲话,此处无言胜有声,可是他们的内心都在沸腾着,为僚机刘春生报仇是他们共同的愿望。当张积慧射出的子弹飞向天空时,他们的眼光不约而同的凝视远方,好像那是1架F-86。

4月1日这场空战12团起飞了12架,是一场反封锁反侦察的空战,打的被动,我被美方击落4架,刘春生和李俊德牺牲,我方只击落了1架F-86。事后批评12团是疏于戒备。其实这种批评有失公道,因为这场战斗,无线电中断了,也就是说地面无法联系空中,空中也无法联系地面,空中与空中也无法联系。飞行员应该在空中搜索敌机、发现敌机,但飞行员用的是肉眼,真正能提早发现敌机的高度、数量、空域要靠雷达,雷达才是真正的“天眼”,既便这场空战,雷达已发现敌机,由于无线电中断,空中的飞行员也无法得知,因此12团遭到偷袭和围攻,12团打了一场乱仗,各打各的,常年掩护张积慧的僚机,在浪头机场上空被击落,张积慧为没能保护自己的僚机痛心疾首。恨不得立即上天与敌人拼一场,以解心头之恨。

7

刘春生是在机场上空遭到2架敌机围攻,飞机负伤后跳伞,在伞降落过程中又遭到敌机轮番攻击,不幸在空中中弹,降落伞飘落在机场旁的小山上的一颗大树上。山民把刘春山解救下来,己牺牲了。空4师接到山民报告,令12师派人处置。刘春生的机械师弋玉山和机械员杨令堂立即赶到现场,山民己将刘春生的遗体用门板抬到屋檐下,刘春生头部被打裂、手臂打断。弋玉山和杨令堂给刘春生清洗后,在那颗大树下,就地埋葬。杨令堂只要没事就来到山上那颗大树下,坐在墓旁,陪刘春生说几句话。后来师部把刘春生的墓迁到烈士陵园。刘春生的家人又把刘春生的遗体迎回原籍安葬。

洪武告诉我,至今,只要提到刘春生,他爸仍然会泪流满面。

大家可能已经看出来了,“一张老像片引出的故事”实际上是写的一群在英雄背后默默奉献的不为人知的机务人员和那已被遗忘的没有战功但却献出生命的僚机飞行员。

让我们记住在这场血雨腥风你死我活的战斗中,这些普通一兵个个都是为国为民的男子汉!

最后还要纠正一点,4月1日击落1架F-86的不是张积慧,而是夏殿臣,是张积慧大队的一位中队长。可能是口述者记错了,必竟己是65年前的事了。

附:刘春生简历

刘春生 1928—1952.4.1,汉族,山东寿光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小。1947年4月入伍,194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战士,班长,副排长,侦察员。1949年9月进入航空学校,1950年10月毕业于空军第四航空学校1期甲班。任空4师12团3大队飞行员。文化程度大学专科。所飞机型:雅克-18,雅克-11,米格-15。参加了抗美援朝空战,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荣立二等功1次。1952年4月1日空战中牺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昌图老故事】刘粹刚传略
63年前,飞行时长仅300小时的杜凤瑞,击落两架F-86后,血洒长空
飞机中弹后他拒绝跳伞,继续与敌机周旋,直到壮烈牺牲
王海与“英雄的王海大队”
志愿军空军,送给美军的耻辱远大于陆军,但为何不受关注?|张积慧
中美空战,“新手”张积慧击落“王牌”戴维斯后,为何连日检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