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象视界】康生旧藏的程甲本《红楼梦》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

大象探访中国嘉德库房



今天,我们继续为朋友们探访中国嘉德春拍的库房,在嘉德古籍库房,大象看到了一部版本极为珍罕的旷世奇书——《红楼梦》,从书上的收藏印看,他曾经的拥有者便是这两年在艺术市场表现十分火爆的——康生!


中国嘉德程甲本《红楼梦》上的两方康生藏印


康生毫无疑问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但是无论其历史功过如何,作为建国后曾经的中央领导人之一和早期的党内秀才,康生自然有不少机会接触并得到最顶级的藏品,而且在那个“破四旧”的年代,不可否认康生是热爱和保护文物的,所以,康生曾经鉴赏或收藏的珍品在如今市场上卖出高价,自然有其合理的市场逻辑。



康生(1898-1975)


有关“康生标签”藏品这两年的市场表现,我们只为朋友们举例两个例子,事实上,这两年的拍卖场,颇有几分”康生出品,必是精品“的味道。


2016年广东崇正春拍的九藤书屋专场,有着康生密密麻麻题跋的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拍出2070万元的惊人高价。2016年的中国嘉德春拍上,宋克临《急就章》并诸家题跋册页同样带有康生的收藏印,最终拍出9200万元的天价!


《红楼梦》在中国四大长篇小说名著中,一直都是最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一部小说甚至专门诞生了一门学科——红学,之所以这么多人热衷于研究《红楼梦》,除了其本身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学价值以外,《红楼梦》自古以来“无全璧,无定本”,留给了后市众多学者无穷的探索空间。也正是这个原因,两百多年来,《红楼梦》的版本众多,有抄本,有刻本,那么既然说到“康生出品必属精品”,那么康生旧藏的这部120回完整版的红楼梦属于哪一个版本呢?




2017年中国嘉德春拍

康生 旧藏

程甲本《红楼梦》 一百二十回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书屋活字本

4函32册  纸本

16.5×11.5cm



什么是程甲本


首先,我们还是需要为朋友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叫做《红楼梦》的程甲本。


曹雪芹(约1715—约1763)


我们刚才说到,《红楼梦》是一部充满着谜团的小说,其作者曹雪芹是康熙时期红极一时的江宁织造曹寅之孙,但家族在历经雍正、乾隆二代政治变迁后家道中落。如今普遍认为,曹雪芹在困苦中完成了这一部巨制。

目前主流的学术界认为,如今我们所看到的120回《红楼梦》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本人所写,但后四十回的作者则是充满着争议,一种主要的观点认为,后四十回是程伟元、高鹗续写或者整理的,但至今有关这个话题仍然存在着争议。而今天我们要说的“程甲本”在红楼梦这部奇书的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嘉德春拍的《红楼梦》“程甲本”


程伟元,江苏苏州人,字小泉,以科场失意,一生未仕。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会同友人高鹗,以“萃文书屋”的名义出版了百二十回的“程甲本”《红楼梦》。这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万千读者提供了第一部完整的百二十回《红楼梦》,为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传播,立下了无可替代的功劳。


在“程甲本”之前,《红楼梦》都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于世,如今所存世的各种手抄本,这些手抄本都止于前八十回,我们在这里简单的为朋友们梳理如下:


一 、 戚寥生序本《 石 头记 》。 八十回, 一 九一二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 

二 、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甲戌本 ) , 残存十六 回 , 一 九二七年红楼梦学刊 · 一九九二年第三辑胡适收藏 , 原为大兴刘铃福所藏 。 

三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 己卯本 ) , 残存三十八回 , 后义得三回又两个半 回,现共有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原为董康所藏 , 后归陶诛 , 现藏北京图书馆 。

四 、《 月皆砚斋重评石头记》 (庚辰本) , 七十八回 。 一 九三二年由徐星曙购得 , 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 

五 、 戚擎生序本 《 石头记》 , 南京图书馆藏 , 八十回 。 此 书与有 正 石 印戚序本基本相同 。 

六 、 梦觉主人序本 《 红楼梦》 , 八十回 。 一 九五三 年发现于山西 。 北京图书馆藏 。 

七 、 乾隆抄本百廿回《 红楼梦稿 》 , 一百 二十回 。 一九五九年春发现 , 现藏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 。

八 、 蒙古王府藏本《 石头记》 , 原八十回 , 抄配成一百二十回 , 一 九六O发现 , 现藏北京图书馆 。 

九 、舒元炜叙本《红楼梦》 , 残存四十回 , 吴晓铃藏 , 朱 南铣有影 抄本 , 藏北京 图书馆 。 

十 、郑振铎藏抄本 《红楼梦》 , 残存二十三 、二十四两回 , 现藏北京图书馆 。 

十一 、列宁格勒藏钞本《 石头记 》 , 八十回 , 缺五 、 六两回 , 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 , 现有中华书局影印本 。 


对于各种手抄本,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脂砚斋”的批语,这位“脂砚斋”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重要亲密伙伴,她(他)在手抄本上的批语,是最能了解曹雪芹创作内幕和原意的人了,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脂砚斋”就是曹雪芹的妻子,但也有其他的说法。


在 “ 甲戌本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我们可以了解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纂成目录 ,分出章回,而之后的各种抄本,抄者不断的加入了自己的观点,所以这么多版本,无一是曹雪芹的真正的定稿本。


所以,如果没有程伟元、高鹗出版的“程甲本”《红楼梦》,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红楼梦》难以作为一部如此脍炙人口的奇书被世人所熟知了。




后四十回的秘密


但是刚才我们说到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从八十回的手抄本到一百二十回的刊印出版,这后面的四十回是不是程伟元、高鹗所续?又是否能够代表曹雪芹的原作之意呢?而嘉德春拍上的这部“程甲本”又是否能够解开这一谜团?


历来,红学界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对于后四十回也评价不一。大象个人的观点是,从前八十回的文本和如今所见到的手抄本脂砚斋批语(这是最最接近曹雪芹的人)来看,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这后四十回的确未必真的能够完全代表曹雪芹的原意,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也有一些未能像前面我们所看到的八十回那样“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当然,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遗憾,才是《红楼梦》让人痴迷和津津乐道的地方吧,看过了程伟元、高鹗的后四十回,或许,每个人心目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红楼梦》大结局吧。


嘉德春拍的《红楼梦》“程甲本”


在揭开嘉德程甲本的秘密之前,我们还是为朋友们梳理一下近百年来主要红学研究者对于这后四十回的观点吧。


正如大象前文所说,由于如今所见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有诸多难以完美对接的地方,因此,主流的学术观点仍然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程伟元所续。


我的朋友俞平伯曾举出三个理由来证明后四十回的回目也是高鳄补作的。他的三个理由是:(1)和第一回自叙的话都不合;(2)史湘云的丢开;(3)不合作文时的程序。这三层之中,第三层姑且不论。第一层是很明显,《红楼梦》的开端明说“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明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岂有到了末尾说宝玉出家成仙之理?第二层也很可注意。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确是可怪!依此句看来,史湘云后来似乎应该与宝玉做夫妇,不应该此话全无照应。以此看来,我们可以推想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做的了。

——摘自 胡适 著《红楼梦考证》


“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了?’仍旧每隔几年又从头看一遍,每次印象稍有点不同,跟生命的历程在变。但是反应都是所谓‘揿钮反应’,一揿电钮马上有,而且永远相同。很久以后才听见说后四十回是有一个高鹗续的。怪不得!也没深究。”

——摘自 张爱玲 著《红楼魔魇》


但也有观点认为,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我相信高本四十回系据雪芹原作的遗稿而补订的,而非高鹗所能作。

——摘自 林语堂《平心论高鹗》


我还是完全以小说创作、小说艺术的观点来评论后四十回。首先我一直认为后四十回不太可能是另一位作者的续作,世界经典小说,还没有一本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合写而成的例子。《红楼梦》人物情节发展千头万绪,后四十回如果换一个作者,怎么可能把这些无数根长长短短的线索一一理清接榫,前后成为一体。例如人物性格语调的统一就是一个大难题。贾母在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中绝对是同一个人,她的举止言行前后并无矛盾。第一百零六回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把贾府大家长的风范发挥到极致,老太君跪地求天的一幕,令人动容。后四十回只有拉高贾母的形象,并没有降低她。


高鹗与曹雪芹的家世大不相同,个人遭遇亦迥异,似乎很难由他写出如此真挚个人的情感来。近年来红学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高鹗不是后四十回的续书者,后四十回本来就是曹雪芹的原稿,只是经过高鹗与程伟元整理过罢了。其实在“程甲本”程伟元序及“程乙本”程伟元与高鹗引言中早已说得清楚明白,后四十回的稿子是程伟元搜集得来,与高鹗“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修辑而成,引言又说“至其原文,未敢臆改”。在其他铁证还没有出现以前,我们就姑且相信程伟元、高鹗说的是真话吧。

——摘自 《白先勇:一生中最幸运的事之一是读到全本<红楼梦>》


究竟是不是高鹗、程伟元的“狗尾续貂”,嘉德的整套极为珍贵的实物,给了我们第一手的参考答案!


我们一起来看看高鹗、程伟元在嘉德这套程甲本中的序言吧!


嘉德版“程甲本”中  程伟元序: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金,不胫而走者矣。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撼。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起前后起伏,尚属接榫,然漶漫不可收拾。及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全书始自是告成。书成,因并志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凡我同人,或亦先睹为快者欤?


嘉德版“程甲本”中  高鹗序: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


从程、高二人的序言可知, 程甲本前80回与后40回均来自当时社会上流传的抄本,经过程高二人的“整理”、“细加厘剔,抄成全部”。但是,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尽管程甲本中程、高二人的序言显示,后40回并非是二人突发奇想的“狗尾续貂”,但是由于当时流传的各种抄本本身就带有太多抄着的自我观点和创造,因此,对于后40回,程甲本问世后的两百多年来,一直都还存在着各种的争议和猜测。


平心而论,高鹗补的四十回,虽然比不上前八十回,也确然又不可埋没的好处。他写司棋之死,写鸳鸯之死,写妙玉的遭劫,写凤姐的死,写袭人的嫁,都是很有精彩的小品文字。最可注意的是这些人都写作悲剧的下场。还有那最重要的“木石前盟”一件公案,高鹗居然忍心害理的教黛玉病死,教宝玉出家,做一个大悲剧的结束,打破中国小说的团圆迷信。这一点悲剧的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我们试看高鹗以后,那许多“续红楼梦”和“补红楼梦”的人,那一人不是想把黛玉、晴雯都从棺木里扶出来,重新配给宝玉?那一个不是想做一部“团圆”的《红楼梦》?我们这样退一步想,就不能不佩服高鹗的补本,我们不但佩服,还应该感谢他!

——摘自 胡适 著《红楼梦考证》


换言之,红楼梦之有今日之地位,普遍的魔力,主要是在后四十回,不在八十回,或者说是因为八十回后之有高本后四十回。所以可以说,高本后四十回作者是亘古未有的大成功。这就是说,这本小说,不但能为少数雅人一时所赏识,而能为百代后世男妇老幼所共赏,是因为有程高本。

——摘自 林语堂 《平心论高鹗》


嘉德春拍的《红楼梦》“程甲本”


 以“程甲本”为代表的程高版本系统,主要有程甲本、程乙本以及由之衍生的众多版本。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粹文书屋又出版了另一版《绣像红楼梦》,这就是所谓的“程乙本”。全书也是120回,行款、序言都与程甲本相同,新增了一篇“引言”。甲乙两本在内容上有诸多不同之处,据汪原放统计,程乙本对程甲本做了大量的增删改动。数字高达21505字,仅前80回就增删15538字。冯其庸先生称:“从版本价值上看,程乙本的文字远逊于更接近脂评抄本的程甲本”。因此,程高系统版本中,程甲本具有统领性的意义,之后刊刻的所有版本基本都奉其为圭臬。


现今市上通行的《红楼梦》虽有无数版本,然细考较去,除了正书局一本外,都是从一种底本出来的。这种底本是乾隆末年间程伟元的百二十回全本,我们叫他做“程本”。这个程本有两种本子,一种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一七九二)的第一次活字排本,可叫做“程甲本”。一种也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程家排本,是用“程甲本”来校改修正的,这个本子可叫做“程乙本”。

——摘自 胡适 著《红楼梦考证》


对于各版本差异,胡适先生曾以“第二回冷子兴说贾家的历史”为例,作了说明:


程甲本为: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还有许多字迹。


程乙本为: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就奇了。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


后文第十八回贾妃省亲一段里明说“宝玉未入学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口传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中;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大约高鹗细看全书,看出第二回与第十八回矛盾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而胡适对照世间最古的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残本十六回,发现和程甲本一致,也是: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


所以,如今主流学术界认为,尽管程乙本努力做了大量的修正,但是程甲本可能更加的原汁原味,改动的痕迹较少。



极为珍罕的程甲本

我们说了这么多“程甲本”的背景资料,不得不说,《红楼梦》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一部令无数人废寝忘食的奇书,或许其成在“程甲本”,而争议和话题,也在“程甲本”,所以,对《红楼梦》感兴趣的您,“程甲本”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乙本胜于甲本,但我仔细考察,不能不承认“程甲本”为外间各种《红楼梦》的底本。各种错误矛盾,都是根据于“程甲本”的,这是《红楼梦》版本史上一件最不幸的事。

——摘自 胡适 著《红楼梦考证》


程伟元和高鹗对《 红楼梦 》 是有功的 , 应该正确地评价他们的历史功绩,那种对程、高和程高本一笔抹煞的态度是不对的。 程伟元 和高鹦的功劳,第一是 他们把正在纷纷传抄的前八十回,用木活字形式加以固定了。要不然一直传抄 下去,很难保证曹雪芹原本会不遭到更大的破坏。


第二是造成《红楼梦》 的空前大普及。自乾隆辛亥木活字本发行后,转眼之间便风靡全国,到第二年 程乙本重印出世时,人们早已翻印了程甲本了,以至于直到今夭我们所能着到的当时的各种评点本 , 一律都是用的程甲本作底本。由此可见,当时《红楼梦 》 大普及的规模和速度,这样的普及规模和速度如果用手抄本是决不可能的 。


第三促使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各种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如绘画、诗词、戏 曲、曲艺等等,其中有的在抄本流传时期就已肇始了 , 有的 则是木活字本和评点本广为流传以后发展起来的,总之种种传统文学、艺术形式和各种民间艺术,共同以《 红 楼梦 》为内容发展创作 , 逐渐形成了多面的多层次的 “ 红楼文化”。

——摘自 冯其庸 《论<红楼梦>的脂本、程本及其他》


而1990年,俞平伯先生临终时,遗言中写到:“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难于辞达。”


相比较存世量较大的“程乙本”,程甲本《红楼梦》由程伟元个人出资摆印,印量极为有限,所以,传世至今的程甲本极为稀见,一般人难于窥其真容。目前已知公藏和公开出现的程甲本有:1、北大图书馆藏本。此本原为马幼渔收藏,后赠予胡适。2、国家图书馆藏本。此本也是马幼渔旧藏本。3、社科院文学所藏本。此本为1963年前后中国书店从私人手中收购,当时红学界奔走相告,传为美谈,后调拨至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珍藏。4、中国嘉德2008秋拍成交一部程甲本。5、近年中国书店新收购一套程甲本红楼梦,此本为杨继振旧藏。此番能在拍场再次得见一部新发现的康生旧藏的一百二十回程甲本,何其难得! 


最后,请朋友们一起欣赏一下这部奇书的部分内页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应为曹雪芹原著
琉璃厂故事④ | 重装《红楼梦》
由高鹗伪叙可知《程甲本》定非红楼梦祖本
程甲、程乙及其异本考证
《红楼梦》版本漫谈
一部不同寻常的程乙本《红楼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