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导师事先选歌排练,让《梦想的声音2》失去了悬念



浙江卫视《梦想的声音》第二季终于在上周五晚播出了。第一季的六组导师,张惠妹、萧敬腾、田馥甄退出,羽泉、林俊杰留任,与林忆莲、张靓颖组成新的四组阵容。同时,每期会有一位X导师加盟,让音乐性更加丰富。



因为没有拿到选秀节目的牌照,《梦想的声音》第一季刚播出时不得不删减掉所有的投票环节,这就让大部分观众都看不懂赛制和规则。


后续取消了投票环节,改为“万人演唱会舞台”的奖励,节目逐渐走上正轨,也让人更期待第二季。然而由于大幅度改动的赛制规则,和第一季同样华丽的灯光舞美,也无法弥补毫无悬念的缺憾。



导师选曲、素人讨教规则的大幅改变

 

先来回顾一下《梦想的声音》第一季,每一期都有不同的选曲规则,比如其他歌手选歌、乐队老师选歌、现场连线热心观众选歌等等,都是在素人选择了讨教导师之后,再从提供的歌单中进行选择。


选歌规则的不断改变对导师们起到了正面的刺激作用,也让观众对每一期节目都保持期待感。戏剧化的冲突也让这档音乐类节目具备了更多看点。


在素人全部登场、导师确定歌曲之后,导师们需要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歌曲的改编和彩排。三小时过后,再进行第二环节的录制。这样的操作,大体跟《天籁之战》相同。


这一季对环节进行了巨大调整,首先是选歌的部分,改在录制前六个小时导师们在后台选歌。三个小时实在太过局促,导致作品反差感不大,甚至会出现羽泉直接放弃演唱的情况。


准备时间的翻倍是为了提升歌曲的完成度,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另一个好处就是每期可以只进行一次录制,成片只需在讨教环节把导师准备的画面进行回放。


但这样人为地改变时间轴,稍显混乱,让整体不那么流畅了。更重要的是,颇具看点的选歌环节被弱化地毫无存在感,现场的悬念感大打折扣。


现场选歌的不确定性变成了事先的尘埃落定,节目组又不甘心就这样完全失去悬念感,只好在歌名处打上一点遮挡效果也没有的马赛克。



第一季节目借鉴了韩版《神的声音》能量值、三段台阶的设置是另一大亮点。每位选手依次登场演唱,观众投票音乐能量集满、三位导师推荐“音阶桥”搭建完成之后,素人才来到主舞台获得讨教权利。


而这一季,变成了导演事先挑选好的五组素人共同演唱一首歌曲。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音乐能量最高的素人获得讨教环节的首唱权利。



这就意味着,素人的讨教权利也已经在录制之前获得,导师们的按键投票不再具备决定性的意义,只能决定素人的出场顺序。素人“零门槛”讨教,看似是权利的下放,实际上是另一个悬念的丢失。


那么前半部分的悬念就是素人会选择哪位导师了。但可惜的是,不管导师们被谁讨教,他们要演唱的歌曲都已经选择、排练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这样的提前预知也让所谓的“讨教”假得更明显。



完全按照写好的台本来走,也导致了现场氛围活跃不起来,导师们无法调动自己的情绪,一点儿都不紧张,最终呈现出一种强颜欢笑的状态。就连没有多少舞台经验的素人们也都一副淡定自若,舍我其谁的样子。


素人是否讨教成功由筑梦团的十位嘉宾合议得出,三段台阶变成了展示最终结果的道具,六块阶梯拼完,素人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原创歌曲。



和能量值一样,音阶桥也失去了特定的意义,这个合议的结果,就是整期节目最大的悬念了。竞技规则被弱化之后,剩下的就是改编歌曲的演绎了。在这一点上,《梦想的声音》也没有太大的突破。



选曲的局限性让改编缺乏新意

 

从导师阵容、舞台灯光来看,《梦想的声音》其实都比《天籁之战》更占优势。但规则流程上的缺陷, 歌曲改编的不出彩却拖了后腿。


跟《天籁2》一样,《声音》第一期同样少不了主旋律的歌曲。素人合唱的《我爱你中国》,羽泉改编的《我的祖国》,还有最后首都老战士合唱团带来的《当那一天来临》。


从数量上来说,《声音》弘扬主旋律的歌曲更少,尤其邀请老战士合唱团来表演,是一种很讨喜的做法。剩下由节目组自由发挥的歌曲,但却没能带给观众更震撼的效果。



首先因为来讨教的设定,让素人们的选曲局限在了导师们的作品当中。而素人们演唱的其广为流传的作品,这就让改编的难度增大,新意的体现更加困难。


最关键的是导师选曲的放不开。来看一下第一期导师们的歌单,林忆莲的《绿光》、林俊杰的《至少还有你》、张靓颖的《浮生未歇》、李玉刚的《月亮粑粑》,都是较为保守的选择。


尤其在素人已经只能演唱林忆莲的歌曲之后,第一期还安排其他导师演唱她的另一首歌曲。林俊杰还是“行走的CD”,奈何《至少还有你》实在太深入人心,就新意来说还是有点不够。


去年第一季第一期,当莫文蔚在挑战《大王叫我来巡山》的时候,张惠妹选择的是那英的《默》。节目组为导师们量身定制歌曲的痕迹稍重,没能让这些歌手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大牌歌手固然能够在早期为节目吸睛,歌曲选择的保守和改编方式的固化却让节目无法后续发力,被讨教的导师们也没有完全放下身段演唱真的具备挑战性的歌曲。


规则只是辅助,对于音乐节目而言,产生好的音乐作品才是核心。四组导师的唱功毋庸置疑,第一季演唱会式的表演已经是《梦想的声音》音乐品质感的体现。但相比主打安全牌的表演,神曲的颠覆性演绎可能会更吸引观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感共鸣突破,制作细节极致,《梦想的声音2》精益求精即创新
算不上现象级,《梦想的声音》却带来了打造极致产品的4点启示
这档音乐综艺告诉你:一个素人凭什么叫板导师?
走过十年岁月的《中国好声音》,终究难逃一“糊”?
2015好声音梦想导师:邓紫棋
《梦想的声音》张靓颖导师造型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