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德秋拍】清隽明朗 · 拟古烁今 | 工艺品部两大家具专场


此次古典家具版块,除了传统的《清隽明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专场,还特别推出一个向乾隆工致敬的新家具专场:《拟古烁今——“研朴堂”小叶紫檀制器》。




       


                     

《清隽明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专场,仍汇集众藏家的四十余件明式家具精品。明式家具,是家具版块的重中之重,灿若明霞,撼人心魄。木质上以黄花梨、紫檀为主,红木、榉木为辅。椅凳、桌案、床榻、橱柜等品类齐全,风格或简练淳朴,或雄伟圆浑,或文绮妍秀,或玲珑清新,广泛全面。一些难得一见的权威著录珍品,我们可以在《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萃珍》、《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家具卷》及《清代家具》等作品中找到他们的身影。



5114

清初

紫檀直棂式坐墩

径29厘米,高46.5厘米

来源:明月寻我轩旧藏



《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中,曾列举一例紫檀制直棂式坐墩,其直棂之断面如U形,外两角方而内两角抛圆,而此坐墩直棂之断面,则四角均扁方带圆,除此之外,两器之用料、造型、工艺结构乃至尺寸,均相类同,应属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即清初苏作精心之品。坐墩之造型,修度委婉,通明灵秀,清雅不俗。上下内外,彻用上好紫檀,乌莹光滑如美玉。其圆座面,边框六接,芯板两拼;天地出弦纹,饱满醒目;起鼓钉,腴润如围棋黑子。王世襄先生评价此类紫檀直棂坐墩说:“实物仅见一对......与清式坐墩差别还是十分显著。腔壁用二十四根木条中夹短材斗合而成,实际上吸取了直棂窗及鸟笼的造法。”此件坐墩以优质紫檀满彻制作,油性大色泽润,合理运用了紫檀木条,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坐面圆形,上下各有两排鼓钉,腔壁采用二十四根木条中夹短材斗合而成,木条和短材断面皆为弧形,工艺考究,耐人品味。


参阅: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甲37,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30页。

2.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29号,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条桌长160厘米,宽41厘米,高88厘米,高束腰结构。托腮似一道鼓起的凸棱,与牙条、束腰一木连作,如此造法也曾见于其他紫檀家具。此案的所有看面直角处均微微裹圆(又称 “方材倒楞”,是素活紫檀家具常用工艺),使全器显得圆浑饱满。条桌托角牙子浮雕变体拐子龙纹,有青铜纹饰风格;牙条、腿足起阳线,刀法圆润,过渡自然,线条相交处既规矩又流畅,此条桌方马蹄足作卷珠亦较成功;比常见的方回纹显得内敛含蓄。造型、结构、用料、雕饰均属上乘,是一件相当有品位的紫檀宫廷家具。北京韵古斋藏。

——田家青《清代家具》(修订本)


5115

清中期

紫檀高束腰条桌

160.5×41.7×88.8 cm


此桌流传有序,北京的韵古斋旧藏,品相完好,葆光莹润,用材为金星紫檀,“质地最密,色泽深油性大,较长时间使用后形成的色浆犹如琥珀,温润而沉穆。得到这种紫檀,若能‘因材设计’制成素家具,可以相得益彰,此案即是一例。”(田家青《清代家具》) 桌面格角榫攒边平镶拼接紫檀面心,边抹素混面,上舒下敛,至底压一道窄平线,底部有四根穿带支承。高束腰结构,托腮形状为窄平线,与边抹上下呼应,设计精巧。牙条光素无饰,沿边起均匀流畅的阳线,延伸至腿足。前、后牙腿结合处均安角牙,其上铲地浮雕龙纹,图案古雅,为仿古玉纹,雕工精湛,是全器主要的装饰。方材腿足,底收回纹方马蹄。


出版:田家青《清代家具》修订本,74号,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66-167页。



5116

清乾隆

紫檀小多宝格成对

95×25×77 cm




多宝格成对传世,颇为难得。其所采用的以紫檀木做边框、内部为髹漆板的做法,是典型的清代苏作家具的工艺特色。牛毛紫檀制,共三层,每层隔板错落有致,其上髹漆,漆色因年代久远呈现灰绿,历史气息浓郁。隔断板边缘延展为拐子纹。框架及四足转角处加窪,造出凹面,使得线脚处理上又有所不同,富有变化。最下层设间隔的两具抽屉,抽屉面双线委角开光内及腿间牙子上均铲地浮雕勾云纹,此类纹饰常见于宫中的紫檀家具上;同时,勾云纹里间以五宝珠纹,图案组合巧妙有韵律感。线条雅致,优美流畅,舒展大方。护眼钱及吊牌上亦錾刻纹饰。抽屉拉出,可以看到摩擦的自然痕迹,古韵统一。整器典雅美观,从选材、做工、装饰来看,是优秀的宫廷家具。




炕桌三弯腿,肩雕兽面,足底虎爪攫球。牙条上浮雕拐子螭纹,铲地深而且平,故显得格外饱满醒目。按上述造型纹饰多为黄花梨制,紫檀者极罕见。



笔者在《明式家具珍赏》曾指出凡炕桌肩雕兽面者,牙条多不格肩而为齐牙条,目的在保持兽面花纹的完整。今因此桌兽面凸起较高,悟出采用齐牙条更是为了雕刻操作的便利。不难设想,如牙条两端格肩,则兽面半在腿肩,半在牙条。二者分别雕制,待安装时,花纹之粗细斜直,高低起伏,定难吻合一致。采用齐牙条,则兽面形象只有部分发鬣在牙条上,容易衔接,简便多矣。

——王世襄《明式家具萃珍》


5117

明末

紫檀有束腰齐牙条虎爪足炕桌

97.6×66×29.6 cm



齐牙条结构图,摘自《明式家具研究》,

王世襄先生以此桌为例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萃珍》一书中专门录入此件炕桌,并以此为例,特解释了采用齐牙条的原因,同时指出采用兽面纹及虎爪抓珠腿足造型的炕桌多为黄花梨制,紫檀者极罕见。此件紫檀齐牙条炕桌为一典范。桌面以格角榫攒边平镶两拼面心,沿边起拦水线。边抹素混面,至底压窄平线。有束腰,腿足与牙板齐牙条相接。腿肩兽面为龙首,形象写实,发鬃清晰,龙耳外扩,用料奢侈。龙首形象凶猛威严,龙口大张,咬住方材三弯腿足,足底为虎爪抓珠。牙板为铲地深浮雕,正面雕刻拐子龙戏珠纹饰,侧面为螭纹。整器所有纹饰都立体感极强,富有张力,令人动容。



出版:

王世襄《明式家具萃珍》27号,美国中华艺文基金会,芝加哥·旧金山,1997年,第56-57页。

Journal of the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Society, SUMMER1992, P37.

Journal of the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Society, SUMMER1991, P46.



出版: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家具卷》101号,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55页。

 

现藏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条桌为长方形。桌面四角与四腿呈直角线,桌面下四周皆有牙板。牙板边沿起阳线,在中间位置组成云纹,并于云纹两侧牙板的边缘分别饰出蝙蝠纹。牙板前后的纹饰对称,线条简洁明快。直腿下为内翻马蹄足。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家具卷》101号



5129

清初

紫檀四面平蝙蝠纹条桌

160×56.5×93 cm

来源:移情正心斋旧藏。



此桌为广作家具,高度超常,为九十三公分,或为专门订制以陈放特殊器物,如佛像、供器等。为四面平式,简练爽利。牙板沿边起精致的阳线,正面牙板中间为如意云头纹,打扣作绳结后再向两侧延伸,新颖别致;云头纹两遍各铲地浮雕俯冲而下的蝙蝠纹,写实生动,寓意吉祥。两侧牙板为卷云纹和绳结纹,与正面和谐统一。方材腿足,底端锼出卷云纹。条桌以优质牛毛纹紫檀为材,油性大,色泽沉穆,葆光莹润。牙板表面皆为弧面,可见在细节处仍下功夫。整器做工精致,阳线圆润流畅,可见技艺之高超。



5134

明末清初

黄花梨夹头榫独板面小画案

117.5×73.2×82 cm

来源:移情正心斋旧藏。

 


此案以黄花梨为材,包浆和使用痕迹都十分自然。桌面以格角榫打槽平装独板面心,夹头榫结构,牙板沿边起细致圆润的灯草线,牙头锼出卷云纹。其特色在于两侧腿足,两根横枨之间打槽嵌装镂挖两个开孔的绦环板,应为渔门洞透孔的变化式样,底枨下面又安沿边起灯草线的素牙条。这样不仅增添了装饰,在结构上也起到了更加固定间架的作用。


观明代版画,可见桌案用途多样,可随意搬动至屋中各隅。其比例有规可循,并且可依不同用途制作各式尺寸。一般认为案深逾 60 厘米者可曰“画案”,未逾者则为条案或书案。论尺寸,此案宽度为七十三公分,足供文士作画写字。其形态古朴,结构严谨,装饰独特,应为特别定制者。


参阅:

1.古斯塔夫·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图版106,地震出版社,1944年,第134页。

2.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丁40,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59页。

 


顶箱带座是明代四件柜的形式之一,即顶箱比本身的底座缩进一周圈,故上小下大,稳定而有趣。惟不论大型、小型,均不多见。大型顶箱带座四件柜,北京禄米仓智化寺有多具,柴木制,顺着佛殿的两面山墙摆放,内贮经卷法器。小型顶箱带座四件柜除艾克《图考》(版134)所收一件外,只50年代在德胜门晓市见到一具,亦为黄花梨制。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5137

明末

黄花梨包镶顶箱带座四件柜

114.5×57.2×252 cm

来源:移情正心斋旧藏。

 

根据王世襄先生记载,大型的顶箱带座四件柜多为柴木制,小型的黄花梨制者,仅在艾克先生《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收录一件,实例则只在上世纪50年代的德胜门晓市见到一具。



本例为大型黄花梨包镶的顶箱带座四件柜,因通常用来贮存经卷法器,亦可通俗地称为“经柜”。此柜正面和两侧都是平的,通体光素无纹饰,设闩杆和柜膛。柜门选择纹理优美的黄花梨包镶作,正面镶嵌莲花形面叶、合页及镂空吊牌。



柜内由上而下,第一层为屉板,第二层为抽屉架和抽屉,第三层为柜膛。柜膛用材同样纹理美观,下安光素刀牙板。顶箱内亦有一层屉板,更便于存放经书。顶箱底座光素,与下柜的简洁风格和谐统一。背面原漆灰,因历史久远,已呈斑驳之色。



5139

明万历

“大明万历年制”款缠莲八宝纹描金朱漆大衣箱

69×69×97 cm

来源:移情正心斋旧藏。



此衣箱尺寸硕大,形制规整;且原配底座保存完好,十分难得。朱漆地,四面及盖顶以描金回纹作边饰,各绘莲纹十六朵,分为四排,以枝叶串联,每朵上承一件八宝(轮、螺、伞、盖、花、罐、鱼、肠),金色分深浅,花蕊、花瓣用赤色金,球状花心及枝叶用正黄色金。八宝分别用两种金色装饰。这是常见的组合,即八宝纹与莲花组成图案,作折枝莲和缠绕莲托起八宝的构图。箱体纹样的此种组合更为清晰,线条灵动,自然流畅,技艺娴熟。款在盖里,正中以泥金直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箱前面正中有鼻钮,以备穿钉上锁,背面有铜铰链三枚,两侧面各有铜环,因箱盖无子口,故在箱身两边及正面装有铜饰三枚,目的是起到子口的作用,这是典型的明代宫廷造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箱口嵌装的桃形铜饰件,是一般箱具所没有的,只在明代宫廷的衣箱上才可见到。此件大衣箱未见设有平屉痕迹,也无抽屉,与《明式家具研究》戊 19 缠莲八宝纹描金紫漆衣箱,在纹饰、技艺、铜活及尺寸上都类似。且同为“大明万历年制” 款,唯此件衣箱底座犹在,富完整性。从髹漆衣箱的存世数据来看,目前可见三例:一是《明式家具研究》戊 19 缠莲八宝纹描金紫漆衣箱,二是吉美博物馆的朱漆衣箱,三是本例。三具衣箱中,唯独本例仍保有完好的底座,十分珍罕。其制作规矩,漆工考究,为明万历年间之宫廷家具,历经四百余年而保存至今,极为难得。 



左: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戊19     

右:吉美博物馆的朱漆衣箱


本次上拍此件大箱与嘉德 2003 年秋季拍卖会王世襄先生俪松居专场中的一件明万历缠莲八宝纹描金紫漆大箱的形制、纹饰及各处配件与款识均完全相同,唯有不同之处在于此件大箱为朱漆作地,而王先生旧藏大箱是紫漆地。明朝初年洪武大帝在位之时,朱元璋下旨,只准皇家所用的器物上才可以用朱漆和描金装饰。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还特别作了严格规定:军官和军士的箭囊都不准朱漆描金,违者处死。至此有明一代,朱漆描金即为宫廷皇家之代表。此件大箱乃是朱漆描金装饰,仅从这点就可断定其为万历时宫廷中所用之物。



5144

清初

榉木有闩杆瓜棱腿圆角柜

97×51.5×176.5 cm

 

柜帽喷出,边抹打窪起线,棱线分明。四根腿足锼出瓜棱形,纳入柜顶边框。柜门以传统格角榫,攒边打槽装板,外侧两头伸出门轴纳入柜顶及门下横枨的臼窝。柜门板心为一木对开,纹理清晰优美,如山峦叠嶂,百转千回。侧面亦为纹理漂亮的独板面,背面髹有漆灰。柜门正中安闩杆,上设长方形面叶、镂空瓶形吊牌。柜内有活动屉板一层置于柜帮穿带上,中央装两具抽屉,将柜内分割为三层空间,可放置文玩、古籍等。无柜膛,底枨下安光素的刀牙板。榉木圆角柜与同样造型的黄花梨圆角柜制作年代相同,此柜挺拔利落,既飘逸灵动又稳重大气。全身光素,造型沉稳,颇具明式家具风范。



5145

清中

俞曲园铭红木嵌理石大座屏

97×51.5×176.5 cm




此座屏尺寸高大,为插屏式。边框为红木,绦环板、披水牙子铲地浮雕拐子龙纹,龙尾、龙足高度图案化为拐子;站牙亦为相同纹饰,柱头和坐墩锼出拐子回纹,整体装饰和谐统一。插屏以格角榫打槽攒边镶嵌木板,板上嵌装上圆下方的两块理石板,象征天圆地方,纹理如水墨山水,近山远岫,意境幽美,如梦如幻。圆形理石板上的题识为:“奇壑流泉”,诗文:“登登山路何时尽,滚滚流泉到处闻,録唐诗以誌之。”落款:“曲园居士”。钤印:“俞樾私印”。下面方形理石板上的题识为:“万壑鸣泉”,诗文:“千层石级随峰转,万脉泉声过岭来。” 落款:“俞樾”。钤印:“俞樾私印”。右下角又有钤印二: “臣俞樾印”、“俞曲园”。带有俞樾原款的文石,目前所见仅此一例。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清道光三十年(1850 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 40 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俞樾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



印文:研朴堂制器


《拟古烁今——“研朴堂”小叶紫檀制器》专场,品类有宝座、罗汉床、桌案、香几等,共十二件(组)。它们材质优良,雕工繁复,纹饰经典,采用西番莲、勾云纹、宝珠纹、夔龙夔凤纹等。纹饰,在家具的整体构成中举足轻重,汇聚了古人对生活的祈愿,执着地传递至今。“研朴堂”制器,纹饰线条婉转流畅,雕工精巧细致,传递出设计制作者的娴熟技艺。这批小叶紫檀家具,在纹饰与造型上均精心设计,通过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向清式家具尤其是清宫优秀家具致敬。



5204

紫檀镶玉配铁梨木独板面架几案

300×47×95 cm




此架几案的双墩以紫檀为料,案面为铁梨木独板,质地坚密,色泽沉穆。架墩四面,以铲地浮雕及圆雕工艺雕云蝠纹、夔龙纹等仿古纹饰,中间嵌圆形浮雕双龙戏珠纹仿古玉饰,纹饰设计充满古韵,和谐统一。墩底承托泥,四角安矮足。其两墩之上的铁梨木独板案面,光素整洁,分量厚重。架几案多陈设于厅堂之上,案上可陈设炉觚瓷器等案上清供。此案因其形制巨大,造型庄严古朴,工艺考究,给人以静穆沉稳之感,其仿古气韵浓郁,此乃清式家具的又一风格特征。


5206

紫檀嵌黄杨木拐子龙纹五屏凤式罗汉床

216×126×96 cm



罗汉床由紫檀制成,造型古朴,形制规整,用料考究。此床的围子从中间高两边低,依次递落,中间呈“凸”字形,两侧呈曲尺形,自高而低形成阶梯状,围子落膛作,内嵌黄杨木拐子螭龙纹,正中装饰寓意吉祥的“福庆”纹。床面为标准格角榫攒边,藤编软屉,坐卧舒适,边抹素混面。高束腰结构,其上雕饰回纹,托腮随形铺落。鼓腿彭牙,大挖马蹄,兜转有力,使床身显得舒展稳重。牙腿上铲地浮雕典型勾云纹,此类纹饰常见于宫中的紫檀家具上,极富韵律感。罗汉床可单人独憩,如摆放炕桌后,又可与好友对弈小酌,品茗聊天,属于用途广泛的家具。


5209

紫檀雕海水江牙龙纹宝座

127×92×109 cm (50×36 1/4×42 7/8 in)




传统中宝座是皇室专用的坐具,其在大型椅具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以丰富的雕饰彰显使用者的尊贵,现今更加体现品味及地位。此件紫檀宝座,用材厚重,三屏式座围,中高旁低,逐渐降低,边缘攒框,内嵌紫檀板,板上浮雕海水江牙纹,苍龙盘于海上,中间为正面龙,两侧各有两条飞龙向中而望,神态逼真,线条细腻,尽显匠师技艺之精湛。座面装光束硬板,面下接束腰,牙板正中及腿足肩部浮雕兽面纹,其间饰以浮雕勾云纹。内翻卷云式马蹄足,下承拖泥。鼓腿彭牙给人以视觉上的感觉稳定且富有张力。此宝座严格按照清代宫廷宝座的形制而造,庄重典雅,既有中国传统家具的间架结构,又有着宫廷御用家具的沉稳与磅礴。


5210

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

240×62×90 cm


此案是向一件多次著录出版的紫檀大平头案致敬,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有一件与此案在造型、用料、雕饰及工艺手法等各方面完全相同的大案。该平头案为标准夹头榫结构,案面平直,牙板沿边起阳线,其上子铲地浮雕西番莲,两侧腿足间挡板采用透雕技法雕刻相同西番莲纹,花瓣丰腴,叶茎流畅,层次丰富,造型优美。腿足下接托子,香炉式造型,更显古典庄严。腿足立面饰海棠形开光,线条圆润。此案长逾两米四,自古有紫檀无大料之说,复制如此规格的紫檀条案,可见制作者对于紫檀家具的喜爱与热忱。


-完-





微信ID:zhongguojiad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德精品展】匠心至深 品质至臻 | 古典家具精品展亮相青岛
紫檀家具的历史价值
价值2000多万元的紫檀家具
明清家具的盛筵 | 中国嘉德2017春拍明清家具赏析
颐和园——明清家具欣赏
皇权象征 王者风范 ——紫禁城里的紫檀宝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