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德秋拍】云阁撷珍 御府遗宝 | 张宗宪先生藏明清御窑瓷器一组


中国嘉德与张宗宪先生渊源殊深,1994年中国嘉德举办首场拍卖会,张宗宪先生即手持1号竞投牌,拍下了开场拍品,借此祝愿中国嘉德一路顺风,后又改拿66号牌,意取中国嘉德六六大顺。一直以来张宗宪先生持续给予中国嘉德有力支持,此次2017秋季拍卖会,是中国嘉德喜迁新址之后的第一场拍卖会,也是「嘉德年」的重头戏,张宗宪先生慷慨割爱,以「云海阁」所藏明清官窑珍瓷一组送拍,足感盛情。



供御——重要宫廷瓷器玉器珍玩

拍卖时间:12月18日(周一)下午3:30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B厅




张宗宪先生手执一号竞投牌竞得中国嘉德首场拍卖开场拍品


张宗宪先生幼承家学,于古董收藏之道耳濡目染,见识不凡,后又苦心钻研自成一家,且所交游者皆业内俊杰,凭借高明的眼力和超人的经营智慧驰誉世界。数十年来,张宗宪先生活跃在各大拍卖场上,以其无与伦比的个人影响力和卓绝气魄,推动了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的开拓发展。因常搭载飞机奔波云间往来各地,故自号“云海阁主”。张宗宪先生的瓷器收藏,以“全美”为标准,在国际拍场上备受推重,屡创纪录。此次即将在中国嘉德2017秋季拍卖会上登场的这组明清御瓷,件件精彩无暇,敬请诸君赏鉴:


翥凤翔鸾 天地苍黄


嘉靖黄地青花凤纹小盘,外壁绘一周缠枝花;内壁图案满部,构图布置十分典型,盘口处花叶缠连,线条优美,盘心绘凤鸟穿花翔舞,飞花如雨,凤舞九天,笔触纤细流畅,生动勾勒出凤凰飞旋之态。黄釉娇艳欲滴,青花发色纯正,鲜明如宝石,两相映衬倍觉光彩照人,华贵无比。 


嘉靖 黄地青花凤纹小盘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 楷书款

嘉靖本朝  

D 14.3 cm


明代黄釉瓷器为皇家专享,民间禁用,且开国时即列为宫廷祭器,《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九年“定四坛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造。”宣德时御窑烧造的黄釉瓷器已很精美,釉面肥厚色泽娇艳,弘治朝所制更佳,娇嫩如新葵,有“娇黄”之誉。在优美高贵的黄釉基础上,衍生出了黄地红彩、黄地绿彩和黄地青花等品类。其中黄地青花尤其精彩可爱,大约创烧于宣德年间,工艺较为复杂,需二次烧造,在青花图案制成后,在图案外的白釉上复挂黄釉,再经低温烧成。幽玄凝重的青花与娇嫩清丽的黄釉相互映衬,倍添明艳。《南窑笔记》称“宣德有青花填黄地者”,自是一名品。另外古人认为黄色是大地之色, 青(玄)为天空之色,《易经·坤》曰“夫玄黄者,天地之杂色也,天玄而地黄” 天地交泰而万物发生,以黄釉配青花,不仅取其娇艳悦目,尚应有深意在焉。


嘉靖皇帝


喓喓草虫 天香凝碧


这对黑地绿彩盘出自雍正御窑,工艺精湛成熟,图案精美秀雅,品相绝佳,成双成对更是难得。盘面的黑彩地乌黑如墨,光亮如漆,细观之下隐约有宝光莹然,图案上的绿彩也鲜明悦目,如翡翠镶成。所谓“绘事后素”,完美的地子才能衬托出美妙的图案。 


清雍正 墨地绿彩花卉草虫纹盘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 楷书款

雍正本朝

D 19.5 cm


盘内壁绘牡丹虫草,玲珑剔透的湖石旁,两枝牡丹花嫣然盛开,富贵荣华,一俯一仰变化生姿。左侧草叶尖梢处有一只纺织娘,此虫声如机杼,故而得名,又称“络纬”,李白诗云:“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纺织娘也是螽斯的一种,被视为多子之兆,《诗经·螽斯》云:“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右侧的莠草上,则停着一只蝉,古人认为蝉吸风饮露,十分高洁,唐代虞世南咏蝉诗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一幅绘于盘上的牡丹虫草图,寓意吉祥高雅,位置得宜,画工精湛,线条纤如发丝而勾勒有力,以细如针尖的小点表现色之浓淡、光之向背,栩栩如生,或有高手画师为之捉刀,细玩之下颇有蒋廷锡、邹一桂笔底风味。盘外壁为缠枝宝相花图案,花团锦簇,连绵不绝,一派尊荣祥和,但沉着的配色又显得静谧高雅。


清 邹一桂 牡丹兰蕙图

纸本设色  立轴

83.4×44 cm 

故宫博物院藏


黑地绿彩是清代康熙年间创烧的釉上彩瓷品种。其工艺较为复杂,先在高温烧好的素瓷上用“珠明料”描绘纹样,并填满纹样空白处,然后在整个画面上覆盖一层水绿色料,待干后入窑二次低温烘烧。所谓“珠明料”,是青花料的一种,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地,明嘉靖以后用于烧造青花瓷器。云南所产上等青花料被称为“金片”或“珠密”,“珠明” 即“珠密””之音转。珠明料氧化钴含量高,烧成后发色浓艳, 呈翠蓝色。清代康熙青花瓷之最精美典型者即使用珠明料。用珠明料制作色泽纯正的黑彩,是康熙时期的一大发明,但必须在珠明料上再罩一层水绿,低温二次烧成后,才能达到 漆黑光亮、颜色牢固的效果。如果不罩水绿,则色料与釉面 之间结合不牢,极易脱落,且黑色黯淡无光。用绿彩装饰配合黑地,巧妙利用了罩绿的工艺环节,且画面效果沉着典雅, 可谓匠心独运。这对黑地绿彩牡丹草虫纹盘,是清宫御窑黑地彩瓷的炉火纯青之作,釉色、画工皆无可挑剔,百年流落后尚能双双完好,更是罕有之福缘。


蒋廷锡 花卉虫草册(十二开选一) 

纸本设色 册页

40×40.2 cm 

故宫博物院藏


乘龙驭凤 五色纷呈


万历五彩人物龙纹碗,器形撇口深腹下设圈足,端庄稳重,即所谓“宫碗”,图案大红大绿鲜明艳丽,五色纷呈潇洒飘逸。明时尚无釉上黑彩,故以釉下青花代黑色,与釉上红绿黄紫诸色凑成五彩。碗口饰以各色缠枝花一周,圈足外勾勒抽象的卷草纹。腹部外壁绘海水澎湃祥云瑞雾,有仙人或御神龙、或驭鸾凤、或跨飞鹤往来其间,侍者持羽扇仪仗随行,又有仙鹿背负芝草,丹鹤振翅高鸣,一派神人出行,仙灵祝寿的缥缈景象。 

明万历 五彩人物龙纹碗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 楷书款

万历本朝

H 7 cm, D 15 cm


万历年间的御窑五彩瓷器系承继嘉靖五彩而来。嘉靖时期五彩瓷器烧造兴盛,或许与嘉靖皇帝生平痴迷修道有关。嘉靖帝即位后屡次在宫中兴建祭坛道场,亲自参与斋醮祈祷和烧丹炼药等修仙活动,还自封道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等,中年以后更是“一心玄修”,弃国事于不顾。景德镇御窑场曾为嘉靖帝大量烧制设斋打醮用的瓷器,《明史·食货志》记载,嘉靖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内殿醮坛磁器三万,后添饶州通判,专管御器厂烧造”。在道教常中以“五色”对应五方和五行,是修炼中常见的概念,斋醮做法要立五色旗,烧丹炼药也讲究五色齐备。传世嘉靖御窑瓷器中,有一批高大厚重、器型特异的五彩瓷器,或即为斋醮修炼所用。另外嘉靖时期的瓷器装饰也多具道教色彩,常见八仙、八卦、葫芦、仙鹤、仙鹿乃至符箓法篆等图案。这件万历五彩人物龙纹碗,承袭了嘉靖五彩的仙道之风,异彩纷呈古艳缥缈,格外动人心魄。


左:弄玉跨凤 萧史乘龙 王世贞 有象列仙全传;  

右:黄仁览驭龙 王世贞 有象列仙全传 


觚哉雅器 花之金屋


宋代以来士大夫崇尚以古铜器插花,赵希鹄在《洞天清录》谈到“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袁宏道《瓶史》亦述:“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但古铜器毕竟难得,且颇娇贵,故多以瓷仿制者。两宋供御的官、汝瓷器即屡见仿古彝器者。


清乾隆 粉青釉出戟花觚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 篆书款

乾隆本朝

H 27cm


清代雍正乾隆二帝皆尚风雅,万几之暇,常以鉴古清玩遣兴,其变装行乐图,于书斋中挥毫观书,俨然闲居士大夫。尤其乾隆帝酷爱珍玩,又以“好古”自命,他十分喜爱宋代仿古瓷器,有御制诗云“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称已孤。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摩挲真是朴之朴,咏叹仍非觚不觚。合赠何人合长吉,簪花得句负奚奴。”又有《咏宣窑霁红小花觚》诗曰:“火色而浑火气无,落霞讶失鹜飞孤。名存实否者多矣,小品宁论觚不觚。”乾隆帝于造作之事颇加关切,时常亲加指授,甚至直接将宫中所藏彝器交付匠师参考取法,故乾隆御窑仿古瓷器多有佳品。这件乾隆粉青釉出戟花觚,色泽柔和典雅,形态高古,从口沿到颈部的线条流畅优美,腹部的出戟、收腰、撇足精神倍出,真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色拟冰玉,神追三代,确为乾隆御窑之铭心绝品。这五件(套)出自张宗宪先生收藏的明清御窑瓷器,皆珍贵罕有,品相绝佳,或为当时之匠心独创,或为仿古之绝技妙造,明清两代的天家气派和的陶人心史都熔铸其中,且数百年间风云变幻江山沉浮,竟能全璧至今,观玩之际令人百感丛生。传奇之主人、传奇之珍瓷,想必会在“嘉德年” 的拍卖盛会上再创奇迹。


清宫插花 乾隆帝写字像(局部) 

绢本设色 立轴

100.2×95.7 cm

故宫博物院藏


花觚使用场景  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如冰若玉 芳华远山


清乾隆粉青釉刻花折枝花果纹大碗,体量巨大,工艺精湛,品相上佳,可谓铭心绝品。此碗撇口敛腹,底有圈足,瓷器尺寸大者烧造中极易变形,而这件大碗器型端庄,线条流畅,无可挑剔。釉面系仿龙泉窑之粉青,肥厚滋润,青嫩欲滴,宛如美玉琢成,又似碧水凝冰。外壁凸刻折枝花果,有莲花、佛手、牡丹、石榴、梅花、仙桃等,皆寓意吉祥,形态清丽。图案布局得当,繁而不乱,疏密有节。刻工干脆利落,若隐若现的花纹与温润如玉的釉面真乃天作之合。


清乾隆 粉青釉刻花折枝花果纹大碗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 篆书款

乾隆本朝

D 33.9 cm


龙泉窑是宋代兴起的南方名窑,窑址在今浙江龙泉县,承唐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余绪,将中国古代青瓷工艺推至巅峰。南宋庄季裕的《鸡肋篇》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王所供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可知早在五代龙泉青瓷已被列为贡品,杭州南宋皇城遗址也考古发现了大量龙泉窑青瓷。龙泉窑元代仍有发展,明初一度还供奉内廷,但很快衰落,但因其温润如玉的独特美感,一直备受追捧。 


明代景德镇官窑已经开始仿烧龙泉釉粉青瓷器,永宣时期颇有精品,但宣德以后水平即下降。一直到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才重新烧制出神似宋元龙泉窑的粉青釉。唐英《陶成纪事碑》有“仿龙泉宝烧”名目,时人评为“尤佳”。 观此乾隆粉青釉刻花折枝花果纹大碗,可知清代御窑仿古出新成就之高。



- 完 -






微信ID:zhongguojiad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家一起鉴赏一只大明嘉靖年制款的五彩大罐
明清时期的斗彩瓷器和青花五彩瓷有哪些区别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市场价格(图)
嘉德精品
明清·瓷器琐录(五)
嘉德四季60期丨结海堂藏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