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唱片 | 听着透明的旋律,回到纯真的时代



意外的艺术


盛装的骑士们在故事书上打仗

公主沉睡在花园深处

孩子们醒来时争吵不休

谁才是唤醒公主的玫瑰骑士

毕加索 | 两兄弟和狗

画画,曾是我和花花儿时共有的爱好,不过想来也怪,最初的动机似乎和追求美全然无关。我俩皆无意描绘出美丽的画面,亦非记录真实,更谈不上成为艺术家的远大理想。我们的目的其实单纯得近乎弱智:那仅仅是一场兄弟间于纸面上的战争。以成败论英雄,事关的是各自的尊严。

鉴于哥哥当年的块头和力气皆远在我之上,现实肉搏中常常沦为输家的我果断提出——将彰显霸气的斗争,从胳膊转移到纸面上,而坚信能在任何场合轻松虐我的哥哥愉快地接受了“挑战”。于是,我们各自以铅笔为武器,粗略地画出武士的模样后,那些刀光剑影便夹带着“冲啊”、“杀啊”的配音,以狂乱线条的形式,纠缠在一起……

这个奇葩游戏的关键是,当你以最快速度画出一个招式、一个道具,比如巨弩、火球时,对面的对手,也要马上用画笔回应。

米罗 | 跳舞的猫

最后的战场,尸横遍野、日月无光,一张白纸上涂满了错乱的线条。随后我们又会为纸面的输赢口角起来。吵到最后,梨花依旧压海棠,原始的“暴力”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和打架一样,画画也是孩子的游戏,随着游戏的深入,我渐渐对自己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如何更讲究,成为一种追求。那些武士的铠甲、战马和兵器会被更精致地描绘,武士的面容也开始呈现出我希望人物该呈现出的表情......那是儿时我心中英雄的模样。原来画也是一种表达,我藉由这种表达收获的快乐,迅速弥补了被哥哥揍的忧伤。

罗密欧与朱丽叶:骑士之舞 | 普罗科夫耶夫

指挥:普列文

每次想起这场纸面上的战争,我脑袋里就会浮现普罗科夫耶夫在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经典选段——骑士之舞。简单的、不断重复的主题,气势逼人,舞蹈的骑士形象有些笨,却带着浪漫的英雄气概。

也不知为什么:年轻时对普氏没啥旋律美的尖锐音乐极不适应,如今却格外着迷。在那些怪异谐谑的音响中,我好像发现了一个迷失已久的童话世界,而普罗科夫耶则以一幅不好好说话的恶作剧顽童形象出现。游戏精神,或许才是普氏审美的精髓。顺便提一句,普氏的儿童音乐剧《彼得与狼》,我从没听厌过。

普罗科夫耶夫

无论绘画还是音乐,都有其原始的动机。这个动机,很多时候大概和美无关,或者说,美仅是动机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当这些简单的动机,在幻想的推动下,不断地舞动起来时,最鲜活的艺术便诞生了。

我突然想起人类艺术史上的大发现——阿尔塔米拉山洞岩壁上的公牛

阿尔塔米拉的公牛

两万年前,艺术并没有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美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是先人纯真欲望的幻想表达。我们的祖先画下它们,可能仅仅是为了捕获更多的公牛以供食用、或者单纯地为了快乐。然而,当先民们用颜料将他们天真与快乐记录在冰冷的岩石上时,艺术却意外的诞生了。

大画家毕加索在看过这些岩画后,发出了惊叹:

阿尔塔米拉之后,一切尽颓。

唱片推荐 / 我爱芭蕾

发行:EMI / 录音:2009

说实在的,类似Kitty猫般的粉红封面,让人不由得产生了一种“误入闺房深处”的不适感,不过,细看唱片收录的曲目和录音版本时,却不得不为它叫好:老柴的三大舞剧是整套双唱片的重头戏,2003年去世的著名指挥兼作曲家约翰·兰奇贝里,将它们玩出了戏剧性的情绪力量,我甚至觉得:比起瑞士大指挥家安赛美与罗曼德乐团的经典录音,听上去更带劲。

唱片中收录的普罗科夫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凉》选段,是普列文与伦敦交响乐团的经典录音,在保持了这一老牌乐团厚重的音色外,你还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位德国犹太人与生俱来的狂放与诙谐......


葛蓓莉娅: 娃娃的华尔兹 | 德里勃曲

约翰.巴蒂斯特.玛丽指挥,巴黎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

其他录音还包括《葛蓓莉娅》、《马刀舞》、《吉赛尔》、《时光之舞》等经典古典舞曲,几乎每一支都是精挑细选,实在是古典芭蕾音乐的美妙盛宴。

再一次强调,千万别被封面误导。


古老的回音


若干年前,偶遇一张独特的唱片。封面写着:《苏美尔、埃及和希腊音乐》。看内页的文字才明白,这里面的音乐来历不凡,是考古学家,古乐器研究家,乐器制作者和演奏家共同合作的成果。

唱片推荐 / 《苏美尔、埃及&希腊音乐》


发行:Pandourion / 录音:1997

专辑上的曲目都是对古乐谱进行了还原,后面甚至还标注了考古编号,时间跨度为公元前20世纪~公元3世纪。所使用的乐器也大多是仿照博物馆文物原样专门制作出来。它们也许是有记录以来,人类最古老的音乐。

其中有一支名为,A Zaluzi To The Gods ,又称“胡里安颂歌”,是考古学家50年代初在古叙利亚城市乌加里特发现的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用胡里安语书写,由古巴比伦王汉漠拉比(制定了著名的《汉漠拉比法典》)记录,年代约为公元前1225年。据推测应该是献给女神Nikkal(月神纳纳之妻)的赞美诗。其中使用的乐器是:人声、长颈鲁特琴、不对称里拉琴和铜钟。

胡里安颂歌(前1225) 来自三十三又三分之一 03:49

在这里,你听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和声,没有装饰音,音乐呈平面展开,器乐在开始给出初始的旋律线,接着被纯粹的单旋律清唱所接管。歌声有着延绵不绝的气息,甚少转弯,一次呼吸的长度就是音乐的分句。尽管单纯,但歌声清澈、虔诚、情感真挚。这些便构成了音乐全部的美感。这美,和音乐的结构、和声,几乎完全无关,它只凭借单纯的线条,便能调动细微而丰富的听觉感官,且有着远超尘世之美。它直抵心灵深处,如黑夜里的烛火,照出我们内心的荒芜与幽暗。

音乐史也是部“发展”史,只要人在思想,就会不断地寻求突破原有的东西。新的思想和技术不断充盈其中,音乐由此持续获得了新的表现能力。只是很遗憾,新能力的扩充,常以旧能力的衰退为代价,正如电脑科技的发展,能让我轻松写稿,不过我的汉字书写能力也已退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人类理性能力的提升,伴随的是直觉能力的下降,于是,纯真在消逝。

所以,我对这张“考古”唱片心怀敬意,它让我明白“发展”的局限。于是,我知道,在一个对和声与复调还茫然无知、在一个乐器简陋到寒酸的年代,人类可以仅凭对旋律线细微起伏的打造,便赋予声调与色彩的精妙变化,并能用单纯真挚的情感,轻易唤起听者无限的想象力。

纳赫特之墓壁画上的乐师(前1425年)

现代序列音乐巨匠韦伯恩,曾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中世纪古老的圣咏,面对这些古老而质朴的单线条旋律,倾听着被它们唤醒的神圣情感,韦伯恩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即使物转星移,最后我们还是要重返这样纯粹的线条,回到这精美的旋律上。它本身就是完整的,它们是音乐的精髓。

话虽不同,但韦伯恩和毕加索,其实发出的是同一种声音。他们情不自禁地为这样的美惊叹,而这惊叹即是由衷的颂扬,亦是悲伤的祭奠,祭奠那些在我们身上曾经拥有,却已经消逝的东西。


拒绝长大的心


我们无法拒绝长大

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回首

那些留在伊甸园里的纯真往事


普桑 | 阿卡迪亚的牧人

从单声到复调和声,从固定动机到多重动机,从门特威尔第听到理查·斯特劳斯,音乐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大,表达出的情感也越来越丰富。我不抗拒这种复杂性,它对应了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我相信现代人、现代社会一定远比古时候复杂得多,就像成年人,一定比孩子复杂得多。

只不过,纯真也在消逝。

音乐被注入了过多的思想,变得凝重和臃肿,以至于离它最初本真的模样越来越远。我很难理解,一部庞大得要听上大半个星期的歌剧究竟有何必要——无论其间是否有着绝妙的旋律。我也实在分辨不出,一部八九个声部齐鸣的作品,其中一个声部代表饭勺,而另一个声部代表啪啪......很多作品,如果不去了解背景,不全力开动大脑的思维,仅凭感官本能,实在很难抓住。

我总觉得,西方人追求极致思想的表达,既是这个文明的真正精髓,又是他的终极弱点。正如汤因比在他划时代的史学巨著《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所产生的伟大成就时说: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失败。

事实上,正是思想,成功地将西方古典音乐推向了伟大的顶峰。然而,作为一种依赖感官——听觉——的艺术,音乐之美终究不全然由大脑主导。思想是迷人的,却又是毒药。音乐经过伦理和世界观的一番沙漏,带上了深刻性,却也离本真越来越远。从这个角度而言,或许没有什么比莫扎特更接近音乐原来的样子。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柔版 | 莫扎特

指挥:哈农库特

时间可以带走很多东西,财富、爱情、锐气、甚至生命。但对于莫扎特而言,纯真是不能被带走的,他是永远的少年。这支被用于电影《走出非洲》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写于莫扎特最后的日子(2个月后离世)。

在这里,单簧管吹出的纯净音响始终和乐队之间保持着平衡,没有任何突兀的声音干扰到这种和谐,以至于整体上达成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音乐中好像有着一丝忧伤,但基调似乎又呈现出淡淡的喜悦,强度与力度在此被瓦解,像超越了所有的困扰。最后你会发现,它什么也没说,只是缓缓地流过时光,你没有被强加任何东西,你甚至不需要用大脑去思考,只需要用身体和心灵去感受。

据说,莫扎特的创作一挥而就,乐思几乎是出于本能地被记录在乐谱上。很多时候甚至刚写完,便登台表演。所以我们看到莫扎特留下的乐谱,通常干干净净,绝少涂改。而贝多芬留下的乐谱,则满是密密麻麻的修改,且耗时漫长,第九交响曲甚至琢磨了20年。大概这就是两人的区别:莫扎特永远跟随天性、坚信直觉。贝多芬则崇尚理性,依赖思考。

唱片推荐 / 哈农库特·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


发行:Das Alte Werk / 录音:2007

1953年,哈农库特与妻子成立了专门用仿古乐器、以本真风格演奏早期音乐的室内乐团——维也纳古乐合奏团,上演13世纪~18世纪的音乐作品,从而在国际音乐界掀起了影响深远的“古乐运动”。尽管这场“运动”后来由于过度膨胀,以至于很多时候形式大于内容。但无损哈农库特最初的真诚,以及为此做出的卓越探索。大师的风格迄今依然让我激赏,特别是对细节上的苛求,尤其是那些精心营造的美妙装饰音,极其精致干净。不过我个人偏爱大师指挥的浪漫主义之前的作品,它们清晰准确、干净利落、声音非常纯净且不过度激情。这张古乐专辑正是收录了古典时代,莫扎特的单簧管、双簧管、长笛与竖琴协奏曲集,堪称莫扎特几支为“非主流”乐器所写的经典之作。

是的,无论什么运动都无法让我们重回莫扎特那个时代,但听着这典雅而透明的声音,我总觉得,我们距离纯真时代的伊甸园又近了一点。


回到童年


我们无法回溯遥远的历史

但我们的心也许还记得童年的风景

霍洛维茨曾说:一首肖邦的玛祖卡,匹敌马勒所有的交响乐。

作为一种古老的波兰民间舞曲,玛祖卡对于波兰人肖邦来说,早已是渗透在血液里的故乡。终其一生,他都在写《玛祖卡》。从不跳舞的肖邦,在这个幻想中起舞的天地里,似乎有意淡化了戏剧性和悲情,将属于故乡泥土的芬芳还给了音乐。较之其他作品,肖邦赋予了它们更凝练的旋律,更跃动的节奏。其间的情绪,无论是忧伤还是喜悦,也更纯粹和直接,但绝无单调。和声和节奏推动着音乐展开无穷的变化,像钻石的切面,晶莹剔透。


B小调玛祖卡第四号,OP.33 | 肖邦 

钢琴:霍洛维茨

结论往往是最不重要的,无论它是否出自一位宗师级人物。霍洛维茨的观点独属于霍氏,并不属于我(迄今为止,马勒的交响乐依然是我的至爱)。我好奇的是,大师有着怎样的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又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霍洛维茨至死都是一派老顽童的样子,绝少深情。在漫长的演奏生涯中,肖邦充满情感纠结的夜曲,他涉及甚少,却格外迷恋这些率真的玛祖卡。它们像是大师的玩具,给予霍洛维茨纯真的演奏乐趣。在1965年卡内基现场,大师变身魔术师,B小调玛祖卡,其间的精妙控制令人叹为观止,每一颗弱音在他的手下,都带着微妙的表情,速度和力度常常渐慢渐弱至旋律线几近断裂,音乐却在寂寥无声的边缘,神奇的回归。

儿童角落:洋娃娃小夜曲 | 德彪西

钢琴:霍洛维茨

我总觉得,此时的霍洛维茨大概并不关心艺术的所谓深刻。62岁,已名满天下的老顽童,早就不需要向这个世界证明什么,他只是一味地将出神入化的技巧化作绝美与快乐,并热衷于将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观众,从严肃的聆听姿态中解救出来。事实上,真正将观众俘获的正是大师孩童般的天性。

每次听这个录音,我都会暗暗地对自己说:也许这才是艺术最本真的姿态——美好与快乐!

唱片推荐 / 霍洛维茨重返卡内基

发行:CBS Sony / 录音:1965


这张唱片记录下了20世纪钢琴演奏史上的历史性一刻。1965年5月9日下午3点,卡内基音乐厅,坐在钢琴前的霍洛维茨,已经告别了这个舞台整整12年。曾被尊为“雷神”钢琴的强悍征服者,在这一天,蜕变成钢琴的魔法师。观众们突然发现,电光火石的速度和雷霆万钧的力度早已不是大师的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对声音无比精妙的控制。除了肖邦这首B小调玛祖卡,斯克亚里宾的升C小调音诗、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巴赫的托卡塔&赋格......无不鲜明地呈现出霍洛维茨全新的审美趣味。

此外,在大师归隐的12年里,模拟立体声录音技术也突飞猛进,让CBS发行的这张唱片,无论从历史价值、演绎水准、还是录音品质上,都达致巅峰,从而成就了这张现场录音的经典。


我曾和花花聊起中国唐宋的古文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花花曾指出:人类永远无法复原已经消失的历史,但为什么当我们渴望达至新高度时,总是要从遥远的过去寻找力量?

鸟越飞越高,但总会不断地归巢,为下一次高飞蓄积力量。人欲扩大自我,故而向外求索。求索无止境,于是离原点渐行渐远。但我总相信,我们将要去向哪里,取决于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年青而美好,那时天地初开,万物都还没有命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霍洛维茨谈肖邦丨“肖邦的马祖卡舞曲一首比一首好,是纯金。”
霍洛维茨 | 听这位钢琴巨匠演绎最后的浪漫——舒伯特、舒曼、莫扎特经典之作
高清修复:霍洛维茨演奏莫扎特《D大调回旋曲》K.485
【欧美经典音乐】肖邦《雨滴》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霍洛维茨演奏肖邦《波兰舞曲》
[安评乐道]伟大钢琴家及钢琴音乐漫谈——群众肖邦:阿图·鲁宾斯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