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困兽犹斗——探究新米格-35的技术发展与装备前景



“冷战新星”米格-29的兴衰

苏联在冷战中是可与美国对抗的两强之一,也在全球范围向美国的霸权进行正面挑战。苏联领导的华约不仅在欧洲与美国领导的北约对抗,也在全世纪范围内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无数次的政变、动乱和多场局部战争的背后都有美、苏争霸的因素。军事贸易和支援作为国际政治的重要手段,除了直接用于战争和政变这类军事行动外,也成为美、苏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和政治标签,需要装备体系支持的战斗机,更是军事政治综合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冷战期间的军事支援、贸易非常的兴旺,苏联的米格机也成为苏联在冷战出口战斗机的名牌,甚至成为空中所遭遇的所有苏联战斗机的代称。冷战前期苏联的米格-21与美国的F-104、F-5和法国“幻影”三足鼎立,到冷战后期西方国家开始出口三代战斗机时,苏联同时期的米格-23则开始表现出颓势,在中东和北非的几次局部战争和冲突中表现不佳。苏联为了争夺国际战斗机市场,保持军事盟国的装备技术水平,80年代后期将最新的米格-29投入到出口市场,意图由“全能”的米格-29全面取代米格-21和米格-23的装备空间。

米格-29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实现出口后,很快在采用苏式航空装备的国家打开了渠道,成为了苏联战斗机出口的新明星产品,但米格-29出口时间过晚,苏联政治、经济条件的削弱,使米格-29在冷战中并没有获得实战的机会。米格-29拥有不错的飞行性能和电子作战系统,但在海湾战争和随后的南欧军事冲突中,面对西方国家拥有绝对技术和规模优势的系统航空作战力量,单兵对抗的米格-29在空战中被全面压倒,即使是南联盟飞行员熟练的技术和灵活战术,也无法抵消装备信息和电子战系统的全面差距。米格-29在东部非洲爆发的战争中又与同门苏-27对战,结果也是综合性能更强的苏-27占据了优势。

抵美参加“红旗”军演(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模拟空战演习)充当假想敌的德国空军米格-29战斗机与美国空军F-16战斗机并飞。两德统一后德国空军仍然沿用了一段时间的米格-29,西方军事人员全面摸透了米格-29的性能,并对它的机动性给予了高度评价。2002年,德国将最后23架米格-29以1欧元的象征性价格转让给了新加入北约的波兰

 

米格-29作为苏联前线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在冷战后的局部战争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航程不足和机载设备不完善,自主信息获取能力不够等弱点,均直接限制了米格-29系列的实际战斗力。国际战斗机市场的装备构成在冷战后已完全改变,经济因素和装备需求替代了冷战中的政治优先,低成本战斗机的规模优势被单机性能压倒,系统对抗更是形成了整体战斗力的新标准,航程不足的米格-29在苏-27出口启动后,迅速被大部分苏联战斗机的传统市场所放弃,华约的整体西化也使米格机失去了最大的出口市场。冷战后米格-29系列虽然着力推进出口销售,但新装备市场面对西方三代中型机,及俄罗斯自身苏-27系列两面压制而迅速萎缩,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倾销的二手米格-29,更是把米格-29系列的新机市场压制到了低谷。

苏联时代的米格-29M与米格-29K

米格设计局是冷战期间苏联重要的战斗机设计单位,具备前线战斗机和防空军拦截战斗机是完整型号体系,还得到了与ATF对抗的换代先进战斗机研制任务,在苏联时代比只涉足防空军拦截机的苏霍伊还要强势。米格-29之所以在设计中存在很多的弱点,并不是米格设计局的水平不行,而是受苏联前线航空兵对装备性能特殊要求的影响。米格-29航程不大是为了适应苏联空军前线指挥系统的作用范围,带百叶进气道的边条则是为满足“变态”的野战起飞场地要求,增稳机械飞控也是为满足成本和前线机场的维护要求。米格设计局事实上拥有不低于苏霍伊的设计水平,成品条件也不错,但成本限制是米格-29无法摆脱的桎梏。

 

由“轻型前线战斗机计划”发展出的米格-29非常注重在野战机场使用的能力,不惜以牺牲其他方面的性能为代价

 

米格设计局并不是认识不到米格-29的性能局限,但却无力在苏联军事装备大体系分配下获得改变,但米格设计局在米格-29设计中仍然体现了很强的技术实力。米格-29虽然技术标准和成品都受到成本限制,但其机构设计和气动布局综合性能比苏-27还要好,这个基础条件也为米格-29的后续改进提供了很有力的保证。

米格设计局在完成了米格-29之后,针对米格-29的性能弱点和苏联航空技术发展的趋势,对米格-29后续改型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技术改进,根本目标就是让米格-29摆脱因需求和成本控制所形成的性能局限。米格-29按照前线战斗机标准改进的型号是米格-29M(曾经短时间被称为米格-33,后又改回了米格-29M),参与苏联舰载战斗机竞争的型号是米格-29K,均在米格-29平台上采用了性能优先的设计思想。米格-29K作为苏联新型航母的载机方案,必须满足与西方先进战斗机对抗的装备条件,很多性能不得不与更大的苏-27K相比较,这就使米格-29K一改米格-29系列低成本的装备构想,应用了与同时期苏-27系列相当的先进技术,并在原有机体基础上大幅度增加了航程指标。米格-29M作为苏联空军改进型前线战斗机发展项目,虽然没有进行米格-29K那样大的结构改动,但作为应用相似新技术的改进型战斗机平台,米格-29M同样对机体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技术改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战那些年,美苏高空高速斗法的那些事
走下神坛的米格——“折翼”的米格-23
米格-29性能优异 在战场上却不尽人意 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冷战时美苏航空竞赛谁更胜一筹?苏联解决问题的方式还真简单粗暴
前苏联战斗机三大巅峰之作
苏联航空的骄傲-米格战机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