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象视界】佳士得浮生闲趣:一方小田黄章背后的收藏大帝国

大象继续在香港为朋友们带来第一线的拍卖市场报道,今天我们仍然在香港佳士得的预展现场,之前大象曾经提到过,本次推出的【浮生闲趣】专场,全方位的展现了古人雅趣闲适生活的方方面面,忙碌而烦躁的当代人所梦想中的“浮生闲趣”,却是在佳士得现场所能真实触摸得到的,这个专场,有很多估价并不高,但是却是极为重要的拍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实在是太鲜活了。今天的标题,实在是恰如其分,一块小小的田黄,背后却是承载着一个收藏大帝国,实在是恰如其分的。



大象在这里可以很自豪的说一句,这些年,市场上出现的重要的田黄章,基本上我都上手过,所以,这方章,是绝对要上手的!在介绍这方田黄的背景之前,先允许大象庸俗一把,先说说价钱问题!作为最名贵的印石,田黄是论克卖的,如今市场上出现过的最贵的老田黄,价格在每克20万元左右。


决定一块田黄章的因素众多,质地、年份、钮工、印面内容、雕刻者、使用者、传承、以及其他各种附加值,如果是一块清初的老田黄,质地还不错,那么基本上就至少是2-3万元人民币一克起价,但如果各种附加因素全部都到位,那么就会冲着20万人民币一克的方向去了。大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佳士得【浮生闲趣】上这块23.6克的老田黄章,就基本能够达到这样的顶级标准!所以,佳士得给出的80-120港元的估价,那是太过于保守了,您要不要听一听这方田黄章背后的玄机呢?


首先我们先一起看看这方章的基本时代特征,


这块田黄尽管体量不大,但是质地极佳,颜色一流,开门的老田黄。


浮雕两条螭龙钮,也完全符合清初田黄雕钮的时代特征。当然,这方田黄章最牛的地方便在于其堪称传奇性的印面内容了。


印文——【安仪周家珍藏】,为清初鉴藏大家安歧之鉴藏印。


如果您略微了解一点古代书画知识,那一定会对安歧这个名字如雷贯耳,简单的说,乾隆爷是两百多年前全中国最牛的古书画收藏家,《石渠宝笈》是乾隆爷玩书画收藏所编纂的“国家工程”,而乾隆爷的书画收藏中,有一个主要的来源——便是这位安歧先生的旧藏。


安歧(1683—1745?),字仪周,号麓堂,别号松泉老人,朝鲜人。有清一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赏家、收藏家。早年随父安尚义作为高丽贡使入清,后入清康熙年间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家,深得明珠信任,先后在天津、扬州经营盐业,由此积得家财万贯、富甲一方。


安岐当年的书画收藏有多牛,我们随便为朋友们举一些例子便知,如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西晋陆机《平复帖》、西晋索靖《出师颂》、唐褚遂良摹《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唐颜真卿大楷《潘氏竹山堂联句》册、隋展子虔《游春图》、五代董源《潇湘图》,现藏上海博物馆唐怀素《苦笋帖》、唐高闲《草书千字文卷》、现藏大英博物馆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现藏大都会博物馆唐韩干《照夜白》、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宋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卷》、《花气熏人帖》、《致云夫七弟尺牍》、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等,而这些最牛书画上,都可以找到这方章!


当然,说到安岐的收藏,最有名的例子之一,还要属超级传世名画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了,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在《富春山居图》上是闹出过大笑话的,乾隆十年(1745年)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先后得到了两卷“富春山居图”,先得到的是明人临摹之作“子明卷”,而后一年得到的才是黄公望的真迹“无用师卷”,但乾隆皇帝却是真伪不辨,将伪作子明卷认定为黄公望的真迹,并且无数次的反复题跋,而将真正的黄公望真迹无用师卷束之高阁,当然,这卷国宝因此幸运的躲过了乾隆皇帝的“蹂躏“。我们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一真一伪中,真迹《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正是这位安岐的旧藏,安岐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以千金购得此画,到了乾隆十一年(1746年)没落的安岐通过朋友傅恒以2000两银子将其卖给了官府,最终入藏清宫。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有趣的是,乾隆爷在伪作子明本上的题跋,却是记录下了真迹无用师卷的入藏过程:


丙寅冬(1746年),安氏家中落,将出所藏古人旧迹,求售于人,持《富春山居卷》并羲之《袁生帖》、苏轼二赋、韩干《画马》、米友仁潇湘等图共若干种以示傅恒。

——乾隆帝  子明本题跋(《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安岐《墨缘汇观》对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著录


而安岐在其著作《墨缘汇观》中却著录了黄公望的真迹,同时,真正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尽管没有乾隆的“满题”,上面却留下了安岐的收藏印,如果我们仔细核对一下,便可知,这方收藏印“安仪周家珍藏”便正是佳士得春拍【浮生闲趣】上的这一方小田黄印,丝毫不差!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上的“安仪周家珍藏”


不过这位附庸风雅的乾隆皇帝却命人在安岐旧藏的黄公望真迹无用师卷上留下了这样的题跋,闹出了一个千古笑话:


此图笔尤弱,其为赝鼎无疑。惟画格秀润可喜,亦如双钩下真迹一等,不妨并存。因并所售以二千金留之。……乾隆御识,臣梁诗正奉敕敬书。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题跋《石渠宝笈三编》




安岐一生的收藏印不在少数,但佳士得春拍上的这方“安仪周家珍藏”称得上是其最常用的之一,因此,我们在如今存于各大博物馆的各种国宝级名画法帖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存在,以下我们为朋友们简单的梳理一番。先看几幅国宝级书法。



西晋 陆机《平复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可以说是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在书法界中尊享着“法帖之祖”的美誉,早在北宋时期,宋徽宗就留有泥金题签“晋陆机平复帖”和“宣和”、“政和”等玺印,清初经梁清标、安歧等人鉴藏,乾隆年间入藏清内府,而后辗转成亲王永瑆、恭亲王奕䜣,民国时期溥儒为筹措母亲丧葬费,忍痛以4万元转让给张伯驹,建国后张伯驹将其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西晋 索靖《出师颂》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索靖的《出师颂》同样是古代书法名迹,其年代不会晚于初唐,这件名帖自大唐太平公主鉴藏以来,流传有序,南宋绍兴年间入内府,明王世懋递藏后,清初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民国时期,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携出宫外,散匿民间,直到2003年亮相北京拍场,最终得以圆满入藏故宫博物院。





唐 褚遂良《王羲之兰亭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在褚遂良《摹王羲之兰亭序》帖上,我们也发现了这枚“安仪周家珍藏”印文。这卷名帖流传鉴藏经过大致为:北宋滕中、南宋绍兴内府、元赵孟頫、明浦江郑氏、项元汴、清卞永誉、安歧递藏,后入乾隆宫廷收藏。




唐 怀素《苦笋帖》

上海博物馆藏


《苦笋帖》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代表作。这件名帖宋时曾入绍兴内府收藏,后历经元欧阳玄,明项元汴,清安岐、入藏乾隆宫廷后,由永瑢、永瑆、奕欣、戴滢等递藏




唐 高闲《草书千字文》

上海博物馆藏


高闲是唐代高僧,其草书之成就能与“张颠狂素”并列,其流传至今墨迹甚少,《草书千字文》堪称其代表作。这件书帖流传有序,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和安岐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北宋 黄庭坚《松风阁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宋朝为向民收藏,后归贾似道,又迭经明项元汴、清安岐递藏后,入内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 黄庭坚《致云夫七弟尺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目前所见黄庭坚笔札中,《致云夫七弟札》可以说是文字最长的一封信札。经明项元汴,清安岐收藏后,入藏清宫并由《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花气熏人帖》是黄庭坚的一首28个字的小诗,帖上有南宋「缉熙殿宝」印,可见曾入过南宋内府,也有“安仪周家珍藏”印文,它曾为安歧收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说完了历代名帖,我们再来看看历代名画:


东晋 顾恺之唐摹本《女史箴图》

大英博物馆藏


大名鼎鼎的东晋顾恺之唐摹本《女史箴图》,清初便是这位安歧收藏,在清末散佚海外。




隋 展子虔《游春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游春图》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后归南宋贾似道所有,宋亡后,元成宗之姊鲁国大长公主得到了它,并命冯子振、赵严、张珪等文人赋诗卷后。明朝初年,《游春图》卷收归明内府,而后又归权臣严嵩所有,入清后,经梁清标、安歧等人之手而归清内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 张萱宋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

辽宁博物馆藏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画家张萱的名作,原作散佚,辽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同样堪称国宝。两宋时曾为贾似道收藏,而后流入金内府为金章宗完颜琼所藏,经明末书画鉴藏家王鹏冲、清初梁清标、安歧曾鉴藏,后在近代由溥仪带出宫,后辗转入藏辽宁省博物馆。




唐 韩干《照夜白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照夜白图》 是唐代画家韩干的代表作,历代都是收藏家竞相追求的梦。南唐后主李煜曾收藏过此画,并留下题签“韩干画照夜白”,后历经项元汴、安岐等人的收藏,乾隆年间入藏内府,被安置在内廷淳化轩,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清朝灭亡后,《照夜白图》被溥卖给英国人戴维德,现今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五代 董源《潇湘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和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之一 ,明末董其昌收藏,入清后经卞永誉、安岐收藏,其后入藏于内府,溥仪出宫时带到长春,1952年经张大千自香港捐卖给中国政府,1959年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收藏。




以上只是我们梳理的一小部分,一方小小的田黄章,是否承载其了如今存世的国宝级古代书画的半壁江山呢!实在令人震撼!


扬州古城内的安家巷


而和乾隆爷乱敲章不同,富甲一方的安岐在不惜血本收藏书画的同时,极具鉴赏眼光,因此,这方小小的田黄鉴藏印,便承载着一个不可复制的收藏帝国。


安岐 《墨缘汇观》


安岐晚年将其积累数十年之书画记拣选编次为为《墨缘汇观》,自东晋顾恺之,止于明代董其昌。每件先述其纸绢、尺寸、装潢、墨色,次述内容、落款、印章,次述题跋、藏印、流传经过,次述前人品题得失及个人意见。


事实上,《墨缘汇观》水平之高,在当时早在刊行之前,便已蜚声书画收藏界了。如乾隆时代的翁方纲,便很重视安氏的意见,余绍宋在《书画书录解题》中,评为“其所见之广,鉴别之精,实为罕见”。


北宋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黄庭坚的这件《花气熏人帖》,安歧是这样叙述的:


白纸本,七言一首,行草五行,字大有如小拳者。其诗: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此诗书法精妙,神气焕发。每件涪翁大草书,其间虽具折钗腰,屋漏痕法,然多率意之笔,殊不满意。此书无一怠意,或因诗句短少使然。余尝以黄书行小行书札柬为第一,正行大字为第二,大草书为第三。若大草书如此诗者,不能多睹也。”


东晋 顾恺之唐摹本《女史箴图》

大英博物馆藏


对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安歧评述为“色泽鲜艳,神气完足。……笔法位置高古之极,落墨真若春蚕吐丝,洵非唐人所能及也……”。


五代 董源《潇湘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董源的《潇湘图》,安歧评述为:“此卷绢素完整,神采焕然,传色古雅,近于唐人。”




也正是因为这方章太过于重要和有名,至今仍被屡屡权威著录:

我们在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册P330第19图找到了这方“安仪周家珍藏”印章的著录,书中也标注出了此方印章来自于文伯仁的《秋山游览图》。


在王季迁、孔达合编《明清画家印鉴》P537第11图中,我们也找到了这方“安仪周家珍藏”印章的著录,书中也标注出了此方印章来自于《元明古德墨跡冊藏印》。


在林申清编著《中国藏书家印鉴》P95中,我们同样也找到了这方“安仪周家珍藏”印章的著录。


几乎说到古代书画收藏家鉴藏之印的书,就绝对不会不提到这方印,例子实在太多,就不详细展开了。





清初田黄石螭龙钮安歧鉴藏印

23.6克

印文:安仪周家珍藏

估价:HKD  800,000-1,200,000


安歧后来家道中落,甚至其死因至今都仍是个迷,而其平生绝世收藏之精品,也大多入藏乾隆内府,除了如今能够在全球各大博物馆中所见到的诸多安岐旧藏的绝世名画之外,这方极其珍贵的田黄印,才是我们真正能够亲手触摸得到的国宝王国。所以大象在文章开头说,这是一方符合最高每克估价水准的田黄章,或许,它本身就难以用估价来衡量吧,一起期待最终的市场表现了。




香港佳士得春拍【浮生闲趣】专场

拍品总数:88 件

拍卖时间:2018年05月30日上午11:45

拍卖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议厅 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议厅


【大象视界】专业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素作品集
浅聊乾隆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丨北宋第一驸马:王诜行草书自书诗卷
王羲之墨迹大全===清晰大图!全![必收]
唐太宗“一字千金”求的王羲之书法[16P]
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带释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