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娃一起挖恐龙化石是什么体验?

小朋友喜欢恐龙是天性,小H上中班的时候,痴迷于BBC关于恐龙和史前动物的纪录片,并跟我们说长大要做和BBC合作的研究恐龙的古生物学家。这个做恐龙专家的热情,持续的时间还挺长,大约从中班延续到了二年级结束,目前仍常有涉猎。


在这个过程中,南京的古生物博物馆,我们去了好多次,不仅学习到很多基本的古生物知识,也了解到古生物研究所关于澄江生物群的研究成果。关于恐龙的中英文书籍也读了不少,DK出版的系列,都特别推荐。造访过亚利桑那大峡谷附近的Dinosaur Track,也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泡了将近两天,被丰富的馆藏深深折服。


一部分恐龙书。


在Dinosaur Track闻恐龙便便。


在所有这些经历中,最特别的就是2015年7月,宇坤组队、汪筱林老师和团队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在山东莱阳进行的科考学习。宇坤是《古兽横行》的专家审校,汪筱林老师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


莱阳早在二三十年代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化石采集,是我国最早发现恐龙和昆虫化石的地方。汪老师的科考队自2008年起便在莱阳开展了连续的野外考察和发掘,发现了大量重要的恐龙、恐龙蛋等化石。


我们首先去了建立在挖掘点原址的博物馆和一个工作中的化石挖掘点。现场的坑道有点像兵马俑坑道,分布着整齐的阶梯状深坑,能够看到不同的岩层和化石,不同颜色的化石层代表恐龙生存年代的不同时间。小朋友们在现场尝试参与了化石挖掘。


然后我们又去了恐龙峡谷,这里的地形地貌非常有意思,地表看去一马平川,但下坡后又呈现沟壑纵横的景象,有点像缩小版的美国西部大峡谷,显然是河流长年冲击形成的。专家们介绍因为白垩纪这一带盆地的气候非常适宜恐龙等脊椎动物生存繁衍,所以这里出土的化石种类很多,除了主要的鸭嘴龙,还有金刚口龙、肿头龙、剑龙等等,多样性很高。小朋友们在野外收获了一些昆虫和小鱼化石,在路边的一个工地边还看到了破碎的恐龙蛋化石。


最后,我们来到了专家们进行化石清理和分类整理的工作室,孩子们观摩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流程,看到了科学家们是如何抽丝剥茧,在碎片中寻找线索,从而复原出古生物的结构,探寻生命演化的秘密。


化石发掘现场。


探访恐龙峡谷。


孩子们找到的鱼化石。


破碎的恐龙蛋化石。


化石整理工作室。


今年3月,读库出版了《古兽横行》,拿到书后我和小H就一起读了起来。这本书不同于以前看过的任何一本,既不是入门级科普读物,也不是那种让孩子快速学习古生物分类、演化等基本知识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加拿大古生物艺术家儒略·斯托尼的艺术作品集,不得不佩服读库选书的角度。


首先吸引小朋友注意力的是一张张生动震撼的图片,小H一边翻一边说,“酷,真酷”,他觉得除了逼真还很有动感和力量,尤其欣赏那些场景丰富、多主体的画面。


白垩纪海洋场景。


侏罗纪(侯兹马登页岩层)海洋场景。


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


白垩纪陆地场景。


大多作品还配有关于创作的文字说明和古生物专家的评述,呈现了儒略·斯托尼复活古兽的全过程,可以看出作者是如何运用专业知识,通过设计构图、视角选择、场景及主体绘制、光影分布等等过程,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平衡,呈现如此富有张力和感染力的画面。


文字说明部分,读库做得很好的一点是对所有的生物名称在提供严谨的中文译名同时还保留了英文名称,非常便利于双语对照学习。这一点在国内各种引进翻译的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而且经常同一个英文名会出现不同的译法,各种“龙”层出不穷,很容易混淆概念。


我们还一起读了作者的访谈录和创作谈,感到文字和图片一样精彩(不过字号确实有点小,看得有点吃力)。字里行间,儒略俨然一枚谈到本专业便激情四射、闪闪发光的古生物狂热爱好者,对自己所痴迷的创作侃侃而谈。这种热情来自于家庭的熏陶、执着的信念和专业的训练。


儒略的母亲艾琳很擅长画画,她在儒略五六岁时就给他画了一条梁龙,他至今不能忘记梁龙的面部细节。他的父亲心里住着一个发明家,他画的概念工程图里的机械复杂得不可思议。


在谈到自己的专业兴趣时,儒略说:“我一直对奇奇怪怪的生命形态最为着迷,这也是我如此喜爱史前生命形态的主要原因。生物的外表或生存方式越是和人类不同,越是让人感到陌生,我就越感兴趣。”


在被问及他和古生物专家的合作时,他说:“与奋斗在研究最前沿的古生物学家合作,犹如在浪尖上冲浪:变化一刻不停,一切都充满活力。我觉得这份热情多来自于求学时科学研究带给我的饱满激情。”


儒略的创作和经历也让我们感到了跨界融合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言,“同时培养两个迥然不同的兴趣给我带来了双重回报。古生物艺术和科学插画天生就能将科学和艺术交织在一起,所以我才会对它们如痴如狂”。面对单一工作将大量被AI替代的前景,这种多元融合的领域才是最能体现人类创造力的地方。


正因如此,对我来说,阅读本书同时也是一次对自身家教理念的启发、梳理和审视,帮助我更好地与孩子一起探寻、挖掘真正的兴趣和热情


愿每个人都能爱己所爱,发挥主动支配而不是被动接受人生的潜能。


(题图选自《古兽横行》

作者的相关文章

国际学校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秘密

科学课,就要玩起来


向孩子展现恐龙如何复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莱阳,玉米地下有一个神秘的白垩纪恐龙大世界
莱阳发现中国最大恐龙化石群 将建东方侏罗纪公园
“五个莱阳”| 震撼!莱阳这八处特色文化产业你看过几个?
山东省莱阳市发现十余条恐龙峡谷
故土莱阳记
恐龙蛋化石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