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ASA成立后发射的第一个探测器,证实了范艾伦辐射带的存在

NASA成立后的第10天,1958年10月11日,先驱者1号发射升空。

Credit:NASA


先驱者1号,源自美国陆军的项目,它是NASA成立后发射的第一个探测器,于1958年10月11日发射升空。先驱者1号原计划进入月球轨道,拍摄月球表面。


先驱者1号的科学目标是在地球附近和月球轨道,研究电离辐射,宇宙射线,磁场和微陨石,但由于机械故障导致未能达到进入月球轨道所需的逃逸速度,它达到的峰值高度为115400千米。


Credit:NASA


先驱者1号升空43小时候后重入大气层,坠入南太平洋,在这43小时里,它传回了近地空间环境的数据,证实了范艾伦辐射带(Van Allen belt)的存在。


范艾伦辐射带是环绕地球的高能粒子辐射带,首次由探险者1号(Explorer 1)携带的盖革计数器(Geiger Counter)发现,在发射升空之前,科学家们期待测量到宇宙射线——源自太阳系以外的高能粒子,升空后测得的辐射量比人们预期高出一千多倍,从此一门新的物理学科诞生了。


探险者1号于1958年1月31日发射升空,比先驱者一号早。

Credits: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早期的范艾伦辐射带模型

Credits: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Historic image of Van Allen Belts courtesy of NASA’s Langley Research Center


上图是早期的范艾伦辐射带模型,其中内带主要由质子构成,外带主要由电子构成。外带中包含来自太阳数十亿的高能粒子,聚集起地球磁场区域。内带是由地球大气层和宇宙射线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这些会影响到未受保护的宇航员,以及电子仪器设备。


第三个辐射带

Credits: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2012年8月30日升空不久的,两颗范艾伦辐射探测器发现了第三个辐射带,持续了一个月,在之后的太阳活动中再次出现,科学家们建立了新的范艾伦辐射带模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副其实!让我们跟随先驱者11号冲出太阳系
地球一大未解之谜解开:内侧辐射带更利太空飞行
困惑人类60多年太空传来毛骨悚然怪声
走近辐射带
印度首个由学生主导的临近空间科学实验-APEIRO
地球周围发现第三个辐射带 含致命电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