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0余方吴湖帆用印!赵叔孺、陈巨来、王福厂、方介堪、韩登安等20余位名家名印!《吴湖帆自用印集》来...

这里,

录斋要给大家安利一本最新出版的图书:

吴湖帆自用印集

出版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3

书号 / 9787534073045

装帧 / 精装12开306页

定价 / 256元

售价 / 205元

吴湖帆用印的全面整理

301枚,20余位名家篆刻

吴湖帆一生用印无数,

《吴湖帆自用印集》是一次吴湖帆用印的一次大整理,

共收印301枚!

而为吴湖帆刻印的,共20余位,

多为篆刻名家:赵叔孺、王福厂、韩登安、陈巨来、方介堪钱君匋……

用印系年严格考据

看了前面的这些内页图,我们会发现:

每个印蜕旁都有批注!

而这些批注,又基本揭示了吴湖帆各个印章的使用规律及年代,可以为吴湖帆的书画研究提供一个直观的侧面信息~

而这些印蜕资料及用印系年主要来源,均有据依。

《梅景书屋自用印集存》(原拓印谱)、《吴湖帆画集》上下、《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上下、《隙巨来安持精舍印集》《陈巨来治印墨稿》《吴湖帆书画集》《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吴湖帆》《吴湖帆扇面选》《静乐簃印稿》《叶潞渊印存》《吴湖帆书画鉴藏特集》《吴湖帆文献》《海上印坛百年》《梅景秘色》《四欧宝笈》《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等。

文字资料多参考《吴湖帆年谱》《吴湖帆的艺术世界》《苦茗闲话》等。

装帧考究 印制精美

印刷纸张和印刷精度的高度契合,

以日本二玄社精印本为印刷标准,

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最后,附上汪黎特为《吴湖帆自用印集 》所作的序言:

 

吴湖帆(一八九四—一九六八),初名翼燕,後更名萬,又名倩,字湖帆、東莊、倩庵,號遹駿、愙簃、醜簃等。擅山水、花鳥,偶作人物,兼及書法。工詩詞,精鑒賞,富收藏。與溥儒合稱為「南吴北溥」,與張大千合稱為「南吴北張」,與張大千、溥儒合稱為「山水三鼎甲」,與吴子深、吴待秋、馮超然合稱為「三吴一馮」。著有《聯珠集》《佞宋詞痕》《梅景畫笈》等,另有多種《吴湖帆畫集》行世。此皆世人認可的吴湖帆所取得的藝術成就,而其對於書畫鑒藏用印的認知外界却少為知曉,謹在此試做梳理,呈方家指教。

梅景书屋

吴湖帆出生於蘇州,時祖父吴大澂(一八三五—一九〇二)尚在世,受家庭氛圍影響,耳濡目染,書畫之外,金石亦有所涉獵,其成年後好蓄金石拓本與此不無關係。稍長學刻印,現尚無資料表明吴湖帆學印師承何人,但可以肯定受秦漢印風影響極大。家中有祖父遺留的大量秦漢印及原鈐印譜實物,初學刻印的吴湖帆自會時時參考。吴湖帆曾手録的印譜收藏目録中列有《十鐘山房印舉》百册、《十六金符齋印存》十六册、《十二金符齋印存》一册、《秦漢銅印譜》五册、《吉金齋古銅印譜》二册、《觀自得齋印集》六册、陳子振摹《古鈢印文傳》一册、《趙凡夫先生印譜》一册、《周秦兩漢名人印考》二册、《名印傳真》八册、《缶廬印存》八册、《千鈢齋古鈢選》五册等。所藏璽印見有「三代官璽」目録所列約一百方。(見顧海音、余彦焱《吴湖帆的藝術世界》,文匯出版社,二○○四,一一六頁)從其一九一九年前的自刻印來看,早年印風大致呈現秦漢印風格、明清流派印風格,亦有時風影響(吴昌碩風格),走的是一條印宗秦漢、取法明清流派、兼及時風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吴湖帆早期對印章的審美,這一審美亦融入書畫用印中,且終其一生。

由於二十世紀前半段的社會動盪及後半段的「文革」影響,我們無法見到更多的吴湖帆早期書畫作品,自然很難瞭解清楚其早期書畫用印的情況。只能從現存的早期書畫資料中做一些合理的推斷。資料統計發現,吴湖帆早期書畫用印(學畫用印始自一九二四年)多以先人遺印及自刻印為主(圖一、圖二)。隨著吴湖帆書畫藝術的提升,對早年自刻印的藝術水準不滿意,轉而使用名家刻印。吴家後人處僅存一枚王慧(一八八〇—不詳)一九一四年刻「吴翼燕印」(圖三),從印面磨損程度看,當為吴湖帆早期常用印。

一九二四年吴湖帆正式從蘇州遷居上海,並於一九二五年請趙叔孺(一八七四—一九四五)刻「湖帆書畫」小印(圖四),此印使用時間頗長,至五十年代還偶爾出現於小畫上。一九二六年吴湖帆通過趙叔孺認識了陳巨來(一九〇五—一九八四),並請陳巨來刻印。正是這一次不經意的會面讓吴湖帆書畫用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此陳巨來刻印出現在吴湖帆書畫的各個角落,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雖然此段時間吴湖帆書畫用印大都使用陳巨來刻印,但也没有因此拒絶他人刻印。如一九二六年趙古泥(一八七四—一九三三)所刻「醜簃畫記」印(圖五),使用至三十年代。二十年代中後期,吴湖帆書畫用印出現過費龍丁(一八八〇—一九三七)刻印(圖六)。一九三五年在吴湖帆臨沈周《墨菜圖》上出現了方介堪(一九〇一—一九八七)刻「非夫通儒上士詎可語此」印(圖七),並成為常用印,再次打破了陳巨來刻印對吴湖帆書畫鈐印習慣的壟斷。一九三六年《霧障青羅》圖上又出現了方介堪刻「待五百年後人論定」印(圖八)(在此之前吴湖帆書畫上亦出現過陳巨來刻的同文印)。《霧障青羅》是吴湖帆繪畫藝術生涯中極其重要的一件作品,是其首次用自創的方法畫没骨荷花,畫上潘静淑題「此湖帆創格之第一幀,留家自珍」。在如此重要的畫幅上鈐方介堪刻「待五百年後人論定」印,或許是對没骨荷花畫法創新的自我認同,亦或許是對方介堪印藝的認同。《霧障青羅》圖上同時又出現了一枚不知何人所刻的「鬧紅一舸」(圖九)印(只見印蜕,未見實物),並成為吴湖帆創作没骨紅荷類題材畫上的常用印。三十年代後期,吴湖帆、潘静淑的合作畫上又大量出現盛秉筠(一九〇九—一九六八)刻印(圖十)。四十年代前後,吴湖帆用印又增加了學生任書博(一九一八—二〇一二)及友人簡經倫(一八八八—一九五〇)刻印。雖然簡經倫印風樸茂古拙(圖十一),與吴湖帆畫風頗為不合,但吴湖帆依舊採用。這種情況一直持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陳巨來刻印占主導地位 ,類似印風為支流,輔以少量奇怪印風做調節,這是吴湖帆中期(一九二五——一九五一)書畫用印的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一切事物都欣欣向榮,吴湖帆也以同樣的心情接受著藝術新的挑戰。其畫風書風的微變,引發了書畫用印的變化。一九五二年吴湖帆開始請他的學生任書博為其大量刻印,時間大約為兩年,這批印中出現了許多後期書畫的常用印。如吴湖帆自書詞這類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佞宋詞痕」(圖十二)、「倩庵癡語」等印。同年吴湖帆也請葉潞淵(一九〇七—一九九四)為其大量製印,時間跨度更是長達十一年之久(從現存資料看最晚有年款的印為一九六三年刻),亦出現了大量專屬題材用印(圖十三)。一九五四年吴湖帆又請吴樸堂(一九二二—一九六六)刻印,時間約持續至六十年代,也出現了畫竹專用印「風嬌雨秀」(圖十四)之類常用印。此後,吴湖帆書畫用印不再是陳巨來刻印一家獨大的局面,而是陳巨來、葉潞淵、吴樸堂三家分庭抗禮,這是吴湖帆後期(一九五二—一九六八)書畫用印的特徵。有段時間吴湖帆書畫用印竟以葉潞淵、吴朴堂、任書博刻印為主。雖然後期陳巨來也為吴湖帆刻過新的書畫用印,但對於葉潞淵、吴樸堂刻印在吴湖帆書畫作品中平分秋色的局面無甚影響。甚至六十年代初,陳巨來請吴湖帆題字於安持精舍的印譜紙上,吴湖帆居然鈐的是吴樸堂刻「淮海草堂」印(陳巨來《安持人物瑣憶》,上海書畫出版社,二○一一,一七頁)。回頭再看《安持人物瑣憶》中陳巨來説「終湖帆一世,所用印一百餘方,蓋完全為余一人所作者(衹余被遣淮南後,有『淮海草堂』與『吴帶當風』二印為他人所作耳)」(陳巨來《安持人物瑣憶》,上海書畫出版社,二○一一,一二頁),衹可當作笑話聽之。此後吴湖帆書畫用印習慣没有太大變化,其書畫用印的數量亦没有大量增加,從現存資料看僅有錢君匋(一九〇七—一九九八)一九五四年、一九六三年為吴湖帆賀壽所刻兩枚巨印及一九五九年韓登安(一九〇五—一九七六)刻的一枚印而已。通過上述梳理可知,吴湖帆書畫用印風格從單一到複雜,從稚拙到成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吴湖帆於書畫之外還精鑒賞、富收藏、工填詞,而收藏和填詞兩方面的用印,吴湖帆對其内容的要求更非一般。他的收藏印除了一般的内容外,還可以為一特别的收藏專題刻印,如「四歐堂藏昭陵石跡」(圖十五)、「湖帆静淑珍藏畫貓」(圖十六),更可為一件特殊的藏品刻印,如鈐於《梅花喜神譜》上的「吴湖帆潘静淑夫婦所藏海内孤本宋槧梅花喜神譜之印章」(圖十七)。甚至為了表達對某一藏品的特殊喜愛而刻印,如「湖帆寶此過於明珠駿馬」(圖十八)。亦有為一件藏品創作一個新内容,如「大癡富春山圖一角人家」(圖十九)。從上述例證可以看出吴湖帆在其藏品上的用印内容是極為考究的。吴湖帆雅好填詞,更喜歡在印章上用詞句來表達自己的個人情感及藝術感受。如王福厂刻「似曾相識燕歸來」(圖二十)、陳巨來刻「萬里江山供燕几」、葉潞淵刻「花影吹笙滿地澹黄月」(圖二十一)、吴樸堂刻「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圖二十二)、任書博刻「樓前芳草年年緑」(圖二十三)等。有時為了畫面的構成完整,吴湖帆的書畫作品完成後,並不急於鈐印,會等到有合適的印(合適的尺寸、合適的内容)才鈐蓋,這個時間可能是數月,也可以是數年。如標為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四年完成的《如此多嬌》册頁中有一幀《寒林雲壑》圖上所鈐二印皆是葉潞淵一九五九年刻。再如署款為一九六〇年的《芙蓉照初日》圖中鈐有一印「十里荷花」,葉潞淵完成於一九六三年,慘澹經營,就為融合統一。詞、畫、印的高度融合成為吴湖帆書畫收藏用印的又一特點。

綜上可知,吴湖帆早年書畫用印與其當時的書畫作品一樣,並未成熟而略顯雜亂。來滬後,通過長時間與篆刻家的深入磨合,其雅腴靈秀、縝麗清透的畫風,與陳巨來印風形成絶配,達到了畫印相通的地步。五十年代初期,吴湖帆敏鋭地察覺出自己書畫風貌的細微變化,由雅腴靈秀蜕變為煙潤蒼濛,從而及時地調整用印風格,以保持畫印統一的水準。而遠在海外的張大千,晚年藝術上也蜕變成功,可惜因身邊無篆刻高手,無法像吴湖帆一樣根據自己的畫風甚至是畫面效果需要,及時調整用印風格,未能達到如吴湖帆畫印合一的用印高度。或許可以這樣説,民國傳統畫家中用印數量最多者當推張大千(用印數以千計),而用印形式、内容、印藝水準、風格都能達到畫印合一的當衹有吴湖帆。在民國和當下的許多優秀書畫家尚未意識到這類問題,這或許就是研究吴湖帆書畫鑒藏用印形式、效果及内容與母體契合的意義之所在。

汪黎特

二〇一八年九月七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朱印高手陈巨来 曾令张大千钦佩至极
陈巨来-近代印人|篆刻,名家,印人|::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放眼天下风物秀,容...
用印是一门严谨且高深的学问——篆刻名家张奕辰谈书画收藏印
沈卫、 张启后、 赵叔孺、吴湖帆 行书四屏
吴湖帆也是要临摹名家山水画的你为什么不临摹
名家:吴湖帆山水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