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对“老年人与年轻人”:没有我们不行,没有他们也不行

老年人与年轻人,是人生的必然阶段。老年人是从年轻时走过来的,年轻人也会走向老年。本无所谓熟轻熟重的问题,但毕竟有个新老更替,才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轻人代表着未来力量。

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写过《少年中国说》一文,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包括少年毛主席。梁启超在文章中对老年人和年轻人做了一番对比,他认为: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把少年人比如朝阳,毛主席也有过这样的比喻,他在1957年11月17日访问苏联期间,到莫斯科大学看望中国留学生,发表了著名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演讲,他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如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这是毛主席对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基本看法,但他丝毫也没有轻视老年人的意思,有侧重,但无偏废,秉持他一贯实事求是和辩证的观点,这在他众多的关于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论述中表达得十分清楚。

1930年5月,毛主席为反对教条主义而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的文章,文章介绍了调查的技术方法,他在讲到调查什么人的方法是写道:

“要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

1939年5月20日,毛主席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要求开展学习运动,他还单独指出年纪大的干部的学习问题,他说:

“我们干部中间,有一些年纪比较大一点的,他们以为年纪大了学习没有希望,我以为这
个想法是不对的。年纪大一点谁说不行呢?有句古话:'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那末,你若是五十四岁的话,还是青年呢,哪有不可学的道理?”

1940年1月15日,毛主席为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吴玉章六十岁寿辰写祝词,他说吴老受年轻人喜欢是因为不欺负青年,热心地帮助青年,他写道:

“人总是要老的,老人为什么可贵呢?如果老就可贵,那末可贵的人太多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就是说,可贵的是他一辈子总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不做害人的事。如果开头做点好事,后来又做坏事,这就叫做没有坚持性。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1944年4月12日,毛主席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发表“学习和时局”的演讲,他指出要放下包袱,发动机器,才能争取新的胜利,关于放下包袱,他说有许多东西,因为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会成为包袱,成为负担,应该加以解除,在列举了一些“包袱”之后,他说:

“甚至年龄也可以成为骄傲的工具,青年人可以因为自己聪明能干而看不起老年人,老年人又可以因为自己富有经验而看不起青年人。对于诸如此类的东西,如果没有自觉性,那它们就会成为负担或包袱。”

1945年4月24日,毛主席在中共“七大”上作口头政治报告,花了不少的篇幅讲年纪大的干部跟青年人的关系问题,他说:

“年纪愈长,包袱愈大,年纪老的同志们不要怪我这样说,我今年也五十二岁了,地球走的路也变成了我们的包袱。青年同志也有他们的包袱。他们的眼睛尖,耳朵听得很远,眼明手快, 这是他们的长处,但青年同志说老头子'昏庸老朽’,那可不行。青年同志不要讲人家'昏庸老朽’,老头子也不要讲人家'年幼无知’。大家都是从幼年来的,年幼知道得少,会慢慢地多起来。人家懂得的东西不如你知道得多,但你也不是什么都知道。 要讲务农不如吴满有,要讲做工不如赵占魁,要讲当兵不如张治国。”

毛主席还针对北伐和内战时期入党的老干部要求他们不要把经验当成包袱,不要在镜子前照了又照,似乎漂亮的很,他说:

“这样不好,我们年纪比较老,并不十分漂亮,还是他们比较漂亮,因为他们比较年轻。在抗战时期入党的大多数是青年同志,当然年纪大的也有。我们有我们的长处,他们有他们的长处,没有我们不行,没有他们也不行。”

1953年6月30日,毛主席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发表了“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讲话,谈到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时,他讲了一个三国的故事: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 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由此,毛主席认为团中央委员不能净选年纪大的,他说:

“青年人不比我们弱。老年人有经验,当然强,但生理机能在逐渐退化,眼睛耳朵不那么灵了,手脚也不如青年敏捷。这是自然规律。要说服那些不赞成的同志。”

1955年3月31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要防止骄傲情绪的危险,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更不能骄傲自满,不能逞英雄,他说:

“有些同志,因为自己是老革命,就骄傲起来,这是很不应当的。比较起来,如果说允许骄傲的话,倒是青年人值得骄傲一下。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年纪越大,经验越多,就应当更谦虚。让青年人看到我们确实是有经验的'这些前辈,确是有点经验,不要看轻他们,你看他们那么谦虚。’四五十岁的人了,因为得了许多经验,反倒骄傲起来,那岂不是不像样子?青年人就要发议论:'你们那些经验就等于没有,还不是跟小孩子一样。’小孩子有点骄傲情绪,那是比较合理的。上了年纪的人,有了这么多经验,还骄傲,把尾巴翘得那样高,可以不必。我希望, 我们所有的同志,首先是老同志,不要翘尾巴,而要夹紧尾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1955年12月,毛主席为《华南青年》杂志刊载的《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写按语,编入他主持编选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在按语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他希望各地的党组织,协同青年团组织,注意研究如何特别发挥青年人的力量,但同时也要求青年人向老年人学习,他说:

“青年人必须向老年人和成年人学习,要尽量争取在老年人和成年人同意之下去做各种有益的活动。老年人和成年人的保守思想是比较多的,他们往往压抑青年人的进步活动,要在青年人做出了成绩以后他们才心服,对于保守思想当然是不应当妥协的,那末好吧,就来试试看,成绩出来了,他们也就同意了。”

1956年11月15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谈到在发展过程的犯错误问题,他以青年人与老年人为例说:

“青年要犯错误,老年就不犯错误呀?孔夫子说,他七十岁干什么都合乎客观规律了,我就不相信,那是吹牛皮。”

1965年1月9日,毛主席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谈到在青年中保持革命精神的问题,他说:
“青年们没有见过地主剥削、资本家剥削,也没有打过仗,没有看见过什么是帝国主义。 就是现在二十几岁的人,当时也只有十岁左右,对旧社会什么也不知道。所以由他们的父母、 老年人讲一讲过去,很有必要,不然不知道过去那段历史。”

1965年1月12日,毛主席看了乒乓球运动员徐寅生一篇《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稿,他写了一个批语,要求印发中央工作会议传阅,他写道:

“同志们,这是小将们向我们这一大批老将挑战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一点什么东西吗?讲话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多年以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的作品。他讲的是打球。我们要从他那里学习的是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如果我们不向小将们学习,我们就要完蛋了。”

1965年1月23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余秋里汇报计划工作革命问题和长期计划的一些设想。会议开始前,毛主席对余秋里、谷牧说:

“以后国家的事情交给你们管,大事就靠你们了。我们这些人只能当当参谋、顾问,办事靠你们了。你们也不算小将,算中将了。看来还是青年人行。《群英会》上的英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人。”

1965年8月11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谈论准备战争问题,他说:

“战时,领导集团要分散,打死一个,还有一个。打起仗来,老的打死了,年轻的就起来,接着打,一直打下去,打到底!要提拔新干部,培养接班人,南北干部要组织交流。年纪大了,还能做工作的,就继续做工作,不能做工作的,要很好安置,让他担任荣誉职务,或者退休。”

1966年2月14日,毛主席在武昌同部分中央、地方领导谈话,对年轻人和老年人,他说:

“从来都是年轻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老年人。年轻人一抓住真理就势如破竹。”

1966年3月20日,毛主席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谈到学术界、教育界问题时,他要求“不要压制青年人的文章,好的坏的都不要压,对坏的要批评”,他说:

“我们的政策是不要压制青年人,让他们冒出来。接班要那些年纪小的,学问少的,立场稳的、坚决的,有政治经验的。学生要造反,不起来不行。错误也要允许人家犯。”

1972年7月24日,毛主席召集部分中央领导人谈国际问题,他说:

“外国说我们现在年纪大了,寄希望于年轻人,说是我们死了就会变修。怎么办?我的意见就是要搞一点年轻人来当共产党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所谓年轻人,就是年龄在三十至四十之间,要工人和农民,老年、中年也要。你们多找找,南方北方都找。”

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毛主席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分析和看法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对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是关爱的,他们各有长处,没有谁都不行,但他更明显地对年轻人寄予了更多的希望和期待,他在尽一切力量排除影响年轻人成长的干扰因素,甚至提出了“打倒阎王,解放小鬼”的口号,他的这些观念符合新陈代谢的社会规律,有利于社会充满活力地不断向前进步,老、中、青的合理配置,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是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处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关系问题时,毛主席的“老年人与年轻人”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要得好,老敬小 — —也谈“礼貌”
培根:论青年与老年
为一个热词喝彩
青年节特刊|15位思想家谈青年的性情、学习与成长
张一平在公司五四青年活动论坛上的讲话
娱乐时代下的新青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