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 是民族血性和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

毛主席诗词是毛主席著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的艺术结晶。毛主席诗词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是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是民族血性和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是激励全世界人民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战斗号角,是投向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精神原子弹。毛主席诗词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高峰,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的典范。毛主席诗词雄魂壮魄,旷达豪放,气势恢宏、意境高远,其思想高度是古今中外一切诗词大家所难以企及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溢彩流光的艺术珍品。

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把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作为诗词的精神养料和创作来源,又用诗词来讴歌革命意志、抒发革命豪情,文武合璧,相得益彰。

忆往昔,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造成了“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黑暗世道。“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日本帝国主义到了近代又对中国虎视眈眈。真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面对着“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的社会现实,毛主席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天设问。面对着“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的军事乱局,他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标是改天换地,就是他后来诗中所说的“敢教日月换新天”,改天换地依靠的主要力量是谁呢?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工农大众。面对邪恶势力的欺压和中外反动派的迫害,人民要实现自我解放就只有“百万工农齐踊跃”、“同心干”也就是只有反抗和斗争这一条路可走!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过程中毛主席高屋建瓴提出了与已经叛变革命的国民党分道扬镳,直接以共产党的名义号召革命:“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就使革命的成份更先进,革命的旗帜更鲜明。解决了谁举旗、举什么旗的问题,从而明确了革命的本质问题。

“红旗卷起农奴戟”、“红旗漫卷西风”、“风展红旗如画”。毛主席有关红旗的诗句豪迈雄壮,独具魅力,它是红色政权的标志,是红色理论的符号,是人民军队的形象,是中国革命的路标,更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私无畏的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人生追求,具有其特殊的革命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与苏俄革命的红旗是由城市走向农村的道路不同,中国革命的红旗是在千山万壑中闯出来走向广大农村最后才“飘扬”进城的。 因此,在毛主席的诗词中“红旗”是与“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中国革命受到“上山”理论的启迪,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道路决定命运。毛主席上下求索,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是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 

但是革命的基本态势是敌强我弱,这就注定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异常曲折和艰辛的:“风烟滚滚来天半”、“敌军围困万千重”、“犹记当年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战争环境也是万分险恶和艰苦的:“路隘林深苔滑”、“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自信人生二百年”、“战地黄花分外香”毛主席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梅花欢喜漫天雪”、“不到长城非好汉”,毛主席不畏艰险、信仰坚定;“万水千山只等闲”、“风物常宜放眼量”毛主席意志坚强,目光远大。

无论中国革命面临何种曲折和艰难,毛主席始终对中国革命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强敌他展示出来的是“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气度,“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大无畏精神以及“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凛然气势。由此,带出了一支听党指挥、敢打必胜、无坚不克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从而,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

这种“遍地哀鸿满城血”的残酷战争是中外反动派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在这种血雨腥风的革命洗礼中催生的革命文化是”无非一念救苍生”的革命初心的最好注解;是“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民族血性和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它凝结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和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救世图强、矢志为民、不惧艰险、勇于担当、视死如归、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它见证了饱经风霜、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苦难辉煌;它诠释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颠扑不破的革命真理。

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征途上,曾经二次“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毛主席最终引领中国革命走上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康庄大道,实现了中华民族“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的改天换地的历史性巨变。毛主席也由此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身命运和国家面貌的旷世伟人。他的丰功伟绩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他的诗词也将如同他光辉的名字一样永远珍藏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文革时期)
1976年《红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毛主席的一首《七律·到韶山》,气势磅礴,意气昂扬,催人奋进
1973年《红旗》杂志,认真总结经验加速农业发展
毛主席写的这首词惊艳世人
毛泽东在福建中央苏区写下的诗词:红土地上的绚丽华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