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儒将,接受毛主席指导,终成“现代研究《孙子兵法》第一人”

在毛主席的《孙子兵法》解读史上,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而郭化若则受毛主席之命研究《孙子兵法》,倾注了大半生心血,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成就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研究《孙子兵法》第一人”的学术地位,被誉为“一代儒将”。

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不仅自己研究和运用《孙子兵法》,而且还是党内、军内学习研究古代兵法(包括《孙子兵法》)的发起人和指导者。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是毛主席倡导批判继承历史遗产最为成功的范例。

图|郭化若

郭化若,1904年生,福建福州市人。1925 年考入黄埔军校,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纵队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红一军团参谋处处长、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红军总前委秘书长、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校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委员等职。建国后任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兼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和第八兵团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 年授予中将军衔。曾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军事理论和《孙子兵法》研究,出版过《军事辩证法之一般》、《孙子今译》、《郭化若军事论文选集》等著作。

毛主席具体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起始于抗日战争初期。

1937年底忻口战役失败,而后太原失守,华北战场形势险恶。有一次,郭化若给毛主席送电报,毛主席一边看电报一边说:“国民党中的顽固派,花岗岩脑袋,能不打败仗吗?不承认游击战的战略地位,不搞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处处招架,处处挨打。”

毛主席看完电报,郭化若要退出时,他又说:“化若同志,你能不能写点古兵法文章,宣传点运动战思想,对国民党军的长官,搬古兵法,他们懂,听得进,讲马列、讲唯物辩证法,他们听不进。”

简单的一句话,毛主席既讲明了宣传古兵法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国民党并肩作战的重大意义,又嘱咐郭化若要认真学习古兵法,把宣传古兵法的任务担当起来。

郭化若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赤壁之战及其对民族抗战的启示》和《齐燕即墨之战的初步研究》两篇文章,许多国民党军的将领看了不无感触,称读后“令吾深省”、“切中时弊矣”。

毛主席也很高兴,他说:“化若同志,已经开了个头,文章还要接着做下去。”

图|毛泽东

郭化若阅读了大量兵书后深刻地认识到,讲古兵法首先得讲《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兵书,历代兵家称为“兵经”,在国外也颇受推崇。

于是,他开始读孙子的书,并打算写点文章。向毛主席汇报后,毛主席很高兴。

毛主席对郭化若说:

“要为了发扬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去读孙子,要精虑《孙子兵法》中优美卓越的战略思想,批判地接受其对战争指导的法则,以新的内容去充实它。研究孙子就要批评曲解孙子的思想、贻误中国抗战戎机的思想。”

毛主席还说:“必须深刻地研究孙子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性质、哲学思想以及包括孙子以前的兵学思想,然后再对《孙子兵法》本身作研究。”

毛主席的这一席话,为郭化若研兖《孙子兵法》确定了明确的方向、目的和方法。细品毛主席的谈话,有这样几层思想:

一、为什么要研究《孙子兵法》

从文化传承上说是“为了发扬中国民族的历史遗产”。此前不久,1938年10月14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关于学习历史遗产有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在此前后,毛主席正为贯彻六届六中全会这一精神,与一些有研究能力的人讨论先秦诸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毛主席此时因势利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是将它视为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孙子兵法》的重点是什么

从当时抗战斗争的需要来说,研究《孙子兵法》的重点是领会其“优美卓越的战略思想”,更好地把握“抗战戎机”。也就是强化军事理论修养,提高指导民族解放战争的能力。

在此之前,毛主席与郭化若等人正在研究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而且要求郭化若“不担任任何别的事,专注于战略问题的研究及编辑部事务,务把军事理论问题弄出个头绪来”。

这时,毛主席安排郭化若负责编写《抗日战争丛书》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已经组织人写出了一部分专著。郭化若则写了《抗日游击战争一般战略问题》和《抗日游击战争战术的基本方针》。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孙子兵法》,重点正在于务必把抗战的“战略思想”等军事理论问题弄出个头绪来。

为了此目的,研究中就不能不批判曲解《孙子兵法》的思想,不能不批判“贻误中国抗战戎机的思想”,如当时的“速胜论”或“亡国论”等等。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用新的内容去发展以孙子为代表的传统军事思想,确立新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战争指导原则。

图|北伐战争时期的郭化若

三、怎样正确地研究《孙子兵法》,即从哪里入手研究《孙子兵法》

毛主席指导郭化若从《孙子兵法》产生的时代条件和理论渊源入手。这种方法显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它为郭化若确定了研究《孙子兵法》的大视野,为其日后涌现出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奠定了思想方法、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础。

毛主席本人不仅有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而且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运用古代兵法的典范。他深知在抗日阵营中,宣传古代兵法的重要性。

郭化若当时在他身边工作,对全国的抗战形势和国民党军官的思想状况比较了解,又在负责编写《抗日战争丛书》,接触的材料比较多。

因此,毛主席把宣传古代兵法、研究《孙子兵法》的任务交给郭化若,要他做些系统的研究,写出一些有分量的文章,以便向国民党宣传,帮助他们认识到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实行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必要性。这是国共合作抗日情况下“古为今用”的一种特殊需要。

同时,研究和宣传古代兵法也会在我党、我军唤起学习军事历史遗产的兴趣,促使广大干部运用古代兵法中一些有用的东西来指导抗日战争的实践。

毛主席的指点,精辟而深刻,确实高人一筹,使郭化若茅塞顿开。尤其是毛主席关于首先要研究孙子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想状况的论述,使郭化若觉得一下子打开了思路,使自已的研究方法、认识方法上了一个台阶。

按照毛主席的指点,郭化若到处收集孙子的著作和一些古代兵法的资料,认真阅读,潜心研究,开始写起文章来。对历史上评注《孙子兵法》的十家:曹操、李筌、杜牧、 陈衅、贾林、孟氏、梅尧臣、王暂、何延锡、张预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学习。他还拜师访友,与人切磋。徐特立当时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工作,给了郭化若不少帮助。

那时军委一局工作很忙,郭化若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读书,边读边作笔记,常常熬通宵。几乎花去3个月的业余时间,才于11月9日写出了洋洋4万言的《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以下简称《孙子初研》)这篇文章。

郭化若对毛主席的指导意见心领神会。他在论文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我们为什么也来研究《孙子兵法》呢?因为:第一,我们要接受与发扬中国民族的历史遗产,不但其他遗产,而且军事方面的遗产;第二,我们要研究中国历史的战略思想,首先在这里,我们要研究中国中世纪的战略思想;第三,我们要精虑《孙子兵法》中优美的卓越的战略思想,并批评地接受其对战争指导的法则与原理,和以新的内容与新的生气去充实它,并以此来批评与反对那些曲解误解《孙子兵法》的思想,那些思想是曾经贻误中国的抗战戎机的。”

由此可见,郭若化在《孙子兵法》研究中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了毛主席的指导意见,并将其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一以贯之地渗透到自己的论文中去。

图|《孙子兵法》

《孙子初研》考查了孙武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哲学思想,考查了孙子以前的战争及战略思想。对于《孙子兵法》的影响,考查了孙子的姓氏世系、生平活动、著书情况和历史贡献。

郭化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孙子兵法》,全面分析了孙子其人、其书及其时代背景,准确地阐述了孙子的战略思想和军事哲学思想及其价值,指出了研究《孙子兵法》应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他指出《孙子兵法》产生于春秋末期谋求向外发展的吴国,其产生是由于春秋及其以前丰富的战争经验的积累,是适应当时争霸战争、兼并战争的需要,它所表述的基本内容是伟大的战略思想。

郭若化指出,《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主要包括:速决的、进攻的运动战;主动的、灵活的指导法;开明的、严厉的纪律;高超的、全能的将帅。《孙子兵法》战略思想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战争中最一般的、最主要的规律。其战争论基本上是唯物辩证的,它强调战争依赖于经济;判断情况,反对迷信;认识到战争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的;重视地理地形的分析,但不机械地估计地理条件;主张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把战争中的一切事物看成是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强调从现象深处发掘事物本质等。这些思想都体现了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因素。

同时,郭化若也清晰地认识到《孙子兵法》的诸多不足之处。如它受经济支持战争能力的制约而否认战略持久等。

《孙子初研》认为《孙子兵法》只强调战略速决战,而抗日战争是战略持久战,怎样解决这个军事理论上和战争指导实践上的难题?

为此,郭化若在论述孙子“速决的进攻的运动战”战略思想时,一方面批评孙子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指出其“强调速决战时,就根本否认了持久战”;另一方面承认孙子主张战略进攻、速战速决是从当时历史条件出发的。

因此,“孙子速决战的思想,在当时是正确的,而在现代,则只有片面的真理了”。他指出:“孙子的速决的进攻的运动战。是战略的也是战术的……而主要的是战略的”。

《孙子初研》发表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毛主席看了郭化若的文章,十分赞赏,让他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做讲演。

在这之后,毛主席又叫郭化若整理了一下,连载在1939年11月到1940年1月出版的《八路军军政杂志》第1卷第11期、第1卷第12期、第2卷第1期上。讲演稿发表时,加上了副题《抗日战争研究会报告提纲》。

这篇文章在国民党军将领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有一次,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在毛主席住的窑洞里见到郭化若时,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你写的孙子的文章蛮好嘛,有些国民党军官向我打听郭化若是何许人,和郭沫若是不是兄弟,我说郭化若是我们共产党的秀才,是专家学者。”毛主席也风趣地说:“郭化若也算是名人了。”

郭化若受毛主席之命研究《孙子兵法》,为他后来写作诸种研究《孙子兵法》的学术专著、成为现代研究《孙子兵法》的开山鼻祖,开辟了门路,奠定了基础。

《孙子初研》一文是最早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研究《孙子兵法》的论文,它的出现标志着《孙子兵法》研究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对后来的孙子研究产生了重大而久远的影响。

图|郭化若(右)

《孙子初研》一文受到广泛重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解放区出版《孙子兵法》研究成果时都把它作为权威之作介绍给读者。1944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了郭化若编译的《白话译解孙子兵法》一书。

1947年11月,东北军用图书社加工再版铅印本时,更名为《孙子兵法之新研究》。此书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收入郭化若《孙子初研》一文;后部分移用叶玉麟选译《白话译解孙子兵法》一书的内容。此书因为用于解放区党政军干部内部学习参考,因此没有注明姓氏。

郭化若关于《孙子兵法》的诸多长篇文章极富学术价值,代表了当时解放区《孙子兵法》研究的水平。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毛主席的指导下,郭化若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个评价是不过分的,因为在同一时期,他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

研究《孙子兵法》的成功使郭化若产生了一种历史责任感。解放战争中他到鲁南担任战地指挥员,在戎马倥偬中仍不忘继续研究《孙子兵法》。

那时,他已经萌生了进一步将《孙子兵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向党内、军内同志介绍的愿望,以达到提高广大军民研究军事理论的兴趣的目的。

后来他这样回忆道:“一九三九年写了一篇《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发表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当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向大后方宣传团结抗战。所以引用孙子的文句,仍用古文。因为没有译成今文,使许多同志阅读困难。多年以来总觉得是一件憾事。十年前,在鲁南游击战争中,又想起这件事,想把孙子兵法加以新的注解并译成白话,就在天宝山中开始动笔。鲁南地小敌多,昼夜转战,风雨不停,倒也注译了五篇。后因工作调动,随军转战中原,反而把这事搁下了。”

战争年代条件极为艰苦,但是郭化若凭着对优秀传统文化浓郁的热爱之情,凭着方便同志们阅读的美好愿望,在战斗间隙断断续续地注译了《孙子兵法》前五篇。虽然更为繁重的任务使这件事搁了下来,但是心中时刻想着这件事。

图|郭化若

建国以后,他曾经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的夏天,他到庐山休假,有了较多的空闲时间,便想起了当年半途而辍的《孙子兵法》译注,还有那些搁在书箱中好几年的成稿,于是下决心做完此事。

他开始检点旧稿,重新动笔,继续他的《孙子兵法》研究。他放弃了休息时间与节假日,反复研读《孙子兵法》原文与其他文献资料,加深理解,深入发掘。

他是一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革命军人,在研究文章中深深融入了自身的实战经验,体现出对《孙子兵法》精髓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他煞费苦心地选择运用一些相应的现代军语解释和翻译难于理解的古文,使其浅显易懂,形成了一种朴实流畅的表达风格。

几易寒暑,终成令人耳目一新的《今译新编孙子兵法》一书。

图|郭化若著《今译新篇孙子兵法》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郭化若撰写了论述孙子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孙子兵法介绍》。对《孙子兵法》十三篇,按思想主题重新作了分类编排,并将其分为108段,将思想内容接近的重新组成“十三篇”,除《地形》、《用间》、《火攻》3篇用原书篇名外,其余都用现代军语作为篇名。

尽管拆开重编的做法有商榷之处,但是这种开创性的尝试奠定了作者在以后《孙子兵法》研究中的道路,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注释形式与风格。如对《孙子兵法》原文分段标号注释,成为以后不少注家仿效的注释方法。

在文义的翻译上,本书不是简单的直译,而是在忠实于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注意在字句之间、语气之内,把原有的意思予以充实,使之易懂,努力作到信、达、雅。

此书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对传播和普及《孙子兵法》起了积极作用。

接着,他又先后出版了改版本《孙子今译》及整理本《孙子译注》等著作。

图|郭化若著《孙子兵法今译》

尽管如此,郭化若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著作从不满足。他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与今译,一直处在不断的修订之中,每修订一次,他都花费不少的心力。

十年期间,他的修订工作被迫停止,著作被禁止出版。

1973年7月20日,他给毛主席写信,限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他违心地讲到自己“在介绍《孙子兵法》时写了错误严重的(代序)”。同时,信中还向毛主席请求分配工作。

同年8月4日,毛主席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写信,信上指出:“请考虑可否给郭化若分配工作。并希将孙子序言改版,写一篇批判吸收性的序言。此信并请告郭。”

同年,郭化若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当毛主席指示《孙子今译》可以再版时,郭化若欣喜若狂,赋诗抒发了内心的激情:

星槎疑梦抵幽燕,一曲歌吟动九天。

许邑夺旗成往事,大粱脱厄纂新篇。

长江浪迸千帆过,大地春回万木鲜。

鼎沸五洲昏欲雨,翱翔海鸟掠云烟。

1973年,他从合肥回到北京重新工作,心情十分兴奋。毛主席要求他重新修订出版《孙子今译》,这件事让他极为高兴。他满怀热情,埋头于《孙子今译》的修订工作。

很快,他发现修订工作之艰难犹如当年的万里长征,问题在于全书的前言写出来后,就被退了回来,要求改写。根据修改意见改写后,同样被退回来,要求按原来的样子修改。

总之,反反复复,修改了十余次。就这样,《孙子今译》的修改,一直拖到十年结束之后才走上正轨。

新的译文与前言的改写稿很快就完成了,交到了出版社。经过紧张的努力,不到半年的时间,《孙子今译》修订本就出版了,时间是1977年6月。

这是十年后全国出版的第一本《孙子兵法》的今译本,所以很受欢迎,书店很快就卖断档了,曾数次加印。

然而,郭化若对这次修订版还不满意,因为此次修订的大部分工作是在十年期间做的,行文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消极影响。

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计划重印一批古籍今译今注图书,再一次考虑到郭化若的《孙子今译》。出版社建议这次重版,全文重新排过,不再限于旧版的挖补,而且允许作者做全面的修改,增加注释与评论的内容,作为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整理本。

郭化若原计划于1982年8月脱稿,交到出版社。但是由于他精益求精的愿望与要求,一再进行修改,所以直到1983年下半年,才将他认为比较满意的定稿寄到出版社。

郭化若以80岁的高龄,三次修改书稿,他以《宋本十一家注》为工作底本,与宋刻《武经七书》及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兵法》重新对校,整理出一个实用的好版本。注释则力求简短明了,以句为单位注释。

虽说整理与研究的对象是一部2000多年以前的兵法名著,而且历经多年的研究,成绩斐然,造诣非常人所及,但郭化若在整理之中,始终能够联系实际,抱着谦逊的态度和追求新知的精神。

作品出版后,他仍然始终关注着国内外《孙子兵法》研究的动态,关注着当代的战争和军事学术的实践与《孙子兵法》的实际运用。

他认为,《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虽然总结于2000多年以前,但是军事的艺术却是一种活的东西,离开对现实情况的掌握了解,只能是一种死的研究。

最令人感动的是郭化若那孜孜不倦与一丝不苟的敬业爱业精神。他再次进行《孙子今译》修改时,身体不好,常常生病,右手腕又受了伤,但他仍然坚持工作。

他在几次给出版社的附信中说:“我已是即八旬之人,今后不可能再做修改,所以一心想趁这次再版机会把书改得更好一些,以不负读者,但终因精力不济,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查阅大量的资料,几番大动大改,可说是竭尽全力了。”

郭化若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完成了毛主席赋予的修改《孙子今泽》的任务,把这部书做了一次全面修改,并增加了许多注释和试笺,更名为《孙子译注》,还写下了长篇前言,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孙子兵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先后于1984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孙子译注》,于1989年1月由日本东京东方书局出版了日译本《孙子译注》。两部新著的出版深受国内外军事学术界的重视与欢迎。

图|郭化若著《孙子兵法译注》

毛主席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最终使他取得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孙子兵法》第一人”的学术地位,成为对新中国成立后孙子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

日本《孙子兵法》研究专家阿竹仙之助在回忆郭化若将军时说:“在当代中国有关孙子的著作中,郭先生的书是日本读者最多的。……基于实战经验和深入研究的郭先生的书,对关心中国的孙子观、特别是毛泽东的孙子观及辩证唯物论的人来说,是必读的。”

图|晚年的郭化若

1995年11月26日4时14分,一代红色儒将、毛主席的军事高参郭化若走完了他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光辉历程,享年91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972年郭化若给党中央写信,请求复出工作,毛主席得知后:同意
畅销多年!曹操注、郭化若译《孙子兵法》插图珍藏本全新上市!
孙子兵法中的三个重要的权谋思想!
于汝波——历代《孙子兵法》研究的内容特点
冈田武彦独具特色的《孙子兵法》研究(2)
《孙子兵法》虽来源于中国,但对其研究最深的,却是这个国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