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术语-五禁

解读

1、五味所禁

《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马莳曰:“此言五脏之味有五禁,皆五行之相克者也。”因五脏已病,故不宜以其相克之味更令其虚。《素问·宣明五气篇》又云:“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此强调“无令多食”,而非完全禁忌。张志聪曰:“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病则气虚,故无令多食,盖少则补,多则反伤其气。”故临床用药,需先辨五脏阴阳气血盛衰来调配五味。

2、《灵枢经》篇名

本篇主要论述针刺治疗中五禁、五夺、五逆、五过、九宜的意义。文中着重介绍了针刺五禁的内容,即故名。

应用领域

(一)五味所禁

1、指导遣方用药。

五味所入是治疗疾病,遣方用药的基础理论,而五味调制也有禁区,即五味所禁。五味入五脏各有偏好,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在五脏患病时,必有所不胜之味,以肝病为例,肝病禁辛,肝属木,辛属金,金克木,故肝病禁辛,慎用辛药以防加重;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酸属木,筋味肝之体,筋病时,不胜本脏之味,故少用酸药以防加重。

2、指导病时的饮食禁忌。

正常情况下五味对所主脏腑有滋生作用,但是五味太过易伤五脏,特别是在疾病的情况下。比如酸味入肝补肝,有利于肝对筋的濡养,但是味过于酸,反能伤肝引起肝气偏胜。要根据五脏所病而选择五味禁忌,故肝病筋病患者当忌食酸味,其他类推。

3、根据五行生克确定忌口内容。

脏腑之间存在生克承制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五脏间的抑制和约束是一种良性循环。在病理情况下可能会抑制太过,此时当忌口加剧五脏间病理相克的饮食。因此《灵枢·五味》提出“五禁”。“肝病禁辛……肺病禁苦。”即服用辛味食物可助肺金,肺金太过可克伐肝木,故应当忌口,其他类推。

(二)《灵枢》五禁

文中关于针刺禁忌,有时间上的禁忌;有针刺手法上的禁忌,名五夺;有五组预后不良证的表现,名五逆。

1、时间上的禁忌:

逢甲、乙日的时候,不要针刺头部,也不可用发蒙的针法针刺耳内。逢丙、丁日的时候,不要用振埃法针刺肩、喉及廉泉穴。逢戊、己日的时候,不可针刺腹部,也不可用去爪法逐水。逢庚、辛日的时候,不可针刺股膝部的穴位。逢壬、癸日的时候,不要计刺足胫部的穴位。这就是所谓五禁。

2、五夺,为五种不能用泻法的情况:

一为久病形体瘦削,虚弱已极,二是大出血之后,全身各部分都缺乏血液的营养;三是大汗之后,津液缺乏;四是大泄之后,体力陷于衰弱;五是新产的产妇或在大出血之后,引起严重血虚者。

3、五组预后不良的病症:

热性病,脉不数,出汗之后,脉大而急数,是一逆;患泻下病,脉洪大,是二逆;长期患著痹,肘膝等处高起的肌肉破溃,身体发热,而脉搏或一手或两手亦难以摸到,是三逆;久病肠癖沃沫,精遗,淋浊,盗汗等阴血受损之病,致形体消瘦,若身体发热,肤色苍白,大便下凝血块,血块很多,病情深重,是四逆;久发寒热致形体消瘦,脉坚硬搏指的,是五逆。

针有五禁,实为避免引发临床医疗事故的要则。针刺治病,同样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吴颢昕.《灵枢经白话解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3、《中医“忌口”的概念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论文,中医基础理论,张彩勤,2014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味所禁:
《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
气虚体质的饮食禁忌(附语音)
尚先早课 | 五禁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五味、五气、五病、五色与五行八卦的关系
一般饮食禁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