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逝世47年,遗容为何至今面色红润?内部人员揭露真相!

1976年,中国政坛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

7月6日,向周总理敬完最后一个军礼的朱德总司令,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再到9月9日,就连毛主席也溘然长逝。

中共中央初代领导集体三位核心接连离世,所有国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三位伟人离世后,周总理的骨灰被洒向祖国大地,朱老总安眠于八宝山公墓,毛主席的遗体则是被永久保存下来,供万世瞻仰。

那么,距离毛主席逝世已近半个世纪,主席的遗容为何还能保持面色红润?

第一时间确定遗体保存方案

“铃铃铃!”

1976年9月8日晚间,人民大会堂正在举办招待外宾的晚宴。

突然间,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了毛主席病危的消息。

华国锋主席还没等晚宴结束,便急匆匆赶回中南海。

然而当他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时,主席已经停止呼吸。

华国锋立刻召开紧急政治局会议,与一众中央领导磋商治丧事宜。

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应当首先保护好主席遗体,让各界人士吊唁、瞻仰。

同时,从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毛主席遗体保护小组,史称国务院第九办公室。

九办成员经过研究后,责成卫生部长刘湘屏、医学科学院副主任徐静等人,立刻召集相关人员,展开对主席遗体的紧急保护。

9月9日凌晨4时,刘湘屏、徐静来到中南海。

此时,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已等候多时,他看到二人到来迅速起身,语调低沉的向二人宣布道:“毛主席已于凌晨逝世,为让全国人民瞻仰主席遗容,需要进行遗体保护。”

两人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汪东兴问道:“有什么要求吗?”

徐静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简单思考后回答:“我需要回去和同事们研究方案,还需要看看主席的遗体,做一些器械、药品准备工作。”

随后,汪东兴带领二人来到毛主席卧室。

室内光线昏暗、温度很低,毛主席的遗体安卧在床上,浑身上下被一张白色的毛巾被覆盖。

徐静缓缓走近床边,小心翼翼掀开毛巾被,仔细观察着主席遗体,查探皮肤是否有损伤,又轻轻触摸皮肤的弹性、活动一下四肢关节。

随后,重新为主席盖好毛巾被。

走出中南海,徐静直奔医科院。

经过医科院众位专家商讨,决定由徐静带头负责此事,解剖室副主任张炳常、形态教研室副主任陈克栓协助,这便是主席遗体保护的三人核心小组。

也正是因为三位专家的通力合作,才让后人得以瞻仰到伟人的遗容。

三人商讨好遗体保护方案后,于9月9日上午10时回到中南海,向中共中央汇报方案。

此时,一众中央领导全部聚集主席卧室旁边的大会议室。

华国锋正在主持会议,待徐静三人到来后,众人立即将目光聚焦在三人身上。

汪东兴让三人坐下,并提议徐静谈一谈遗体保护方案。

徐静将三人的计划娓娓道来,并对大家的提问做了简单回答。

同时她也坦言道:“我们三人从事的是解剖学、形体学方面的研究,过去有保存尸体和标本的经验,但我们对尸体皮肤颜色、面容、体态都没有要求,这与主席的遗体保存存在很大区别,我们只能努力去探索...”

华国锋鼓励三人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按你们的方案来,大胆去办。”

就这样,对主席遗体的紧急保存工作就此展开。

三人小组全力以赴

时间紧迫,三人首先进入工作场地,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消毒,接着再去配置防腐药品。

他们将临时找来的工作台摆放到房间正中,便于几人同时操作。

一切准备就绪后,时间已经来到中午。

保护工作开始了,但第一步就难倒了三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摆放主席遗体的姿势。

手臂要怎么摆放?是下垂还是像列宁那样放在胸前,几人谁也做不了主。

最后经过中央讨论,决定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下垂摆放。

接下来是遗体防腐工作。

张炳常是人体解剖的专家,他工作中处理尸体的机会很多,技术也很熟练,这项工作以他为主。

陈克栓最年轻,工作起来灵活敏捷,手中的动作也很灵巧。

徐静是组织学专家,她素来胆大心细、沉着冷静。

三人紧密配合,有人持刀、有人操作镊子、有人穿线。

他们一边操作一边仔细观察着遗体的变化,忙活到下午2时左右,初步保护工作总算完成。

但这还仅仅是第一步。

从下午做好防腐处理到当天深夜,几人寸步不离守在遗体旁边,不放过遗体一丝一毫的变化。

皮肤颜色、身体组织弹性、关节活动程度、眼睛闭合状态,甚至皮肤上的纹理,都在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范围之内。

三人唯恐遗体出现偏差,辜负组织和人民的重托。

操作过程中,中共中央传来指示,要求对主席的遗体进行长期保存。

要想将遗体长期保存下来,就必须注入大量防腐液。

可注入防腐液后会造成遗体出现严重肿胀情况,徐静担心会影响后续群众瞻仰主席遗容。

这时张炳常表示:“肿胀只是暂时的,24小时后肿胀就会慢慢消散。”

9月11日凌晨3时,主席遗体从中南海转移到了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情况果然不出张炳常所料,遗体基本恢复到理想状态,三人都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到了群众的瞻仰环节,可三人的工作非但不能放松,反而更加忙碌起来。

根据遗体保护要求,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所有制冷设备全部运转起来,勉强将温度控制在了15度以下。

可这对于遗体保护所要求的温度还远远不够,这样下去很容易出现差错。

中共中央当即决定,立刻赶工制作出一个有机玻璃棺罩,将主席遗体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保证棺内低温、隔氧。

与此同时,三人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找来帮手,帮助检测棺内气体情况,预报遗体有无出现腐败物质、遗体防腐是否彻底。

另外,北京、上海、湖南、广州三十多位从事临床、病理、解剖、生物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迅速奔赴北京,与徐静三人共同处理遗体保护种种工作。

另一边,华国锋等中央领导多次召开会议,时时跟进听取遗体保护进度。

徐静详细汇报了遗体防腐处理情况,采取了什么办法、效果如何等等。

华国锋听后反复强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将主席遗体保护好,这是人民的重托。”

9月18日,主席的追悼大会结束,遗体保护工作开启下一阶段——永久保存。

在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一致商议下,徐静等人为主席做了进一步的遗体防腐处理。

与此同时,北京冷冻机厂接到指示,将会为遗体打造一间密封、低温、隔氧的保护室,用以在毛主席纪念堂完工前暂时存放主席遗体。

接到指示后,北京冷冻机厂短短一周时间完成任务,为主席遗体打造出了一间“769”保护室,意即主席是在1976年9月逝世的。

随后,主席遗体被转移至769保护室,直到毛主席纪念堂的完工。

从毛主席病逝到遗体被安放入769保护室,主席遗体保护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这背后离不开徐静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全力以赴,多亏了他们的努力,后人才得以瞻仰到主席的遗容。

当然,毛主席遗体之所以至今面色红润,与毛主席水晶棺的保护不无关系。

毛主席水晶棺

早在毛主席逝世的第二天,国家计委就收到了研制水晶棺,以永久保留主席遗体的任务。

1976年9月13日晚间,“水晶棺小组”成立。

经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水晶棺的外观要庄重大气、气魄雄伟,还要有很高的清晰度,以供后人瞻仰。

材质上,必须是名副其实的水晶,坚固耐用、防震防破坏。

且棺内要做到低温隔氧、保湿防干、净化无尘。

这项艰巨的任务,最后落到了北京玻璃厂的头上。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第一个使用光学玻璃制造的水晶棺样品诞生。

一番测试下来,水晶棺能够抗住8级地震,且密封、降温效果均达到良好效果。

但由于水晶棺的倾斜度问题,导致棺壁上存在遗体影像反射。

北京玻璃厂立刻做出改进,于次年2月制作出第二个光学玻璃水晶棺,解决了影像反射问题。

1977年7月,第三个光学玻璃水晶棺诞生,所有指标全部达到标准,毛主席水晶棺的模型就此定下。

与此同时,“水晶棺小组”的水晶板材制作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在此之前,全国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工厂,有过制作如此大规格水晶板的经验。

放眼全世界,也仅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能够生产出2米以上的水晶板材。

为攻克技术难题,作为全国顶尖石英玻璃企业的北京605厂,联手北京玻璃厂、603厂等企业,打响了水晶板材“大会战”。

由于一次性锻造2米以上水晶板材难度太大,技术人员们只能选择使用20厘米小水晶板材焊接。

然而水晶熔点在2000摄氏度以上,且焊接时机稍纵即逝,这无疑再度加大了水晶板材的制作难度。

可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焊接人员们硬是披着厚厚的金属防护服,一面将身体泡在水中、一面忍着金属炙烤的痛苦,完成了水晶板材的焊接。

这几块规格如此惊人的水晶板材,在世界光学史上也绝无仅有。

1977年8月,水晶棺完成组装。

毛主席的遗体被安放其中后,于8月18日转移至毛主席纪念堂,并完美保存至今。

主席遗体成功保存的背后,离不开无数各界人员的共同努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坊间竟流传出一些主席遗体“缩小”“变色”的流言。

对此,毛主席遗体主要负责人徐静女士,趁着庆祝主席100周年诞辰之际,公开向外界透露了主席遗体的保存内幕,并否定了外界的种种臆测和传言。

徐静女士表示:

“我们对主席遗体的防腐处理很及时,也很科学,这是遗体得以长期保存的基础。我们在工作中吸取了以往案例的经验,并借鉴了西汉古尸保存方法和研究成果,请大家相信我们。”

与此同时,徐静还为公众介绍了目前遗体保存所使用的种种方法,比如怎样实现低温、避光、隔氧等等。

徐静坦言:

“我们对主席遗体的保护工作,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这是我国生物学界、解剖学界、医学界、物理学界等多门类学科的通力合作的结晶。我们可以向大家保证,我们完全能够万无一失的将主席遗体一直保存下去。”

针对坊间的遗体“缩小”“变色”流言,徐静女士也给出了科学的解释:“这是因为棺内光线和瞻仰角度问题。”

199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

徐静女士专门撰文告慰全国人民,表示自己不会辜负大家的信任。

同时她透露道,自己正在培养新一代的卫生保护力量,将手头的遗体保护工作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结语

毛主席的逝世令全国人民悲痛不已,出于对伟人的缅怀和敬重,中共中央照顾到全体中华儿女的诉求,做出了永久保存主席遗体的决定。

临危受命的徐静三人,以及后续参与到主席遗体保护工作的万千工作者们,短时间内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成功将主席遗体保存了下来,这才给了后人一个瞻仰主席遗容的机会。

从这一点来说,这些工作者们同样伟大、同样值得所有国人尊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中央紧急派人去找徐静,这个徐静是什么人?
毛主席遗体保护:吊唁结束转移到“769”,水晶棺至今无人能复制
毛主席遗体保护师揭秘:毛主席遗体至今栩栩如生,不止是药物作用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留下一个遗愿,经激烈讨论中央决定不予执行
89年毛主席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徐静揭秘:天价护理费系谣传
毛主席遗体在水晶棺里,保存情况如何?负责人徐静披露:一切良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