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塔两浮桥,姑孰山河矫


文/曾再新
 
        自古以来,当涂人都引以为豪地说:“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顾名思义,当涂县城较小,却有三座宝塔、两座浮桥。就这句话,曾是当涂人引以为豪的一句口头禅,也是一句明显带有姑孰城市记忆的口头禅。
       三塔便是县城北黄山塔、城东凌云塔、城西金柱塔,三塔“鼎峙三垣,形家谓作镇乾方,为三邑(即明清太平府所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之主星”。对于一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来说,三座古塔环于城周鼎足而立,是十分少见的。清初荷兰赴华使团成员牛霍夫所著《荷使朝华录》,便是以“三塔”作为太平府城的标志物。
       黄山塔位于县城北黄山山脊。黄山高四十丈,如初月形,旧传仙人浮丘公牧鸡于此,亦名浮丘山;清《嘉庆一统志》载,旧时江水直至山下,故又名黄江山。黄山山体不大,但古迹众多,除了黄山塔外,还有黄江庵、眼香庙、深云馆、怀古台、誓清堂、广福寺、东岳庙、章公松等,更有姑孰八景之一的“凌歊夕照”,凌歊台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于大明七年(463)巡视南豫州时所建避暑离宫,晚唐诗人许浑曾以“三千歌舞宿层台”赞其宏伟,可惜这些古迹均已湮没,仅存凌歊台残留的一块刻有明人诗作的“方丈巨石”和这座高29米、五层八面的黄山塔。据考证,黄山塔始建于南朝宋永初年间(420—420),初为方形楼阁式木塔,属黄江庵寺塔,塔基下供奉“居僧”舍利或遗骸,唐诗人李白登黄山送族弟时曾有“长啸倚天梯”之句,但该塔最迟不晚于唐后期倒塌或火灾焚毁。现存的黄山塔为北宋政和三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九年间(1113—1159)重建,属砖木混砌楼阁式佛塔。塔座为青石束腰须弥座,塔体为“一顺一丁”砌法;各层塔身均有收分,间隔错开券门,上部以木斗栱挑檐,覆瓦,檐上再以木斗栱出平座,檐角系风铎;塔内以木板隔为九层,平面呈方形,间隔相错,设木质爬梯;塔刹作宝瓶相轮式,檐口出檐深远,檐角以浪风索与宝盖相连。黄山塔各层瓜楞倚柱和五层的破子直棂假窗依稀留有六朝遗风,而四、五层阳印“太平州”、“多宝塔”的铭文砌砖告诉后人,这座端庄雄伟、线条流畅、飞檐翘角的古塔已岿然屹立千年。
       金柱塔位于城西姑溪河入长江口南岸堤埂上。据乾隆《当涂县志》记载:“明万历十四年(1586),县令章嘉祯议郡邑三方形胜,诸峰环拱,垣局最善。惟西濒大江,水势直泻,欲建浮屠于其地,虑费钜力殚,更岁祲未果,”及至万历十七年(1589),章嘉祯才以县城居民所掘宋理宗时期“窖金”购民田所建,初名“铁淋,寻改金柱,取金属西方,补星垣之所未备”,另有“非金而有金助,非柱而有柱形”之意。后因江潮冲落,石岸崩圮,清康熙六年(1667)大修,并于塔下建堂、亭,供奉章嘉祯像,惜仅堂亭不存。金柱塔为双套筒楼阁式砖塔,塔基由青石叠砌,通高46米,底径9米,八角七层;内外筒之间为梯道,一至三层为顺时针方向,四至六层为逆时针方向,六层至七层又转顺时针方向,七层设双梯道上天台;内筒各层为穹隆顶塔心室,顶沿下口镶佛像砖,内设佛龛,其中一层为佛殿;各层外檐口以砖仿木作斗拱,各层各面均开券形塔门,门两侧筑灯龛。金柱塔设计科学,虽集宗教、风水、航标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但不繁杂,体态稳重大方,其倚柱、佛龛建造精美,双杪华拱、鸳鸯交手拱制作精细,佛像砖地藏菩萨形象刻画细腻,灯龛设计巧妙,是研究明代建筑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和旅游价值。金柱塔是当涂县标志性古建筑之一,造型工整,气势磅礴,登塔眺望,近可观大江滔滔北泻,远可赏天门山、采石矶巍峨雄姿。
       凌云塔位于城东凌云山顶。凌云山又名凌家山,清《嘉庆一统志》载,山西有石洞,宽广可仗许,相传陈、罗二仙(俗称和合二仙)隐之,后人架石为门,刊“和合洞”三字,又于“旁筑二仙庵以祀之,庵后凌云阁凿石为壁,倚槛遐瞩有飘然之意”;民国《当涂县志》载,山东南“有巨石仄卧古稀河滨,可坐数十人,曰钓鱼台,传为(宋)李之仪垂钓处”,后有“客星亭、浮杯槛诸胜,号小严滩,今废”。凌云塔为明嘉靖间(1522—1566)所建石塔,初名“文峰”, 后以基址不固而踣,万历四十年(1612年)巡按骆骎曾、知府胡尔慥重建为砖塔,名凌云塔,塔中窒实,不便登蹑,至光绪间塔已残破泰半,宣统三年(1911)六月,因大风雨而全圮,及至百年后,当涂县政府按明塔楼阁式形制恢复凌云塔,塔高35米,七层八角,内设阶梯外附檐廊,绕廊可望青林、白纻诸山黛色,亦可观姑溪碧波西流。
       今天的姑孰三塔经过维修和恢复,又已矗立县城之周,不仅恢复了当涂县“三塔鼎峙三垣”的壮美,成为当涂人心中的骄傲,更见证了当涂县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两浮桥即横跨姑溪河的南津桥和彩虹桥,据民国《当涂县志》载,两桥均始建于三国,历代多有重修,南宋陆游《入蜀记》中就有“两浮桥悉在城外,其一通宣城,一可至浙中”的记述。南津桥俗称上浮桥,亦名东彩虹桥;彩虹桥俗称下浮桥,亦名西彩虹桥,桥上昔有唐县令李明化所建、李白为之作序的姑孰亭。后为保障姑溪河航道畅通,两桥均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拆除。
      上浮桥原名南津桥,又称东彩虹桥,明朝洪武二年(1963)年建。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重修、咸丰年间因兵燹曾移至上司渡口。光绪元年(1875)年再次重修。有桥11排、船22条、桥夫14人。民国18年,邑人吴竣捐田32亩作每年修资。公元1965年拆除。(按理上桥大于下桥应是13排26船)。据浮桥老员工介绍:上浮桥是沈传论先生一人出资独造。
       下浮桥原名彩虹桥,又称西彩虹桥,在唐桥前就有此桥无正式考查资料大约建于三国年间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后废,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有乡耆张四聪修南北埠头石阶,民国年间由红十字会助资重修,以使行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已捐募田108亩,作每年维修资金。后来108亩田送给江心寺(广福寺)庙内管理,条件是桥夫死后都葬于黄山寺由庙看管。1969年9月防汛期拆除。桥有11排22桥船拼成,有五道空当,每空当用4块跳板铺成,洪水时期11排全摆上,靠边停用,中潮时用9排18条船,枯潮时只用7排14条船。
       下浮桥从前是家姓窦叫窦良华摆的浮桥,当时河面很窄只用二条大船头对头摆开做浮桥,因河水急流逐年冲击使河面增宽成今天20几条船拼成的浮桥。因防汛需要河面扩宽,1997年上下河南街被拆除,河南两街从此消失。
       如今三塔仍鼎足而立。即城北黄山塔、城东凌云塔和城西金柱塔。两浮桥,即旧时横跨姑溪河的南津桥和彩虹桥。俗称上、下浮桥,据民国《当涂县志》载,两桥始建于三国时期。北宋,陆游《入蜀记》也有记载:“两浮桥悉在城外,其一通宣城,一可至浙中。”。如今上、下两座浮桥已不复存在,分别于1965年和1969年9月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数座钢筋混凝土桥梁。
        姑孰,隋代置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早在南梁时期,姑孰才子周兴嗣撰著的韵语《千字文》,是我国流传时间最久、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学童启蒙读物。自公元六世纪初问世以来,很快在街坊里巷和广大农村广为流传。隋唐以后,除《千字文》的仿写本、改编本、续作本大量涌现,用作蒙学的识字课本外,还成了历代书法家极喜书写的素材和幼童习字的楷模。他们或习字练笔,或题书赠友,或刻石勒碑,其功能又逐渐转化为书法范本和习字范本,以其版本众多,诸体皆备,从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三塔两浮桥,是姑孰历史文化的见证,它是一个独立的地方文化单元,由此而延伸的历史有者稳固的地域文化和传承载体,使这里的乡土文化更具有源远流长的纵向传承,经过历代的沿袭和人口的不断迁徙融合中,创建了频繁的横向衍播,以致古风浑厚,韵味绵长。多元的文化结构,开始向周边蔓延辐射,直至融入浩瀚的中华园林,成为极富地域特色的一枝奇葩。

作者简介:曾再新,男,75岁,中专文化,安徽省散文协会会员,安徽省烹饪协会会员,当涂县作家协会会员,政协马鞍山市文史馆员,退休职工。热爱乡土文化,准备自编《当涂乡土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润禾】我写凌云赋 尽抒胸中情(凌云塔系列之四)
当涂“三塔”古垣襄 姑孰“两桥”俊彦唱(二)
崇圣寺三塔
大理市崇圣三塔
千年古城当涂 长三角最美县城
(原创)诗意悠悠姑溪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