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时期下的三医联动,该如何“动”?
userphoto

2022.09.24 重庆

关注

“三医联动综合改革”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指的是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联动,即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

“三医联动”并不是简单地将三个体制相加,而是要求医疗、医保、医药相关的政府部门积极参与改革活动中,协调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医疗改革的有效发展。

医改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以慢病为主的重大健康威胁与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突出供需矛盾,并尽可能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优化医保领域服务便民的总体目标,重点是加快推动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切实提高医保服务水平,其中一点就明确提到,要聚焦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

同时,在此前”一三五“时期政府工作报告上也提出深刻影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脉络的核心为“三医联动“,即医药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保体制改革联动。

那么在新时期下,三医联动到底该如何“动”呢?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三医联动”机制

医疗、医保、医药系统改革相互支持、相互依赖。药品质量管理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药品价格会影响医疗服务及医保成本;医生的诊疗行为、医院的药品采购机制和医保管理部门的参与会影响药品的生产、流通、定价等药品供应保障环节;医保管理方式会影响医生的医疗行为和医院对医疗行为的管理,达到控费、规范医疗行为的作用。要想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

医保与医疗

医保是患者的代言人,医院是服务的提 供方,两者联动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就医经济负担,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医保与医院协商确定医疗服务诊疗价 格,改变以往由医保单方面决定价格的局面,建立良好的谈 判机制。医保议价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医保在通过谈判来 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合理价格的同时,要兼顾患者安全、医 院和药企的合理利润。

医保与医药

医保部门应有药品议价权和定价权,前 不久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是我国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创新突 破,改变以往由卫生主管部门进行药品招标采购的机制,推 动“医保支付价”在医药流通中的控费作用,由医保直接向 药品供应企业支付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减轻医院和患者的 负担,对药厂而言,他们直接与医保协商定价并由医保支付 药款,缩短了费用支付的周期。

医疗与医药

医院是药品的最大使用方,70%~80% 的药品在医院进行销售和使用,医院应该要参与药品定价并 有参与定价的权利。在现行的改革中的医院可以通过“二次 定价”,在省级集中采购价的基础上与药品供应企业促成新 的药品价格。让医疗参与到医药的定价中,是为了充分尊重 医疗规律,让药品要满足临床需要,从而避免药品短缺现象出现。

新时期医改背景下

“三医”联动的根本目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卫生系统可以划分为六大模块,即卫生服务、卫生人力、卫生信息系统、 医药产品 ( 含疫苗和技术) 、卫生筹资、领导与管理。按这一划分方式,“三医”中的医疗对应卫生服务的组织与提供模块,医保对应卫生筹资模块( 广义筹资,包括资金筹集、分配与支付) ,医药则对应医药产品、疫苗和技术模块。可见,“三医”涵盖了卫生系统的主体部分,代表了医药卫生事业的主要方面。

因此,“三医”联动改革的最终目标也应与医药 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及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目标保持一致。2016 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及之后 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将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全民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这是新时期我国医 疗卫生事业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也为 “三医”联动改革提出了方向指引。 在以健康为中心的改革理念下,作为健康治理的重要实践,“三医”联动的根本目标应确立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即“三医”联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健康,最终效果的衡量评价也要归于健康的促进。

具体来说,医疗领域的改革目标应为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整合、协调、连续、有序的一体化服务,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健康; 医保领域的改革目标应为构建覆盖全民、保障适度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高效的医保购买和支付机制,发挥战略购买者作用,对医疗和医药领域进行引导和调节; 医药领域的改革目标应为规范药品等要素的生产流通秩序,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研发,确保药品、器械、耗材等各项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安全、有效和经济可及,为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效果提供物质支持。“三医”领域改革措施的协调联动则最终指向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并以此为方向梳理现状、完善政策、推动改革。

三医联动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三医联动体制改革是我国目前深化医药卫生领域的重要方向,自起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医疗体制的完善。然而,三医联动体制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创新药不摄入医保。不摄入医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对创新药的选择,例如创新药凯美纳,它在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它有相同疗效的还有两种进口药,相比这两种进口药,凯美纳的价格要低得多,且疗效好,但是它不能进入医保,这导致了凯美纳不能和进口药公平竞争,严重打击了企业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同时人民也享受不到疗效好、价格低的好药,背离了国家支持医药创新研发的初衷。

二是政府部门间缺乏医疗联动保障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对医改的推进实行分权分治的方式,这种模式导致我国医改缺乏联动的保障机制,一些需要各部门联合推进的综合性目标难以实现。政府之间的职能脱节是医改推进速度慢、成效不甚明显的主要原因。未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应朝着医疗卫生体制权责一致、高效统一的方向发展。

三是“三医”体制不联动。中国医改之所以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症结就在于三医不联动。在医药领域的三个体制中,医疗体制是基础,主要是用药;医药体系则是为医疗体系提供药品支持;医保体制起导向作用。三个体制的作用各有不同,三医联动应该是将这三者有序、动态地运作起来。然而目前,我国三医都是各自为政,且相关政策的联通性不强,以药品的定价为例,医保负责提供资金,但却不参与定价,国家卫计委参与定价但却不负责所定价格是否适宜药品的销售;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一味地抬高药价;医院了解药品以何种价位售卖最为合适,但无权参与。医保、医疗、企业、国家部门这些关键环节不产生联动,三个体制之间相互脱节,大大影响了三医联动综合改革的推进。

“三医联动”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必须加强对联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部署、有检查、有评估、有处理。坚持问题为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在统一思想认识基础上,围绕“补短板”“建机制”的突出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不断总结修正,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商予以解决,彼此支持而不是互相指责,营造推动良性联动的社会氛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医疗领域会有突破性改革
破除以药补医给出明确时间表
社科院 | 王震:“三医”联动之下,公立医院改革如何破局
微信读书
详解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
★2015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探究分析(5000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