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传奇的两件国宝,如今已失传,留下两个成语,你可能只听过其一

作为一个中国人,咱们绝对有理由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不仅仅因为当下的复兴,也因为那几千年的历史底蕴,当然也有人会质疑,如何证明那几千年的历史真实存在呢?答案很简单,就在各大博物馆中,那些文物即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也有一些依旧长眠于地下,等待咱们去发现,填补目前历史上相对空白的那些片段。不过遗憾的是,在众多文物中,有两件最传奇的国宝级文物咱们也许很难再见到它们了,因为它们早已失传,却留下了两个经典的成语,而你有可能只听过其中一个。

(马踏飞燕)

提起国宝级的文物,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也许是青铜器马踏飞燕、司母戊鼎或者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一类的玉器,它们固然十分珍贵,但相比起本文要提到的两件国宝来说,却依然显得稍稍逊色了一点,当然,正是因为失传了,才显得这两件国宝更加的神秘,也令人遗憾。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先说这第一件,提起它的名字,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要问你它长什么样子,那恐怕还真就是无人知晓了!这第一件国宝即是和氏璧,相信大家都听过“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当年秦王派受使者去见赵王,并表示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这和氏璧,对于这玉石换城池的买卖,赵王自然是心动了,于是他便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然而一去才发现对方根本是想空手套白狼,好在蔺相如机智,才最终将和氏璧完整的带回了赵国。

(蔺相如剧照)

和氏璧最早是由玉匠卞和赠予楚文王,其名也是由楚文王赐予,后来这玉璧又到了赵惠文王手上,便有了“完璧归赵”一事,后又落入秦国,到了嬴政手上,由李斯命人将其铸造成传国玉玺,此后历代相传,直至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手上,后唐灭亡后,这传国玉玺(和氏璧)便没了音讯,后世对于其下落众说纷纭,估计要再现于世是很难了。

(玉玺,图文无关,仅供示意)

那么何物能够与和氏璧共称“最传奇的国宝”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在秦朝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有这么一句:“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隋、和之宝。”其中的“和”指的自然就是和氏璧,而这“隋”还排在和氏璧之前,它是何物?很多人也许没听过,此物即是隋侯之珠。和氏璧作为历朝历代的传国玉玺已经足够传奇,这隋侯之珠能够与之齐名,足见其珍贵至极。关于这隋侯之珠也有一个成语,即“隋珠弹雀”,意为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得不偿失。

至于这珠子的来历就更为传奇了。那是战国时期,西周隋侯之珠砍伤一条巨蛇,却见那蛇两眼冒光,便不忍杀害,将它救活后放生,一个月后,一小孩拦住隋侯的马车,献上一颗巨大的珍珠,那孩子也没说缘由,隋侯便不愿收礼。次年,隋侯行经一山间驿站,一觉醒来,身边多了颗巨大的珍珠,他方才想起刚做了一个梦,梦中那孩子又来献宝。此事不知其真假,恐是隋侯想让此宝贝多几分神秘色彩而刻意为之,若是如此的话,那只能说他弄巧成拙了,因为后来楚武王听闻他有此宝,便率军灭之,再到秦国灭了楚国后,此物又到了秦国,秦亡之后,隋侯之珠便不知所踪了。

(珍珠,图文无关,仅供示意)

说来也是遗憾,最为传奇的两件国宝如今都已失传,尤其是隋侯之珠,很多人甚至不曾听过这个名字,如今只留下两个成语让后人浮想联翩,它们到底有多精美?也许这个谜题很难被解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传奇却已失传的两样国宝,一个被做成传国玉玺,另一个更加珍贵
千古名玉“和氏璧” 究竟下落何处?
消失于历史中的两件国宝,留下两段故事,其中一件被铸成传国玉玺
传承千年的“和氏璧”居然还是...
老师为啥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老师:付出的代价太大
''''和氏璧“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现在又流落何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