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背夹子

2011921日,嘉陵江发大水,突如其来的洪峰在合川至北碚段高达215米,超警戒水位65米,北碚主城区三个水位观察点洪峰过200.38米,超警戒水位1.38米。大量的漂浮物被洪水冲刷滞留在北碚正码头农贸市场附近,形成了一个厚达数米的沿江垃圾带。当我路过正码头时,看见一群人正围着垃圾中一个嘉陵江上游地区冲来的器物争论不休,走进一看,久违了,原来是通(江)南(江)巴(中)平()等大巴山地区最平常的“背夹子”。这个背夹子的棕编背带已经被洪水冲刷得没有了,只剩下两根木头架子和少许垫屁股的篾条。围观人群中不乏老者,也不乏河边码头的体力劳动者,他们争论来争论去,居然都不知晓此物为何物。

思绪一下回到了47年前,19648,笔者尚未满16岁,跟随着重庆市大批“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来到嘉陵江上游地区的大巴山去“脱胎换骨”。我们一行19人来自南岸区上新街,全是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其中最小的罗华溪才12岁,被分配在南江县正直区黑潭公社海拔2000米左右6大队元顶子山上的 “社办林场”。说是林场,实际上就是为了安置知青,公社临时从当地农村划出几家农户,指派几个原生产队,大队干部当领导,自给自足的生产队。林场初建,一无所有,首先面临的是住宿问题。公社要求大家自力更生就地修建简易住房,发给每人一个背夹子,一把砍刀上山去砍窑柴,背窑柴。当时体重不足80斤的我,每天玩命似的用背夹子背140斤重的窑柴。于是我就认识了大巴山地区这个最普遍的劳动工具——背夹子。

山高坡陡的大巴山,出门就得爬坡上坎,且山区经常雾大雨多,道路泥泞而羊肠,平坝地区劳动使用的扁担、萝蔸、挑担等完全不适用。由于山路不好走,山里人搬运东西都习惯背,背夹子、二夹子、喇叭口背篼等山区特有的运输工具就应运而生了。背夹子何人创造、何时开始传播使用等皆无从考证,但其设计构造特点却非常适用于山区。用山中特有的硬杂木做架子,背东西时两手紧紧地拽住两根弯曲的承重木,将搬运的重心引向人的头顶,爬上坡时会感觉省些力。竹子编的篾席抵在屁股上,垫上厚厚的棕编蓑衣,你会暂时感觉不到重物压迫到屁股尾椎骨的疼痛。配上一根丁字形的打杵棒,累得踹不过气时塞在背夹子底下的横木上,暂时直起腰来大吼一声。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无声的群落》里的张诗亚兄写的《忆高鼻寨背秋》里面的诗句:

竹索陷肩深,竹篓骶骨磨。

碎步咬牙迈,负重休蹉跎。

下山双膝软,慎走穿阡陌。

须曳汗湿透,气踹振耳膜。

                                                                                出气似牛吼,进气声更浊。

一杵半里地,十杵释背萝。

岩边小憩时,相顾看同伙。

同伙放悲声,顾影涕泪和

······

诗亚兄后为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对少年时候在大巴山的拼命劳作颇有体会。然而,时至今日,嘉陵江洪水把大巴山的背夹子冲到了北碚,居然大多数人不知此物是甚么劳什子,遗憾,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陵江2022年第1号洪水已平稳通过重庆中心城区
文 韵:追忆我的小哥
重庆两江遭遇百年特枯水位 水下千年景观露真容-搜狐新闻
嘉陵江洪峰20日凌晨2点抵达磁器口 长江寸滩水位超保8.05米仍在上涨
明 焰:​洞 前 故 事 成 追 忆剩 有 滴 翠 到 而 今系列之(2)
81年来最高水位!3分钟装满西湖!重庆洪水就有这么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