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虚、滞、瘀、郁来讲中医对疾病发病的认识
《素问 六微旨大论》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 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可见人的生理功能 是依靠气机的运转完成的。又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表明只有脏腑气机的升降出 入平衡,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出入升降的平衡打乱,或升降失调、或出入不利,各种病证就会出现。虚、滞、郁、瘀就是气机升降出入失衡的表现,四者常互相转化,或相兼为病。
虚者,有气血精液之虚,也有五脏六腑之虚。概括来讲虚是指人体正气不足,生理机能减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众医家一直推崇调补后天以安五脏法。现代不洁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脾胃之病,少见纯虚之证。
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情志忧虑及他病辗转等因素长期影响,使脾本先伤,脾虚失运,水谷精微无以荣养肢末,从而造成机体诸虚的发生。此病情初期祛除病因是关键,若调理不及时脾虚日久,可因虚致实,进一步造成气、湿、食、痰、瘀等致病因素的留滞,即滞、郁、瘀的发生,最终发展为虚实相兼的病理结果,导致疾病不易痊愈。
滞者,脾胃气机紊乱的统称。脾胃位居中焦,是人体阴阳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与水谷精微的化生输布密切相关,是现代消化系统功能的总称。生理状态下脾主升、胃主降,中焦气机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脾胃气机紊乱大致分为三类,一为胃气不降,气滞于上则导致暧气、呃逆、呕吐等表现;二为脾气不升,气陷于下 而滞,导致脘腹坠胀,便意频频,或见脱肛、泄泻;三为 中焦气机运行不畅而滞,所致的食积内停,脘腹胀痛, 不思饮食。可见中焦动态、平衡被打破,气机阻“滞” 为引起消化系统症状的基本病机。
瘀者,血积不行。脾胃同处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脾胃气血调和,升降相因,则脾气健运,胃气顺畅,人体安和。气血不和,可致血脉瘀滞。 早在《伤寒论 辨脉法》就有:“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之论述。
瘀一般由滞引发,是脾胃病的发生发展中重要 的病理因素,清代医家叶天士也有久病入络之言。 炎癌转化类疾病诸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病情进展都与血瘀的形成密切相关,如不及时干预则易形成微癥瘕导致肿瘤的发生。
郁者,闭结凝滞之总名。郁为五运不畅、五脏气血不和的总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元·朱丹溪 从病机角度出发,开拓了郁症的范畴。他首先强调气血壅塞是郁证发生的关键,阐发了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之六郁论,并详细描述了六郁的症状特点。至宋 陈无择认为七情可以致郁,“七情,人之常 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陈无择提出七情所伤关 键在人体气机郁滞,从此情志作为郁证的致病因素完全独立出来。从病机来讲,“六郁”基本涵盖了慢性病的中医病机,并且情志致郁理论应用于现代心身疾病同样具有普适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胃癌的病机特点与立法选方
中州化运治多病
虚、滞、瘀、郁——现代慢性疾病中医病机新认知
重点丨气机升降图
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证治
人体生病,原来都是这个圈不转了!说说黄元御的升降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