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故乡-淄川蒲家庄,拜谒聊斋先生



淄博,因为有一部奇书《聊斋志异》而被称为聊斋故里,书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蒲松龄。他的故居便是位于淄博市淄川区东的洪山镇蒲家庄,这是一个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明清建筑的古老村落。
趁着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各类景区景点的优惠政策,驱车来到这充满文化气息的村落,拜谒蒲松龄先生。


蒲家庄位于S235省道洪山段的路东,路边有一气派的石坊,正中匾额书曰“蒲氏故里”,穿过石坊的道路两旁商铺云集,石板路的东首,约里许便是蒲家庄的西门“平康”门和残存的围墙,门洞宽阔而厚实,一条青石路穿门而过,通向村里,这是村里的东西大街,明清时期的房舍错落有致,完好的分列于街的两旁,白墙灰瓦,古朴典雅。
村内树木繁盛,几株粗壮的大槐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据说蒲家庄原名为三槐庄,始建于宋代,因村内三棵古槐而得名。不知村里的这些槐树是否为古。后因村东有泉,常满而溢为满井,明初又名满井庄。后因村内蒲姓居多,便以姓氏为庄名,改为蒲家庄。蒲家庄享誉海内外,皆因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
青石铺就的街道在雨季的浸润下,略显湿滑。人声鼎沸处,一所典雅恬静的农家小院修葺一新,墙上石匾“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蒲松龄故居”告诉我们,这儿就是蒲老先生的家了。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居是1980年征用其周围乡邻民居,修建蒲松龄纪念馆的规模。真正蒲松龄出生的地方是院内的一方小小的天地。


悬于大门上的“蒲松龄故居”金色匾额,为郭沫若于1962年题写。院内蒲老先生的一尊雕像,掩映于鲜花翠竹中,眉头紧锁,手捻胡须,感悟人生百态。西边的厢房,已被辟为展馆,展示着蒲松龄的生平,事迹。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秀才,一展才华,但往后的人生却事与愿违,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被授“岁贡生”。正因为他对科举的追求以及应试的坎坷,才在小说中塑造众多书生形象,以寄情思。
蒲松龄雕像向北的那所小院,三间正房,两旁是东西厢房,这一方小小的院落,才是蒲松龄先生的故居。可惜早先建筑已在战争中被毁,现在看到的是1954年依原貌修复的。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也称聊斋先生。
正房三间,砖石、土坯结构,中堂之上是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下悬挂蒲松龄74岁时的画像,由江南著名画家朱湘鳞所画。据说这画像是蒲老先生留下来的唯一的肖像,是国家一级文物。当然,展出的是复制品。两旁是郭沫若先生手书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楹联。正房西间是蒲松龄的书房,是真正的“聊斋”,也就是说所谓的聊斋其实是指蒲松龄的书斋的名字,而不是我们认为的他住的地方叫聊斋。东间是蒲松龄先生的卧室,室内摆放的桌、椅、几、橱等物件均是蒲松龄先生在西铺毕家教书时使用过的旧物。

扩建的蒲松龄纪念馆的花园内小桥流水,荷塘里的花开正艳,一声声快门响彻园间,镜头前一袭旗袍于亭廊间,手握书卷,莫非蒲老先生笔下的仙儿姐姐跳跃出来了?抓紧蹭拍几张,留个念想!
出得门来,门口的小商贩们依然在不遗余力的招揽着顾客,几个门头有人在写字,在售卖书法绘画作品,无一例外地都打着蒲松龄XX世孙的招牌。一位老人在抄写《聊斋志异》,那字在我看来写得是真好。偶尔听几位乡亲在谈论聊斋园,不知什么原因,他们话里间貌似是颇有怨言。于我听说现在免费,还是不禁一阵狂喜,要知道,以前可是收费80元的哦。
聊斋园,原本是蒲家庄东的一条沟谷,后来由村里圈起来,依照《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修建成景区。说真的对这种人造景点真没啥兴趣,但是心心念的柳泉和蒲氏墓园却被包围在里面,不得已踏进这儿。
柳泉,地处沟底,原名满井,因此泉井常满外溢而成溪流。蒲家庄曾名满井庄就是依此得名。后因泉边柳枝飘拂,定名为“柳泉”,估计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也是由此而来。据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蒲松龄撰写的《重修龙王庙碑》记载:“淄东七里许,有柳泉。邑乘载之,忘胜也。水清以渝洌,味甘以芳,酿酒旨。瀹增茗香。泉深丈许,水满而异,穿甃石出焉,故以又名满井。”这是尚能找到最早“柳泉”和“满井”称谓的惟一文献记载。据传说蒲松龄曾于此井旁设草棚,以泉水煮茶招待过往行人,不取分文,只求故事,从而搜集创作素材。据蒲松龄穷苦的一生来看,估计此事为杜撰。
蒲松龄先生的坟茔在景区东南一隅,柳泉东南方向穿越大半景区。墓前建有四角碑亭,里面是清雍正三年(1752年)同邑名士张元撰文的“柳泉蒲先生墓表”一方,亭前则是沈雁冰撰写的“蒲松龄柳泉先生之墓”石碑。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特殊时期被毁,墓中出土的东西,有锡酒壶、锡酒杯、旱烟袋、念珠、四枚寿山石印章,还有其夫人用的铜镜、耳勺等物品,现藏于蒲松龄纪念馆,特别是四枚印章,同为国家一级文物。
蒲公墓又称为才子茔,说蒲松龄是才子,一点不为过,他一生除了著有《聊斋志异》外,还著有文集、诗集、杂著、戏曲、通俗俚曲等,只因《聊斋志异》太过有名,而让大家忽略了其他成就。
有人说“蒲松龄这个山东大汉实在是很有趣,贫穷限制不了他的想像力,教书、给大官代笔、写书、编字典,什么事也没耽误,只是错爱了公务员这个职业。”
 ……



PS:蒲松龄故居与聊斋园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地方。虽然都在蒲家庄,但蒲松龄故居在村里面,属市文化旅游局主管,而聊斋园在村东门外,貌似属村办企业。参观时一定要搞清楚,切记切记。
路线:张博路(淄川立交桥)胶王路s235省道蒲家庄
公交:淄博乘1路车到淄川公交总站换乘23路公交车终点站即到。
门票:蒲松龄故居30元/人,(2020.12.31日前执行优惠票价:周一至周五2折6元/人,周六日及节假日半价15元/人,同时执行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免票)。
    聊斋园80元/人,(目前免费参观,具体截止日期不清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蒲松龄简介,蒲松龄故居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聊斋先生蒲松龄有着怎样的一生?
蒙古族的贡献——蒲松龄是蒙古族人,没落贵族后裔,其身世比《聊斋志异》还神秘
郭沫若、老舍、侯宝林、吴作人四大名家题《淄川蒲松龄故居联》
济南路大荒故居
淄川蒲松龄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