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泰山岱庙遥参亭,一座二进院落的庙宇缘何叫亭?

“天下至大也,无不知有泰山者。”位于山东泰安的泰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其山脚下的岱庙则有泰山第一行宫之称,今天咱就来参观一下岱庙。
由于岱庙内文物古迹比较多,咱们的探访就分开来介绍岱庙及其重要文物,这一期先带领大家一起游览一下岱庙前的遥参亭。

在岱庙前南北走向的这条路叫通天街,曾经是泰安古城的中轴线,连接着岱庙,进而步入登泰山中路,而到达泰山南天门。通天街北头的就是遥参亭,前边东西向的这条街是泰安东岳大街。
我们看在这东岳大街中间有一圈石栏围起来的,这是双龙池,位于这遥参亭的前面,也是整个岱庙建筑群的最前方。它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为引泰山上王母池的而建的。池中东南和西北各有一石雕龙头而得名,有护栏距离又远,没有拍到龙头啊。池北正中栏板内刻“龙跃天池”四字。旁边有双龙池碑和万古流芳碑,是光绪七年(1881年)竣工时所立的记事碑。

在池北面一路之隔有一石坊,这个是遥参亭坊。这牌坊啊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之一,一般在宗庙、祠堂前啊都会建造一座牌坊。这个位于遥参亭前,所以就称为遥参亭坊。清乾隆年间泰安人聂剑光所著的《泰山道里记》载:“门外为台上起石坊,乾隆三十五年奉敕增建,额'遥参亭’三字。”遥参亭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四柱三门,宽9米,高5.8米,我们看中门额枋正中的三宝火焰纹珠的颜色与其他部位不同,不知是否是现代修复的。柱子两侧雕有单浮云,柱顶立有望天犼兽。这石坊与望柱相结合的形制,是清代特殊的表现形制。在牌坊的两旁还各有一只铁狮子,据说也是清代的。

遥参坊后就是遥参亭了。我们看它的正门,门楣上有一匾额,“泰山第一行宫”,说的就是这岱庙建筑群,遥参亭虽然在岱庙的外面,但也是岱庙的重要的一部分。参观是免费的,但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要出示健康码、测体温并做登记的。在正门内的房檐上方还有一匾额:“登泰山起点”。如果大伙来爬泰山走红门这一路的时候,最好是先来这儿看看,遥参亭、岱庙、泰山,这样线路完整。
为什么叫遥参亭呢?明明就是是一个院落。没错,遥参亭其实是一个二进院落。据说在唐代的时候这儿只有一个门叫“草参门”,到了宋代的时候就在这筑台建亭了,便改为“草参亭”,明代又进行了扩建,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完整的院落。《泰山道里记》载:“北为遥参亭,亭一名草参,凡有事于岳者,拜于亭而后入,是为入庙之始。”也就是说历代帝王将相有事来泰山祭拜的时候,都要先到这儿来举行遥祭参拜之礼,所以称为遥参亭。

院正中是正殿,里面祀奉着碧霞元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泰山老奶奶”,全称是“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的传说是流传于山东的民间传说故事。据道教的说法,碧霞元君受玉帝之命,证位仙真,统率泰山岳府之天将神兵,照察人间一切善恶生死之事。而且她神通广大,治病救人,护佑一切农耕、商贾、旅行和婚姻等事。虽然传说很久远,但泰山女神受封是北宋真宗时的事了。据史料记载,宋真宗封泰山时,在岱顶玉女池旁得玉女石像,随即造神龛供奉其中,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我们看在这前院东南角有一通石碑,别看这石碑被安放在这角落里,但这块碑啊可有点特别。它叫做“禁止舍身”碑,刻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这是当时同知泰安州事张奇逢为破除善男信女到岱顶舍身崖上跳崖舍身的陋俗而撰文刻立的。碑高2.1米,宽0.8米,是岱庙较为著名的清代纪事碑。但是因风剥雨蚀,碑文内容已残缺严重,无法辨认,只有碑额上的“禁止舍身”四字还明晰可辨。这石碑原立于何处已不可考证,只是通过这碑额上的“禁止舍身”四字来推测,应该是立于岱顶舍身崖处的。但是据说这石碑是1983年在这遥参亭内发现的。

我们从侧门来到后院,绿树成荫,环境是不错,这儿有许多在拍婚纱照的,还有拍艺术照的,但是总感觉有点儿别扭。这里边还有些石碑、石刻什么的。
这是遥参亭的北门,出去就是岱庙的正门了,由此即可进入岱庙,关于岱庙咱们下期接着看、接着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话泰山玉文化
10-岱史第九卷灵宇纪
岱庙
“千古一碑”秦泰山刻石
国宝巡礼之三:搬来搬去《李斯碑》
山东泰安“最低调”的寺庙和故宫齐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