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成长?

近几天一直存在在脑子里的“究竟有什么不同”,其实应该是对意义对目的一种询问。昨天的《这究竟有什么不同?》,感觉还是没有写的很明白,今天又思考一番。为什么要追寻这个意义和目的?

很少人毕业后还大量读书或者系统的读书,觉得自己成了另类。这样促使自己思考这究竟有何意义?也许这是对读书对知识对思考对坚持的一种怀疑,这一切的目的和意义究竟何在?

我看过很多很多关于读书有何用的观点,比如三毛的读书可以改变容颜、沉静心灵,比如用装过煤竹篮子打水来比喻,又比如李笑来的成长,很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是目前我这个悲观主义者,问到自己究竟要什么时,大脑似乎卡壳,想不通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每个人在世上不过几十年,如果做不到数一数二,在历史的长河里,根本没有人知道你存在过。那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惊喜之所以称得上是惊喜,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之前仅仅因为兴趣原因看到的一些知识,却在某天以一种从未想过的方式帮你解决了问题。” “当初我学习编程的学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我父亲听了之后只说了一句: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儿。”

——李笑来

在他专栏看到一些话,再加上最近的一些感悟和变化,似乎明白了成长的意义。虽然并不能解决对长期的目的和意义的怀疑,但对于目前却有了意义

前些天纠结于练字后平时写字还是老样子,受不了终于要一探究竟。就观察和感受自己写字时的状态,终于找到了根本原因。你猜根本原因是什么?不是我还没练好,也不是练字时我没思考,而是我平时写字根本不想写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练字时我会考虑笔画如何,留有多大空间,自己平时写字时的谬误……但是一到平时写字时我就把它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十几年啊,十几年才感受到这一点……

再比如,很早就知道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会避免很多争执和纠结,虽然持有这个观念,也以为自己这样做。但是今天开会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每个人在一件事情有自己的观点,当观点出现碰撞时,很难抽离出来旁观一下,只有耐心倾听对方的解释,再把自己观点解释清楚,才真的能解决问题。

再比如随意测试了一下自己的单词量,7700。再测试一遍时,把曾经学过的都用上,词根、词缀、动词还是名词、音标统统都考虑上,结果是13000。这不仅仅是单词量的区别,而是有没有认真对待一件事情,有没有发挥自己所有的能量。大多时候的随随便便,很轻易的毁掉了信心、毁灭了该有的成绩。

再比如一直觉得自己读书,记不下来,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如理解力,很是苦恼。前几天在看罗辑思维时,突然想到自己真的没有必要再这上面较劲。我可以记录下看到的文章或者书目,观点事例都标清楚,建立一个索引。有需要时就去查询。然后看到罗胖说他的书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查的,又看到李老师说他父亲有一个很厚的本子,都快翻烂了,上面全是自己摘录的事例,并且标明何时用过什么场合用过。

……

这些发现或者感悟,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惊喜,还有一种超强的满足感幸福感,就像在沙漠里口渴难耐,却突然看到一片水出现然后喝了个饱。

其实在李笑来专栏里,早已明确,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以后实现财富自由,就是不再为了基本生活出卖自己的时间。只是我对于这一切没有一个规划,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也就是还需要彻彻底底的弄清楚关于时间关于财富自由关于成长的概念。

写在后面:

这半年多来,亲人朋友同学同事支持我,支持画画的若水,真的很感激。我写故事写感悟写随笔写读书笔记,大家都对我非常的宽容,不管好还是不好都给我鼓励给我支持。

我二十多岁时才意识到自己晚于很多人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人事上在处事上显得幼稚笨傻。当然这并不能作为我犯错的借口,八九年前就被一个比我小三四岁的人批评,不懂人事太蠢。如今过了而立之年,虽然有所进步,但还是太笨。这只能说明我志不在此。

希望以后依然有你们的陪伴,还会有更多的人的陪伴,一起寻找人生的意义,一起成长,一起走很长很长的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我是若水,文字的路上很高兴遇到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因论”VS“目的论”,你是哪一种?
快问快答|隋朝的兴亡
人类究竟为什么而存在?
“私募魔女”李蓓最新观点:温和复苏在望,国债市场不排除有惊喜
时间都去哪儿了?
​"原因论"和"目的论"是两种不同的观点或理论,它们在解释事物的起因和目的时存在一些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