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掐死这样的员工,做过就等于做成吗?

想掐死这样的员工,

做过就等于做成吗?

写在前面

朋友晓慧是部门领导,最近有一件事情让她非常头疼,她手下有一个两年工龄的小乙,晓慧交代的工作,小乙每天都是下班前10分钟交给她,到点儿就准时走人,至于晓慧有没有看,需不需要修改,小乙毫不关心,晓慧经常要加班给小乙“擦屁股”,晓慧跟我说:要不是杀人犯法,早想把小乙做掉了,碰上这样的员工,可咋办?

一、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按照常理,小乙工作了两年,已经可以算是老员工了,工作上基础的技能,应该都比较熟练,可是小乙的表现恰恰相反。

小乙的口头禅是“差不多就行了”。

别的员工工作成果需要修改,晓慧用一分钟讲完,对方就可以按照标准做好,可是小乙的工作任务,基本上每次都需要晓慧亲自动手改。

晓慧跟我说,她有时候甚至要一个个细节截屏,才能让小乙搞清楚究竟要做成啥样。

关键的问题,是小乙压根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每天到点提交任务,准时下班走人,风雨无阻。

有一个新来的实习生问小乙:为啥你从来都不加班呢?小乙说:上班时间内完成了工作任务,干嘛要下班时间干活呢?

甚至小乙还教育实习生说:你要提高工作效率啊!

这件事情被晓慧知道之后,就气不打一处来,晓慧觉得这样的人真是无可救药,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二、管理的误区

其实很多的管理者,都会面临跟晓慧相同的问题,就是自己的下属做事情的效果不如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部分的管理者都不是“野生的”,之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到管理者,是因为他自己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领导认为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就一定能够带好团队,于是便有很多人从技术岗走到了管理岗,从以前的日常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管理生涯。

可是管理这件事情,比自己具体去做事情要难好多,因为作为管理者的核心要务,不是自己把事情搞定,而是让团队成员能够具备相应能力,共同完成团队目标。

否则每一次出现事情,都是管理者自己去搞定,一方面,自己会累得跟鬼一样,另外一方面,下属也得不到成长。

如果一个员工跟着一个管理者一年,管理者还觉得这个员工是个废物,那么只能说这个管理者自己是个废物。

整整一年的时间,要么把这个人开掉,要么把他的能力培养上来,过了一年,管理者还在抱怨,只能说明自身能力还不到位。

三、这个事情怎么破?

晓慧究竟怎样做,才能够结束天天给小乙“擦屁股”的日子呢?

首先,是明确工作的标准。

在晓慧的描述当中,小乙认为在下班前10分钟提交工作成果,就算是完成了任务,这就说明他根本就不知道领导的期待。

工作不是谈恋爱,我们不能指望员工去猜,管理者的期待究竟是什么,在布置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详细说明标准。

这里的标准,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时间标准,一定要双方约定到具体的提交时间,而不是讲一些“大话”,类似于“尽快给我”、“越快越好”、“马上”之类的词汇。

布置工作讲这样的话,会无形之中增加很多的误会,因为每个人对这类的词理解是不同的。

另外一方面,工作成果要有详细标准,且达成共识。

如果成果可以量化的,要给到数据、标准,不能量化的,最好能给出一个参考的样本。

想要让小乙明确什么才是“做成”,而不是“做过”,就需要有具体的检验标准。

不然小乙做出来的东西,无法让晓慧满意,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要去管控过程。

没有哪个钉子往墙上一敲,就自动进去了,都是需要拿锤子一下一下敲击进去。

管理这个工作,也是相同的道理,我们需要去设定检查的节点,而不是等到小乙最后提交工作结果,才去不满和生气。

至于检查节点的多与少,取决于员工的成熟度,员工越成熟,检查的节点相对来说就越少,员工不成熟的情况下,检查的节点要相对变多。

只有设定了检查点,才能及时掌握工作的进度,这样才能够确保工作任务不会被搞得一团糟,都来不及补救。

最后,是培养主动性。

作为管理者,不要越俎代庖——什么事情都替员工做主。

在布置工作的过程当中,先不要讲自己的解决方案,要用启发式的提问去问问对方:你对完成工作任务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路?

有人会说:这样子布置工作,岂不是会很没效率?而且万一对方想不出来怎么办?

这只能说是管理者过于自负了,再傻的员工,也会有自己对于工作的想法,何况人家又不傻。

当解决方案是小乙想出来的,小乙去执行的时候效果就会更好,因为他要对自己负责。

相反,如果解决方案都是晓慧想出来的,那么这个事情做成了,是晓慧的功劳,做不成对小乙来讲也无所谓,又不是自己出的主意。

著名的商业顾问刘润老师说:管理者要具备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眼睁睁看着下属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砸。

作为管理者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把“放着我来”,改成“这个你做”。

在没有变好之前,事情有可能变得更糟,初期的这个过程,一定是让人痛苦难耐,但是只要用了对的方法,把这个阶段熬过去,就再也不会出现想要掐死人的情况了。

尾声

当觉得员工不靠谱的时候,要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管理方式不给力,不然指望招到的都是最好的员工,是不现实的事情。

遇到对的人是运气,把不对的人调整到对,才是一个管理者的能力,祝福晓慧早日拥有这样的能力。

欢迎你留言来聊一聊: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者十句最不应该说的话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
帮管理者“偷懒”的小技巧(二)
管理的一半是检查!
一位优秀管理者每天应该做什么事?
店长每天做好这六件事,餐厅管理就可以井然有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