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 | 管理层的【年度绩效】如何设计?

导读:对于企业的管理层,除了有月度绩效激励之外,往往还需要匹配一定的年度绩效激励。也有很多企业和高管按照年薪制发放薪酬,年薪制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激励周期太长,并且很多高管的年薪没有和年度目标有效匹配,即便年底公司的经营效益不好,企业去扣罚管理层的薪酬时,最终企业则是最大的受害者,员工为此收入也大幅降低,显然这不是员工和企业想看到的。

在某大型企业,我们分别给管理层设计了月度KSF绩效和年度KSF奖金包。月度KSF指标会全面一些,包含经营结果性指标和一些过程性指标,平衡点往往是基于过去,强调的激励性。而年度KSF则强调目标激励,包含核心经营指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过去该企业在给高管发放年终奖时,往往是靠老板主观评判,非常考验老板,并且不够透明,而且老板和高管双方的心理预期往往不同,导致钱发下去,反而有各种抱怨和攀比,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整体设计思路如下,首先参照上一年度高管的年度薪酬总包,评判月度薪酬和年度奖金的占比,有些高管月度薪酬偏高,反而容易出现安逸的情况,所以部分高管经过深入沟通后,先调整了月度收入和年终收入的占比,整体按照1:1设计,比如高管年薪60万,月度薪酬基数约30万,年度奖金包基数约30万。

先说月度的总薪酬30万,到每月约2.5万,在此基础上,通过月度KSF各指标的弹性,月度的薪酬可能落在2.3万~3.3万之间,而并非是固定的2.5万,所以月度弹性薪酬的年度合计总额约27.6万~39.6万之间,对管理层的激励性更强。

年度的30万奖金包,则匹配核心的年度经营指标和各部门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比如制造总监的岗位,除匹配整体的产值/销售额的指标外,从QCD的维度,分别匹配质量、成本、交期类核心指标,此外,安全类指标也适合放在年度匹配较重的奖惩力度。像生产总监、销售总监、采购经理等经营类岗位,相对容易制定年度核心经营指标,而对于偏职能支持部门的负责人则设计导向不同,比如总经办主任,该类岗位和主要经营指标匹配度的偏低,但又间接支持经营结果的达成。

所以该类岗位设计年度绩效时,更多的是聚焦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比如建立晋升体系、推进岗位胜任力模型建设、所有部门年度重点工作的的监督和决议执行等。通过年度KSF绩效考核,员工的年度奖金包的弹性空间从30万变化为25万~40万之间浮动,年度总收入的区间在52.6万~79.6万之间浮动,相对于上一年度的60万,则变为弹性收入,相比于传统的偏固定或偏主观的年度薪酬,该设计方式有压力,更有激励,更容易让管理层关注经营结果!


学习视频(带字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绩效考核为何流于形式?千万不能这样设定指标!(附设计案例)
为什么说股权激励是伪命题?根本不具备激励性!月度才是激励核心
案例分析:KPI为何做不好绩效管理?KSF为何成为拯救绩效之宝?
详解:好的绩效模式是将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融合在一起的月度激励模式
企业管理层-工资怎么发?
员工要离职;要不要加薪留住他!任正非使出这三大绝招,真是绝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