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股权激励,要注意哪些?(这篇文章算是说清楚了)
疫情这几年下来,众多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众多老板在经营企业的过程当中遇到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人才流失的问题,企业利润下降的问题,员工成本不断增加等问题。
当企业的经营停滞不前,徘徊,遇到的市场的困境和挑战的时候,企业面临的甚至是如何生存的问题!
前阵子回访了一些原来咨询过企业绩效激励的微信好友,感召他们可以来学习绩效激励。而收到较多的回复有:公司已经转行了、公司已经倒闭了、公司已经持续的亏损中,正计划如何转型、公司已经没剩下多少人了、等等......
其中有一个老板反馈的问题比较特别,他们公司在疫情这几年,发展反而还是比较好的,或许就是享受了一些市场的红利。老板为了想要公司做的更大,甚至有了未来几年的上市计划,所以现在最困惑他的,并不是经营的压力,而是针对核心人才的流失问题以及激励问题。
确实,很多老板在面对:人才流失与激励的问题的时候,基本上很多老板第一个想法往往是:给股权!
可以说,老板有这个想法,是老板的一种格局,也可能是老板的一种无奈选择!但很多做了股权激励的老板,做完后的效果,能达到老板的心里预期的,又有多少呢?
今天,我分享一下,企业在做股权激励上面的一些问题,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参考!
既然很多老板想做股权激励,但又很纠结要不要做股权激励呢?总结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1、担心做完后,股东坐享其成:员工投钱入股后,躺在股权上不努力怎么办?2、担心企业有失控风险:股权分散后,决策权受到挑战和质疑怎么办?3、担心股东之间有诚信风险:员工质疑公司的利润报表,影响到相互的信任,怎么办?4、担心市场风险:完全公开财务报表存在极大的市场风险,怎么办?5、担心税务风险:不用说,你也知道怎么办!.......这些问题,是众多老板在迟疑要不要做股权的主要问题点。但除了以上这些常用问题,其实,很多老板痛苦于股权激励,是缺乏了对股权激励的认知!以下一一为你解惑:
第一:股权激励本身是个伪命题。中小企业的股权激励不一定要拿股权来做激励,因为股权是所有权。员工关注的不是你给他多少所有权,而是给他多少收益权,能分多少钱。因此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激励员工。激励员工不是你老板有什么,而是员工要什么,员工想要更高的收益,更多的分配,更多的分利,老板要解决的是这个问题,所以不要动不动拿股权来做激励!
第二:不要做全员持股:因为全员持股,看起来好像是把所有的员工都发展成股东,这个做法呢,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大家都成了股东,大家关心的问题就会发生很多的改变,如果员工都成了股东,首先在程序上就变得很复杂,在决策上的效率也会下降,这个对公司的经营是有问题的,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民主和集中,首先需要的是集中,而不是民主。
还有,每个员工对利润的贡献问题,根据层次不一样,他的贡献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因为力量不一样,所以一般用额度或者比例来区隔他们,比如说层次越高的员工,分到的股份越多,层次越低的员工分到的股份越少,这个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有道理的说法,但是我们要更深层的去剖析,我想他们对低层次的员工对利润贡献越小的概念,是因为他们的粘合度过低,所以我们要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从比例来解决,或者从份额来表示解决。
给比例和给分数,如果给的太低,员工的员工的激励性是很差的,比如分猪肉一样,人人都有份,但是猪的肉是有限的,分的人多了,每个人分到手上的就很少了,僧多粥少,所以大家都觉得没分到多少,这种激励性也会变弱,最关键的还是,基层的员工,他和利润本身的粘合度变低,所以我们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我要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贡献,设计出针对他们的利益分配或者说利益后分配的一些操作方法。
在我们的POP模式,就是结合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员工,他们的最重要的贡献,也包括公司想要改善的成本优化,费用管控,销售增长,毛利提升等等,我们找到最能够反映他的直接贡献价值的利后分配的标的,然后组织设计,对他们的激励,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通过贡献能够直接去改善。
这样的激励是比分猪肉,全员持股更有效,员工的认可度,直接度,参与度就变得更高,而不是像全员持股,很多员工是搭便车,反正公司的利润到底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
公司利润,做得很高,好像和员工关系不是特别大,那是决策层中高层的事情,我们跟着公司干,有钱就多分,没钱少分。那这样的这个只在于分利,分钱,而不在于激励,而不在于创造的话,那自然这个操作的价值就会变得很低了。
第三:股权激励的核心价值:股权激励的核心价值在于激励人,而不是留人,特别是我们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老板做股权激励,他面子上是指向要留人的,但是留住人,是股权激励的基本功能,而不是的核心的价值导向。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接触了无数的老板,其实我跟老板聊完之后,我都发现。老板的痛点确实有一点:是人才的不稳定,人才流失。
所以留人是很多当下很迫切的希望。可是,很多老板在他动用股份、股权的时候,他其实焦点并不只是为了留人这么简单。
如果留下来是老油条,不愿意负责任的人,那么老板是觉得这种留人的价值是非常低的,很多老板做股权激励的目的,其实真正的目的,更多指向是我把股份给你了,把钱分给你了,你得比过去更努力的干,你得更愿意干!
可是呢,这个常常有的时候事与愿违,因为你的设计上,并没有考量,就是员工的贡献,创造,甚至有的企业盈利能力不差的企业,那么员工坐享其成,等着搭便车、等着分钱,那么毫无疑问,老板觉得这样的激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所以在设计股权激励的时候,是必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激励机制完整的植入到整个激励体系中,让它发挥激励的作用。
第四:退出与激励给员工做股权合伙人,进入不是重点,退出和激励才是中心,因为我们不希望把进入的门槛定的太高,当然,不同层次的员工进入到不同的激励模式,这个门槛高低是有区别的,但是总体来说他的门槛都不能太高,比如先成为合伙人,然后再一步一步的让他们去实现成为股东等等。
所以进入的条件不要太高,但是,退出和激励很重要,退出,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企业的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怎么退出,只是把刚开始做的时候想的太美好,太完美,没想到的是在股权设计过程当中有很多的误区,很多的盲点,因为股权激励跟薪酬不完全相同,股权激励,特别是你形成的文件契约的时候,而且他的激励周期又比较长,一般来说短的都要一年,长的可能有的有好多年,周期长,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我们在设计退出的时候就要考虑各种各样的情况。
还有就是刚才强调的激励机制才是他的中心,极力做得好,这个方案是成功的,激励做的不好,这个方案它的价值,可能一半都不到。
第五:企业要做这个利后的分配:企业的利后分配,和利前的分配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利前是企业应该发给员工的所谓的劳动报酬,所以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条件,那也不太可能让员工出钱。
但是利后的分配,我们希望员工要呈现出出钱和出力的一个组合,也就是说。利后分配企业的设计的空间,设计的模式,弹性是非常大的,薪酬等很多弹性的部分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因为他是利前分配和利后分配这个空间是很大的,包括可以让员工掏钱来参与整个的激励体系。
员工出钱又出力,那员工的这种创造力一定是大很多,好多企业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都觉得员工没钱,不愿意参与。
这个是一个误区,员工不是没钱,不是不愿意参与,其实焦点是两个问题,第一,回报率,大还是小?第二是信任!信任这个对公司的公信力,对老板个人的诚信,他的信任度,如果这两点做到的话,我觉得员工都是愿意掏钱的。
第六:误区:做股权激励一步到位做股权激励,不要追求一步到位,要分步实施,这个很重要,分步分层次,一定要这样做。就是我们叫四分,就是一定要分步和分层次数据实施的。就是分成这个不同的步骤,比如说先做pop、小湿股,再做股份,然后后面是股权等等,分步来做。还有分层次,不同层次员工的诉求是不一样的,不能按照同样的诉求,只是给予不同的比率来所谓的区分,这个做法简单粗糙,看起来合理,但是背后有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很多企业老板为了留住人才,需要的其实不是股权激励,而是内部合伙人激励!合伙人与股权的区别:
合伙人为何更适合中小民营企业做留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1、员工既出钱更要出力。2、合伙人出钱却不占有公司股权。3、合伙人分享的是超价值,向市场要利益分配。4、合伙人并不分走股东的既得利益,而是不断做大股东利益。5、合伙人的收益不仅与出资相关,更与团队超价值、个人贡献价值关联。6、合伙人践行的是现代企业体制,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7、合伙人将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8、合伙人使管理团队实现高度利益趋同。9、合伙人既留人、吸引人,更强调激励人。10、合伙人将传统的虚拟股份、增值奖励股、在职股高度融合!
总结:经过以上详细的分析,正在为股权激励而困惑苦恼的你,是否有了些清晰了呢?是用股权激励,还是做合伙人激励,你是否也清晰了呢?
学习视频(带字幕)
《绩效核能》4大绩效激励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板:掌握这三种激励机制,可留住核心人才,为员工加薪不加成本
附上解决方法:企业的五大难题员工怎么管、工资怎么发、绩效怎么做、人才如何留、利润如何赚
任正非:华为不是家,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该清除低绩效就清除
【高管夜话】任正非:员工跟你干,三点最关键!
企业盈利下降的三大因素!如何改变?
企业的通病:制约企业的三大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