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好上司,是赢得职场晋升的本质!
  • 来源:国海咨询自有原创方法论体系
  •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理论,叫鱼缸理论。这个理论主要的概念是说我们一定要发现客户的最本质的需求。在组织当中其实也是一样,上司是一个管理者和员工最大的客户,而身为职场人,管理者对上管理的重要性一点不比对下管理来得弱。

同时,只有找准“客户”也就是上司的最本质的需求,才能了解上司的心理,最终赢得职场晋升。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如何一步步管理好上司。

1

了解上司要什么

管理上司的第一步,首当其冲我认为是一定要了解上司要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心领神会”所去理解的上市的想法,有可能在上司那边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东西而已。

1、了解上司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就可以从上司的脸色中获得。

如果说观色犹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个人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他们会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

“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通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说有很多事情是要靠“眼色”来领会的。正确领会上司的“眼色”,就能充分领会上司的意图。这并不是说要奉承拍马。而是说,如果所做的工作与上司的意图相吻合,就能得到上司的认同。

当然也不是说上司怎么说都是对的。假如觉得上司所做的工作有不妥,还是要分析上司的意图和理由,再给上司道出你认为合理的意见,才更有说服力,才更容易被上司采纳。

2、了解上司的想法,更多时候从上司所花的时间精力点中获得。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时间花在了哪里,就代表他的关注点在哪里?比如,上司平时关注业绩,那说明他是很以目标导向为主的人,我们就要更多的去制定好我们自己的目标,同时做好目标分解。

或者上司平时关注成本,那说明他是能开源节流的人,我们平时就多一些考虑如何降本增效。

如果上司是一个关注人情味的人,那代表他在人际交往上很灵活,对于朋友的情谊看得很重,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在为人处世上多一些投入情感。

......

2

尊重上司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尊重上司是所有组织的要求,服从上司是公司的制度。上司是公司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司虽然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但也有着最基本的上下级关系。

不管你在公司遇到怎样的上司,除非他明显违背法律和政策,你都应该无条件地用尊重和服从来维护他的权威。身为下属最忌讳的就是冲撞上司,挑战权威。

因此,不管你的上司平时多么平易近人,多么和蔼可亲,整天嘻嘻哈哈,你也绝不可放松警惕。

每个上司都希望下级尊重、敬爱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权威感和优越感。因而你在和上司相处时,牢记一个原则:除了尊重,还是尊重!这也是做下属的基本准则。

不尊重自己的上司,或者说冒犯上司的权威,实际上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当你与上司相处时,才干和成绩只是提拔晋升中的某些因素,与上司的关系往往是决定的因素。

树立上司的权威,维护上司的形象,最主要的是下级要尊重上司,就要打心眼里爱戴自己的上司。然而,有些下级在发现领导是平庸之辈时,便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这样终究会影响双方关系和个人前途。

不论多么平庸的上司,终归是一个组织中的核心人物,维护他的权威和形象,实际上也就是维护了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和整个组织的形象。你与他作对,就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要尊重上司,首先要对他的意见表示尊重。当你和上司的意见有分歧时,不能当着众人面顶撞他,和他争论,这样会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下不了台,只会让他对你没有好感。最好是私下里和他交流,说话时也要采用一定的技巧,不能让他觉得你是在给他施压。这样做除了能照顾他的面子外,对你自身也会产生好的影响。对上司表示尊重,还要多向上司请教和商量,上司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法——尽管存在合理和不合理的情况。

平时工作中要是遇到问题,不论是阻滞还是顺利,都可以与上司进行交谈,询问他的意见。最后,要多赞扬、欣赏你的上司。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称赞,上司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你能适当地表示出你对他的欣赏,上司肯定是会非常高兴的,也会觉得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看出了他的成果。但是,对上司的欣赏和称赞也要符合事实,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不能只是一味地拍马屁,如果你拍得不得当,说不定还会起到反作用。

3

提加薪一定要让上司心甘情愿

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每个职场人或多或少都有思考过,我们先来看一张图,了解下薪酬的高低到底是由什么决定?

对于一个员工的薪资,我们换为另外一个词来表达,叫“岗位价值”。同市场价值一样,只有做好了评估,才能了解市场价格,才能给产品定价。

员工也是一样,必须要科学衡量在组织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匹配薪资待遇。

岗位价值的公式是

岗位价值=工作环境+劳动时间+技术含量+工作强度+岗位责任+改良性+工作效果+产出效益+协同价值+人才培养+智慧提炼

1、工作环境:开展工作地点的地理、气候等条件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往往工作环境越差,薪资待遇应该越高,像很多500强企业驻非洲办事处的员工薪资往往高国内同等岗位的员工2-5倍不等,讲的就是这个原理。

2、劳动时间:日常工作一般的劳动时间

一个996和007工作制的员工和一个每天工作8小时,周末双休的员工,薪资也肯定不同。像典型的996工作制的公司有腾讯、今日头条等互联网企业,还有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

3、技术含量:本部门技术的难度

在很多企业的研发技术部门中,有需要攻克的重大技术难题,也有常规的技术问题等,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候的技术含量专业性,也会直接决定一个员工是否能够拿更高的薪酬待遇。

4、工作强度:开展工作劳动(体力或智力)强度

尤其是一些生产线上的工人,每天做的是搬运大件器械或者模具,肢体所承受的力量远高于办公室的其他工作人员,这样的工作强度也值得拿到更高的薪资。

5、岗位责任:岗位对于所在流程的结果影响程度

在部门内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流程协同中,往往有的岗位所在的权重占比更大,比如在顾问式大客户销售过程中,解决方案工程师的角色权重最高,因为做的是最能直接决定结果的事情。

6、改良性:工作的创新性和改良程度

很多传统企业在行业中往往越活越艰难,这其中很大因素是因为做惯了原有的工作方式,几十年来一直用同样的技术,而此时如果有人能够创新一些点,自然在组织内应得更高的待遇。

7、工作效果:工作产出的结果达标程度

对于绩效而言,高低的直接影响自然是工作的结果,无论这个过程是漫长还是短暂,有结果的员工肯定应得更高的收益。

8、产出效益:该岗位工作的投入产出比

我们用阿米巴的划小核算单价就能够评估出每个岗位的经营效益,其中岗位之间可通过内部交易获取虚拟收入,也可核算出成本,此时岗位产出效益高的岗位就能赢得更多的收益。

9、协同价值:岗位协同配合流程的上下游开展工作的价值

在组织中,所有的岗位几乎都会涉及到一部分的协同,而协同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配合跨部门及上下游开展工作,最终高效产生结果的岗位,自然也能获得更高收益。

10、人才培养:员工工作能力提升,干部的储备培养

此项更多是针对管理岗的,在自己执行之外,还能起到自己部门员工培养的角色,帮助公司的员工都能够成长起来,这样的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价值必然高过普通员工。

11、智慧提炼:工作方法、工作经验、落地工具的沉淀和复制

在组织内,很多时候员工的技能无法复制,主要是因为这些工作方法、经验、工具没有人去进行沉淀总结,如果能够整理出来,变成行之有效的标准化手册,这样的人也是组织内不可或缺的人才。


看完上述的11点薪资由什么构成的图片之后,我相信你或多或少有一些感触,我们判断自己能否加薪,一定要先对标下自己的价值是否对等。


薪酬高低是看组织中的价值和贡献决定的,作为员工和高管要评估自己在公司的价值;

如果自己有价值但公司不能给对等的收入那一定是公司的问题,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老板的智慧高过员工,所以我们作为员工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对照着这个图的11点内容,努力增加我们的价值点,提升我在这个岗位的“岗位价值”

最后总结
作为管理者,同时作为职场中的一员,我们何尝不想能够多拿一份薪水,多拿一份提成。当然只不过这条路并不是看到了,想到了,或者跟老板提了就会有的结果。

而是坚持每日学习,每日精进,不断增加自己的“岗位价值”,提升自己的格局,能站在老板和上司的角度思考,甚至超越他们去解决他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我相信如果能完成以上的这些提升,晋升和高收入的结果只是顺带的事情!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跳槽后快速立足的高薪员工,归根结底是都做对了这3件事
五年工作经验,总结的四条职场法则
资深HR支招:五大黄金定律让你纵横职场-职场人生-职场风云-搜狐社区
那个升职的人就是你
不是这届90后员工不行,是你不行
在职场,为什么有些人会劝人离职,被人劝离职的该是什么心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