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心异解开"深圳创新密码"6:"深圳-香港-广州",全球创新集群第二?
上一篇里简单提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排名,今年,"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都排名世界第二,高于排第五的硅谷地区。本篇再进一步讨论一下这件事。

01


据说这是首度将广州纳入到"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之前2020年仅"香港-深圳"集群,连续几年也是排名全球第二位。让我们看看这个排名榜单:
根据WIPO的评价方法,决定"最佳科技集群"排名的主要有两个指标,分别是国际合作专利(PCT)和科技出版物(论文发表量)在全球的占比。WIPO并不是看过去一年的数据,而是取过去五年数据的平均值。

这两个核心指标,似乎前者显示企业的创新力,后者显示学界的创新力。选取这两个指标是否能真实体现科技集群的创新能力,我们后面再谈。现在先说说"深圳-香港-广州"在这两个指标上的表现。

很显然,"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这两个指标上的表现是很好的,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的表现尤其好,在全部集群中的占比是7.79%,仅次于排名第一的东京集群;但在论文这个指标上的表现则要略逊一些,仅为1.51%,低于总排名其后的北京(2.95%)、首尔(1.61%)、纽约(1.54%)。这还是增加了广州之后的结果,可以想见广州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论文大户。

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年排名中,广州以1515篇排在第15位,香港与深圳均未进入前20。前20中中国城市还有北京(1)、上海(5)、南京(8)、武汉(13)、合肥(20)等5个城市。香港在2018年该排名中位于全球第26名,在国内则居第6位;深圳则位于全球第65位,在国内则第13位。

在2021年"中国自然指数"排名中,中山大学以715篇排全国第10位,南方科技大学以591篇排在全国第12位,香港科技大学以378篇居全国第24位,华南理工大学以319篇居28位,香港大学以419篇居第32位,香港城市大学以314篇居第34位,香港中文大学以381篇居36位,深圳大学以269篇居39位,暨南大学以200篇居第45位,香港理工大学以220篇居54位,广东工业大学以127篇居66位,华南师范大学以158篇居71位,南方医科大学以90篇居95位,香港浸会大学以101篇居第100位。

以上这些数据既不完整也不准确,但大致可以反映出,"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的大学及科研院所的论文产出量,在全球并不领先,即便是在国内,也落后于许多城市和地区。

其中广州近年来各大学的论文产出总量,已超过了香港。深圳则由原来几乎不可见的地位,近年奋起直追,已有相当优异的增量表现,南科大在全国排第12名,深圳大学进入前40,成绩均属亮眼。

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集群真不是以大学和科研院所取胜,而更多是靠科技产业的较强创新能力。我们暂不去考虑PCT国际专利这个指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代表性。无论如何,PCT是企业进行国际专利布局的必经之路,也是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风向标。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大部分由深圳的企业和机构贡献。在过去17年里,深圳贡献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长期占居整个中国大陆的一半左右,直到最近几年才降低到40%以下。2020年,全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68720件(全球为27.59万件),其中广东省为28098件,再其中深圳市为20,209件,广州市的数据未能查到,但东莞市是广东省的第二位,因而广州市不大可能超过4000件。广州市2017年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2441件。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能够位居全球创新集群的第2位,主要是由于深莞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强,其次才是三地大学及科研院所的贡献。

02


关于反映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指标建构,历来有许多争议。但无论如何,仅用"PCT专利申请量"和"期刊发表论文量"这两个指标来判断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显然太过简单了些。

得出的结论当然会有许多人不以为然。别的不说,硅谷地区仅在全球创新集群中排名第5,就是一件极其荒唐的事情。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另外一个地区,对全球创新的推动能够超过硅谷,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从专利的申请与获得来说,PCT国际专利中,有多少是无太大实际意义的专利暂且不说,就算是真实有用的专利,它们在细分行业的"专利树"上的位置,决定了它们的价值有大有小,有关键和非关键,仅以数量来类比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的PCT国际专利数量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的科技创新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要用来证明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超过了美国,这显然太幽默了。同样,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长期占全国的1/3到1/2,这可以用来说明深圳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不能用来说明深圳的创新能力相当于全国其它地区之和。

PCT国际专利相对来说还比较严肃,国内的专利则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话。所以倘若你用中国国内专利的数量来证明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也是极其不严肃的。事实上很少有人用这个数据。

而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主要体现的是知识的创新,对于科技创新尤其是产业创新来说,意义不大。何况任何论文发表出来,其新知识即可为全世界所用,不一定非得在本地进行知识创新。本地的论文数量与本地的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是那么强烈。硅谷创新能力之强天下皆知,但硅谷地区仅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廖廖几所大学,其论文的生产能力显然比不上像北京这样集中了多数中国最好的大学的城市。但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显然有目共睹,其虽然也有数量众多的科技企业,但大多是复制硅谷的商业模式,利用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而获得成功,与北京地区的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因果关联性并不高。

PCT国际专利同样也有问题。比如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但像华为、中兴通讯、平安金融科技这样的专利大户,其专利的产生,其实是由他们在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的研究所、研发中心等产生的,只不过汇总到公司总部的法务部门申请PTC国际专利罢了。由深圳地区统一申请的国际专利虽然数量多,却并不反映深圳这个城市的研究能力、创新力强。以华为为例,其总部目前几乎已不具备研发功能。

所以这两个指标虽然是评价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仅用这两个指标确实失之简单。增加一些关键指标可能会更公允一些。

比如,国际上最常用于评估技术密集型创新的定量指标一般会包括以下六项:1,国家对研发的投入占GDP的百分比,包括基础研究所占的份额;2,申请专利和授权专利数量;3,研发人员数量,包括总数和每百万居民中的比例;4,出版物产出;5,孵化器数量;6,风险投资的金额。

当然,这些指标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北京市的R&D占GDP之比,过去曾长期高达7%左右(近年也常超过5%),比全世界所有的创新型城市都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市的创新能力强,而只不过是,中国科学院和全国一流的大学做大了所谓R&D投入的规模而已。再比如,孵化器数量,和它真实的运作成效,并不一定成正比。

单项指标有失偏颇,综合六项指标也许就公允多了?一般而言如此。但也会有特殊情况。倘若各个城市或集群并不过度追求排名好看,而顺其自然地看其结果,那就会好很多。问题是偏偏有些国家或城市,会特别在意面子,因而会针对指标结构有的放矢地做大相关因子以提高排名,那样就会相对意义上降低了这些指标评价的公允性。

03


最后说说这个所谓"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我在上一篇中曾说,就目前而言,现实空间中不存在一个"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所作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指数和创新地图2020》中,也认为不存在一个"广深港澳科创走廊",而是存在两北两个创新"簇群",即南边一个以深圳为核心的创新簇群,北边一个以广州为中心的创新簇群。

本文暂不涉及北边以广州为中心的创新簇群或集群,以后有机会可以单独作文论之。暂先谈谈以深圳为核心的这个集群。

严格意义上来说,东莞和惠州两个城市才是与深圳紧密关联的创新空间。其实也不是东莞和惠州两市的全部,关联最紧密的其实是东莞和惠州两市各1000平方公里的邻深地带,它们和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共同组成4000平方公里的深圳都市圈,这是这个创新集群的主要部分。这个创新集群的主要产业是ICT产业。

香港与这个创新集群的相关性要略弱于东莞和惠州,但远远强于广州、中山、珠海等三个与深圳隔江相望的西岸城市。如果香港真的能实现"北部都会区"的计划,并把它打造成与深圳合作的科技创新区,那将大大提升香港融入这个创新集群的程度。

如果从深圳科技产业溢出的方向来说,除了东莞与惠州,主要是广州市的东南部、中山市的沿江地带、河源市及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及顺德、珠海的部分案例。有意思的是,广州市的创新科技产业,并不集中在广佛都会圈的核心地带,而是集中在广州市经开区、南沙新区、中新知识城,以及增城、花都等郊县,可以说是面向深莞惠地区的部分。

我在上一篇文中也提到了,并不排除深圳与广州两个创新集群融合的趋势。尤其是在IEV(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方兴未艾的情势下。现在两个地区都在向IEV产业发力。常有人说,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取向有两种,一种是给汽车装上智能互联网,一种是给智能电脑配上4个轮子,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广州原有的优势产业就是汽车制造业,特别是日资三大汽车公司的制造基地,带动了广佛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广州发展IEV产业的路径是给汽车装上智能软件系统;而深圳原有的优势产业是ICT产业和新能源汽车(比亚迪),那么它发展IEV产业的路径则是给智能终端装上4个轮子。让我们看看接下来是不是这么回事。

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两个城市在IEV产业的追求,可能会在G94高速公路沿线形成融合的趋势。问题只在于,重心在哪一端。

考虑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广佛地区集聚的现实,以及此类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而智能软件系统则几乎没有运输成本,那么很有可能的结果是,这个IEV产业走廊的大脑在深圳侧,但实体的生产装配过程却会是在广州侧。现实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个特点了。

增加值的重心会体现在哪边呢?

无论如何,我想要表达的仍是上一篇文章的那句话: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未来是有可能的。

至于它是否配得上"全球第二"这个排名,我们仍然只能说:师母已呆。(港湾财经出品,港湾商业观察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17全球创新指数中的“创新特征”
都是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怎么差距越来越大?
2017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发布
2014年城市综合经济指数发布 深圳竞争力首超香港
2018年,深圳将碾压广州超越香港,“北上广深”要改名“北上深广”!
2017福布斯创新力最强的30个中国城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