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载人登月突破关键技术,10年内有望登月,为何先建科研站?

载人登月迎来好消息,最近,我国探月工程总师吴伟仁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已经完成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突破,有望在10年内登上月球,前期会在月球上建立科研站。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是先上人,而是先建科研站呢?没有人,谁先去建造呢?

第一,载人登月进行到了哪一步?

从2004年到现在,我国已经实现了探月计划的“绕、落、回”,从嫦娥六号任务开始,它将嫦娥七号、八号、建立月球科研站任务一起组成探月第四期工程。以后可能还有第五期、第六期工程。

第二,载人登月技术准备怎么样?

我国载人登月目前已经进行多轮方案深化论证,完成关键技术攻关,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

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具有更优的性能、更强的功能、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能够将3名航天员送入环月轨道、2名航天员登陆月球。

探测月球就需要大运力火箭,根据吴伟仁院士透露:航天科研工作已经为未来做好了规划,月球探测之后就是小行星和行星的探测。

目前我国新一代火箭已经到了攻克关键技术的一步,为了实现载人登月、运输物资,科研人员要将现有的火箭推力再提高4倍。

而令人意外的是,登月火箭未必就是大家一直期望的长征九号,实际上担任使命的也可以是长征五号登月型。至于长征九号,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去执行:比如,建立空间太阳能电站。

龙乐豪院士7月份在《科创中国·院士开讲》节目中,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时间指向是2030年。

更为重要的龙院士透露了几个关键内容:

1、载人登月火箭总共发射两次,在环月轨道对接;

2、登月环节包括:登、巡、采、研、回 四个环节;

3、登月火箭的详细技术参数;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必等着长征九号首飞,就可以着手准备登月。CZ-5的登月型可以接力实现登月工程。

第三,为何我国载人登月先建造科研站?

首先,登月可分为三种方式:

第一种:直接用超大火箭将飞船发射到月球轨道的“直接登月法”。

第二种:飞船分段送入地球轨道,再逐一对接后飞向月球的“ 地球轨道交会法”

第三种:将飞船送入地球轨道,并推向月球的“月球轨道交会法"。

中国载人登月方案和美国略有不同,因为长征五号登月版本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吨左右,一次性把载人登月飞船组合体发射出去推力不够。所以就精妙地设计了对接登月办法,实现人和货分别发射对接后组装飞行。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和发射平台,去时容易回来难,这就给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四,为什么现在月球建立科研站?

我国确定的登月地点为月球的南极,那里有半年时间时极昼,有光照就以为着有能源。从前期探测来看,可能存在水冰,所以我国第一个提出在月球南极建立科研站。

而之所以没有和美国阿波罗任务一样,直接先运输人员上去月面行走,开车、拍照,是因为现在的深空探索一要节约,二为科研。

所以,为了解决飞船从月面返回问题,加上整个四期工程的科研需要,我们现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国际科研站的基本型。

吴伟仁院士:“月球探测的四期工程就是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在月球上构建一个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这个基本型有着陆器、月球车、飞跃器,轨道上还有轨道器,随时在那儿观察。飞跃器要从月球上面起飞,它可以多次起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实现载人登月前,现在月球建立保障基地,还在研制核能等新型能源,以便于解决长时间、大功率供电问题。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我们实现登月计划,实施深空探索,为的是科学研究,不是“太空比武”的产物,最重要的还是航天员的安全。

解决了月球上的能源问题、交通问题、通信问题、人的生命保障系统。那时候,月球就不再是唯一目的地,更是深空探索的前沿基地。

从月球出发,飞向火星,飞向未来,值得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载人登月探索以有期可待
中国人将在7年内登上月球!中美出现“默契”,登月方案居然一样
新一代载人火箭命名“长征十号”,亮点不仅仅是载人登月
2枚火箭完成中国人登月最新方案已公布
“让中国人在月球上踩脚印、插国旗!”为了这个目标,他们相约月亮之上……
重磅!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