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如何过立夏?五月初五为何被称为“恶日”?何谓浴佛节?

​古人如何过立夏?

夏历四月间(公历5月6日前后)的立夏节,是夏季开始的标志。“立夏”的“夏”意为“大”,是指春天播种的农作物此时已经长大了。古人非常重视立夏节。在周代,天子于是日亲率公卿诸侯到南郊迎夏,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民间习惯以这天的阴晴占卜一年的丰歉,如果这天无雨,认为将主当年干旱,所谓“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立夏是暑热瘟疫多发之时,民间有很多习俗,旨在驱疫祛病。是日,人们有尝新、补夏及秤人之俗,把将熟之小麦或大麦穗在火上烤熟吃,叫“尝新”;食用咸鸭蛋或茶叶蛋,叫“补夏”;用秤秤人之轻重,以防身体消瘦疾病缠身,叫“秤人”;用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叫“立夏绳”;同时严禁家人坐在门槛上,以防夏令疾病上身久驻。

五月初五为何被称为“恶日”?

夏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有包棕子、赛龙舟等纪念性风俗。同时,这天也被古人视为“恶日”,有饮雄黄酒、挂香袋、戴香包、插菖蒲、采百药等驱疫避邪的习俗。原来,古人把夏历五月视为“阴阳争、死生分”的恶月,据《礼记·月令》记述,五月为阳气最盛之月,同时,阳到极处必转阴,阴气也于此月开始滋生,阴阳交侵,易致毒虫出没,瘟疫流行,于人于物均为有害。五月初五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周易》上说,阴恶从五而生,此时五毒(蜈蚣、蝎子、壁虎、蜘蛛、毒蛇)并出,尤为恶日。如果这天生子为不祥。汉人应劭《风俗通》上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孟尝君生于五月初五,其父在其降生时就要遗弃他,其母私下抚养,才长大成人。逢此恶日,人们自然要避邪除恶。汉代起,习俗即流行在这天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线串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以此驱瘟病、除邪气、止恶气。更加积极的办法是以药克毒。战国时成书的《夏小正》上说:“比日蓄采众药以镯(juan)除毒气。”《荆楚岁时记》也说此日要“采百药”。其中,饮用维黄酒、自清酒的做法尤其流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服耳日聪明”,“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驱痰功效”。

何谓浴佛节?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生日。佛教寺院于是日诵经,取法传说中龙王以香水洗灌悉达多太子的故事,用名香浸水,灌洗佛像,以此纪念佛的诞生,故称浴佛节。是日,民间要用梧桐叶染饭,使米饭呈青色发光状,称做乌饭,除全家食用外,还要馈赠亲友,意为分享佛的赐予,以此祛病延年。新嫁女儿之家,要以乌饭加鸡蛋,馈赠婿家,以此带去佛对子孙兴旺的保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一至初七 “六畜”在前“人日”在后
冬至时节数九歌
冬至 ▏温暖已至,等你回家。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冬至佳节说冬至
今日小暑!“三伏天”要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