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司礼监  清朝南书房  总理衙门 是什么机构
userphoto

2022.08.19 山东

关注

明朝司礼监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司礼监,明代宦官机构之一。明代政府设有内府二十四个衙门机构,可具体分为十二监、四司和八局。其中,明代的司礼监为十二监之一,设有“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员,或四五员…司礼监提督一员,秩在监官之上,于本衙门居住,职掌古今书籍、名画、册叶、手卷、笔、砚、墨、绫纱、绢布、纸剖,各有库贮之”(吕宓《明宫史》)。司礼监不仅是二十四衙门中最具权威性的一个重要部门,而且也是宦官机构十二监中的“首席衙门”,职掌皇宫内礼仪、刑名、关防门禁,并掌理内外章奏。其实,司礼监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朱元璋规定内侍禁止识字。

洪武十七(1384)还铸造铁牌,悬置宫门,明令“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然而,明中叶以后,政府设置了太监学堂,鼓励太监识字,于是凡皇帝口述命令,例由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再交内阁撰拟诏谕并由六部校对颁发,即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这其实是皇帝利用宦官势力牵制内阁,以确保皇权的利益不受损害和侵犯,并防止任何违背皇帝意图的行为出现。但自明武宗朝宦官刘瑾专权以后,司礼监遂专掌机密,批阅章奏,实权在内阁首辅之上。著名宦官王振、尚铭、冯保、刘瑾、魏忠贤等皆曾任司礼监之主管。此外,有史书记载,嘉靖十年(1531),司礼监专事刻书出版的太监曾多达1275名,这实为当时世界出版印刷业上的奇观。

清初的南书房是什么样的机构?

南书房,旧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乾清宫西南,是一排不太显眼的房舍。原为康熙帝读书处,俗称南斋。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光绪二十四年(1898)撤销。南书房初为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以备随时应召侍读、侍讲、顾问、论经史、谈诗文。继而这些侍从便常常代皇帝撰拟诏令、谕旨,并参预机务。因接近皇帝,对于皇帝的决策,特别是大臣的升黜有一定影响力,故入值者虽位不显而备受敬重。可以说,南书房完全成为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康熙时代,南书房的政治地位极其重要,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曾述及南书房在中央政权中的重要位置:“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视草。”实际上,清朝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巩固皇权的重要步骤之一。康熙帝亲政以后,皇帝的权力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康熙帝为了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决定以南书房为核心,逐步形成新的权力中心。自雍正皇帝创建军机处后,军机大事均归军机处办理,南书房官员也就不再参预机务,地位有所下降,但南书房被长期保留。清朝末年,罗振玉、王国维等都曾在南书房“行走”过。

清代的总理衙门是什么样的机构?

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称之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后,对外交涉事务增多。1861年,恭亲王奕折等总理各国事务衡门奏请在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经咸丰帝批准,于同治元年(1862)二月成立。总理衙门由贵族或军机大臣兼领,并仿军机处体例,设有总理大臣、总理大臣上行走、总理大臣上学习行走、办事大臣。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扩大到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举凡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无不归该衙门管辖,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实际上,总理衙门主要是一个外交机构,其职掌主要是办理中外交涉和通商事务,创立近代外交制度,派使团出访,遣使节驻外,建立使领馆等,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部门和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结束了中国有理藩无外交的闭关历史。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此时的外务部实际上已经成为晚清政府最重要的决策机构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代皇宫服务机构:二十四衙门简介!不只有司礼监!
明朝的十二监是哪12个,只有这些机构的宦官才叫太监
明朝“衙门”的机构是怎样划分的
明朝太监怎么那么厉害?揭秘: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文化水平超高
太监敢顶半边天
明朝太监专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