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朝到底存没存在过,为什么历史上一直找不到实质的证据?

提起夏朝,我们首先会想起司马迁的《史记》,但是真的等到去对夏都进行考古的时候,你却想不到夏都的位置。于是很多人开始质疑夏朝到底存没存在过。

虽然二里头疑似夏都,但是却从来没有出土一个强有力的文物作为辅证。很多人会说,二里头不是有绿松石龙吗,还有很多陶器!拜托,四百年前的夏都只有这些文物,是不是太寒酸了?国人都无法信服,更无法说服那些总想颠覆中国历史的西方历史学家。

反观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和黄金权杖,这都是可以作为铁证,毋庸置疑。夏朝是大禹后人启所建立,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实力不会比三星堆和殷墟差哪里去,二里头的几个破罐子真的无法代表夏都。

二里头的考古不像三星堆和殷墟,前者是徐老通过古文献的描述,《国语》“昔伊洛竭而夏亡”的描述认定在洛阳的伊河,洛河的交界处应该就是夏都的位置。这种做法和谢里曼寻找特洛伊古城如出一辙,他凭借此方法在土耳其找到了古代特洛伊的遗址,我不研究希腊历史,对谢里曼找到的特洛伊遗址不做评价。

以地名来考古的做法有很多好处,缩小了寻找夏都的范围,节省人力,可以行之有效地进行考古,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古地名非今地名,所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一个错误。

这种错误在《山海经》和《圣经》的表现最为明显。比如,《山海经》里的古冀州非今天的冀州,昆仑虚的河水也不是所谓的黄河,里面的华山也非今天的华山,渤海非今天的渤海,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举证,暂时不一一列举。

《圣经》描述的很多地方也不是今天的一些地方,比如里面的亚述非伊拉克的亚述,伊甸园也不是在中东,示拿地的巴别塔根本不在伊拉克,大洪水也不是全球性的,只不过是发生在局部的大洪水等。《圣经》后期主要是发生在西亚中东和埃及等地区,也就没有了伊甸园的描述。

如果徐老当初找的二里头遗址是对的,出土大量古文物正好填补夏朝的历史。但是如果夏朝时代的伊水和洛水不是中原的伊河与洛河,那么二里头是夏都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毕竟夏朝已经是四千年前发生的历史,离我们太远了。

研究夏朝的历史,追本溯源,我们从大禹的祖先黄帝开始。《史记》里的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展开大战,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展开大战,很多人说这两个地方都在河北。

为什么非要说这两个地方在河北?《史记》没有描述,其实在《山海经》中描写了黄帝和蚩尤的大战的地方在冀州之野,因为提到冀州我们就认为是今天的河北周围地区,所以才有了黄帝和蚩尤大战的地方在冀州之说?

司马迁对待《山海经》是非常矛盾的,他一方面不相信《山海经》里记载的内容,但是又不能不用,不用的话很多内容无法解释。比如黄帝居住地在轩辕之丘,鲧被放逐的地方羽山等。有些地方他根据自己的见解修改了里面的内容,比如黄帝和蚩尤的大战,只是简单地提到了战争,至于《山海经》描述的黄帝和蚩尤大战的,应龙,女魃,风伯,雨师等超出认知的内容一个都不引用。

其实从《山海经》中的描述黄帝和蚩尤的大战,给我透露了古冀州的位置,昆仑虚有一条名叫赤水的大河,赤水的流向是,“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也就是说赤水是一条从北向西南流入大海的河流。

赤水是《山海经》中非常重要的河流,是昆仑虚的六大水系之一,重要程度不低于河水。炎帝一族最早就生活在赤水,到了祝融时代降到江水。提到降水不得不说黄帝的儿子昌意从昆仑之丘降到若水,若水在黑水青水之间,昆仑虚西方是赤水,河水,昆仑虚东方是黑水,青水,所以说黄帝和炎帝大战的地在昆仑虚。

所以所谓的黄帝和蚩尤大战在河北的真实程度,有几分真?之所以写黄帝和炎帝的大战,黄帝和蚩尤的大战,就是想解释的是《山海经》里的黄帝一族,炎帝一族,蚩尤一族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昆仑虚,昆仑虚以南,而不是所谓的河北。

如果黄帝和炎帝只是巧合,我们来看帝舜,《史记》中描写舜是冀州人,在历山种地。《山海经》中的历山在中次五经,很多人说中山经是描写南阳地区的山系,那么为什么古冀州的历山会跑到中原?赤水,历山,冀州之野,从这里再次证明,古冀州非今天的冀州。其实我们也可以推测,古冀州的范围有多大。

接着我们来讲大禹,如果按照《史记》,《尚书》等文献,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大禹生在四川,治水在黄河,战三苗在江南,死后埋葬在浙江会稽山。大禹的一生绕了中国转了一个圈。

如果按照《山海经》则不一样,鲧被祝融杀的地方在南次二经的羽山,大禹埋葬的地方在会稽山也是在南次二经,而帝尧埋葬的地方在青丘山。《山海经》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炎帝,黄帝,蚩尤,帝尧,鲧,大禹主要活动地区是昆仑虚和南山经,而不是所谓的今天的河北。如果你们真想去了解山西,河北过去,请去看北次二经,东山经,相对于南山经,西山经,中山经这几大山系,北山经和东山经并不太重要。

而《国语》提到的伊洛河,显然是大禹时代的伊水,洛水。因为中山经的伊水,洛水是从北向南流入河水,河水是从北向西南流入渤海。由此可以确定古伊水,洛水非今天的伊河,洛河。

既然从黄帝到大禹都没有在中原活动过,为什么作为后人的启会不远万里从昆仑虚的南方跑到昆仑虚的北方去建立夏都,理由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海经探秘 之 黄蚩战场今何在?
“黄帝大人说”之阐发,兼论“天”、“地”本义------《山海经》系列研究
印章上的《山海经》故事/亚 布
[转载]附件:《鳖人简史(上古)》1、2、3、4
古蜀文明背后的外星身影——破解中国古代神话的另类密码
古昆仑的研究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