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像 | 一家小小的照相馆, 一个甲子的隔海情缘



六十年前,

他们在这里擦肩而过。

这一家小小照相馆的陈年往事,

也是

两岸、三地、四代人

一个甲子的隔海相望不相忘。




12

《水华轩六记》



        离开,有时是为了更好地相聚。

        停格在《水华轩六记》的终句,想起另一部久负盛名的电影《天堂电影院》。

        选择、放弃、分离、重聚、梦想、故乡……

        有不少相似的主题,但味道终究不同。如果说《电影院》像一杯浓郁隽永的意式红酒,《水华轩》则是一盅淡淡的茶,没有完整的故事,也没有跌宕的情节,唯有朴实无华的记忆铺陈交错,映照出四代人、近八十年相隔台海之遥的如烟往事。

        取名《水华轩六记》, 或也是效仿沈复《浮生六记》之宁静自省、淡水无香的意境。


        三个不同的讲述者,守护着与水华轩不同的缘分和秘密。


        景华,现工作于上海的台湾女生。小时候无数次听外公说起,祖上曾在江苏宿迁开办一家照相馆,名为“水华轩”。

    /1906年广东香山人郑耀庭创办“水华轩”,是宿迁最早的一家照相馆/



       郑祖培,景华的外公,即是家中所称的“四叔”,自幼和父辈一起照看照相馆,后加入国民党空军,负责冲印空中拍摄的照片。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据台湾,他随军撤离大陆,从此远隔天涯。


       柏春,1951年来到水华轩当学徒,师从“三叔”郑陶滨。在窘迫的岁月里,水华轩变成了柏春的家。56年“公私合营”政策推行后,“水华轩”更名为“艺群照相馆”,学徒柏春变为“艺群照相馆职工”,多年后成为了艺群的经理,直至1993年退休。这个好学的年轻人,无意间成为了“水华轩”技艺的传承人。

       六十年沧海桑田,回首弹指一瞬间。

       随着两岸政策的逐渐放开,四叔终于得以回到大陆和亲人团聚;

       而景华来到上海工作,可以自由往来于两个故乡,实现父辈们未完的心愿,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

       已年过八旬的柏春老人举办个人摄影回顾展,在一张张珍贵的陈年作品中,不仅依稀可见“水华轩”的影子,也承载着宿迁小城满满的集体回忆。

      全片甚少话语,却有许多感人至深的细节,静静看着,就和主人公一起涌出泪来。

      世间最重不过一个”情”字,无论天涯海角,无论惊涛骇浪,无论是分离还是重聚,正是亲情串起家的记忆,并将它永续。



       每一个人都会长大。

       愿你远走他乡时, 心里,还有一个“水华轩”。


        

宝山广播电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崂山北九水华严寺赤足穿越
1938年,长春,几名“俄奸”在一家照相馆内的留影,二战时期在我
三行情诗(101-110)隔海相望,隔岸相交(丁丽晓)
老上海经典美人照(二)
论读书(作者:叔本华)
【侯庆华专栏】隔海相望,明月夜,无语凝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