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层次的人,总喜欢在这三件事上计较,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userphoto

2022.05.28 河南

关注
作者:哲学君·阿命
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王小波曾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

“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深以为然, 层次不同的人,为人处事天差地别。

层次越高的人,往往格局远大,与其相处能让人感到坦然和舒服。

而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

一个人的层次越低,往往越喜欢在以下这三件事上计较。

01

计较眼前得失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隧道视野效应。

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身处一条隧道之中,那么他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就只有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过于注重眼前的得失,往往只会适得其反,失去更广阔的的天地。

有一天,光武帝把一群进贡的羊赐给在朝官吏,要求每人一只。

负责分羊的官吏看着大小不一的羊,万分头疼。

许多大臣为了分到一只好羊争论不休,甚至有人说要把羊全部杀掉,肥瘦搭配着分。

但大家争论了很久,都没有结论。

这时,甄宇听到后默默上前,牵走了一只最瘦小的羊。

看到甄宇的做法,在场众人都不好意思牵最大最肥的那只羊,于是大家都捡着最小的羊牵。

很快就把羊分完了,大家对此也没有任何怨言。

这事传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了“瘦羊博士”美誉。

后来,在群臣的举荐下,甄宇又因为人忠厚,遇事谦让,被提拔为太子少傅。

正是因为甄宇在分羊的时候不计较眼前的得失,才让他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钦佩,事业上也因此节节高升。

古语云:“利令智昏,鼠目寸光。”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心存贪念,那就很容易失去理智。

低层次的人,太过计较眼前的得失,看不到长远的利益。

《阿甘正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我铭记至今:

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

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不计较眼前得失,心存淡然,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洒脱。


02

在乎别人的看法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我说话的时候,周围的人没有附和我,我就觉得别人对我有意见。

朋友在聊天,我过去的时候他们突然中断话题了,他们是不是在说我坏话?

朋友圈有个人发了一句骂人的话,他是不是在特指我?

……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高层次的人,面对这种情况,会主动提高自己的“屏蔽力”。

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对父子赶着毛驴去集市,准备将驴卖掉。

半路上,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其中一个人高声说:

“这两人也太傻了吧,放着毛驴不骑,竟然傻乎乎地自己走路。”

父亲听到后,便让儿子骑在驴上。

走了没多远,又听到一位大爷说:

“这孩子太不孝顺了,自己骑着驴,却让老子走路。”

父亲考虑到儿子的名声,便让儿子牵着驴,自己骑到驴背上。

不料,刚走了没几步,又听到有人说:

“这男的也太自私了,自己舒舒服服地骑着驴,却让孩子走路。”

父亲听到后,只好叫儿子一起坐到驴背上。

快到集市的时候,有人指着他们说:

“这两个人太狠心了,这么小一头驴两个人骑,也不怕把驴累死。”

故事虽短,却教会了我们:

“不管你做什么事,这世上总有人对你的做法感到不满。”

俗语有云:“有心者有累,无心者无所谓。”

如果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把别人随口说的一句话剖开碾碎了理解,那很容易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只有提高了对闲言碎语的“屏蔽力”,屏蔽掉生活中的垃圾信息,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就像韩寒在《写给每一个自己》说的那样:

尽我所能,向在乎我的人创造各种东西,绝不向厌恶我的人解释这是个什么东西。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往往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都很会做自己。


03

埋怨父母能力不足

电视剧《少年派》里有一段情节令我印象深刻:

林妙妙的爸爸在公司倒闭以后,选择了自己创业,做起了葬礼主持。

这件事,被林妙妙的同学邓小琪意外发现,并借此嘲笑林妙妙。

林妙妙回家后和父母大吵大闹,想逼爸爸立即换工作。

她说:

“你为什么给我丢人现眼,让我在同学面前蒙羞,让我抬不起头。我看见的只有嘲笑,还有恐惧。

三百六十五行,你哪行都可以做,唯独这行不许干。”

面对女儿的指责,爸爸只能沉默不语。

妈妈忍不住怒怼她:

“你暑假的补习费是谁给你出的?两辆自行车谁给你买的?你零花钱不够了,是冲谁要的?”

这一幕,不禁看得人心酸。

自己辛辛苦苦不辞劳累养大的孩子,却反过来嫌自己丢脸。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有人嫌弃父母不够有钱,给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人嫌弃父母不够有权,给不了自己事业上的帮助;

有人嫌弃父母长相不好,和他们走在一起怕别人嘲笑;

……

《朗读者》里有句话这样说:

“年少的时候,父母选择用适合的爱引导我们;年长之后,我们却选择用疏远的爱回馈父母。”

他们将我们养育成人已经不易,我们应该接受父母那不昂贵,但全心全意的爱。

永远不要抱怨父母能力不足,因为他们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始终都在尽他们所能,只为了把最好的都给你。

孝顺父母一定要及时,因为岁月不饶人。

 

一个人的层次高低,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层次越高的人,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万事都要看长远一点;

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屏蔽”垃圾信息,学会做自己;

不要埋怨父母能力不足;孝敬父母,爱护父母。

点亮“在看”,永远记得,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足够优秀。


作者:哲学君·阿命,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哲学人生网,数百万人关注的微信大号,反思人生的问题,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灵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贤故事 | 不计得失的甄宇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吃亏是福”的历史故事
博士分羊
怎么分羊??看看汉代顶级教授的做法——瘦羊博士
三分精明,七分厚道,才是做人的大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