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文阅读

清代服饰的特点分析

精读 收藏

王国彩

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导出/参考文献 分享 打印
    要:

清朝是个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 清朝服饰也呈现出很强的游牧民族特色。作为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 清代的服饰也体现出繁缛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封建意识。而长期的满汉文化交融对服装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 本文对清朝服饰的特点以及服饰所体现出的政治内涵进行了详细梳理。

清朝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之一, 自1644年清顺治帝福临入关到辛亥革命为止, 共存在了268年。虽然历经了多年的满汉服饰融合, 清朝统治者服饰仍然保留了很多的游牧民族特色, 所以说清朝服饰是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也是个满汉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 在经过多年的文化交流渗透后尤其是服装文化, 更体现了满汉文化交融的特点。

一、“剃发易服”——采用强硬措施以确保本民族的服饰制度的首要地位

为了保留期满族服饰特色, 更为了从根本上彻底实现对汉族人民的统治, 满族统治者初入关时, 就采取强硬残酷的镇压政策, 用“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推行剃发, 引起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最终满族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十从十不从”的条例, 主要是从服饰方面做出的规定, 暂时缓解了满汉之间的矛盾。“从”的意思就是遵从满族习俗, “不从”意为保留汉族习俗。满汉两族在服饰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后, 终于达成了暂时的妥协。

二、游牧民族特色在满族服饰中的具体体现

清代的很多服饰都明显的体现出其游牧民族特色。如清代男子的袍、袄多采用开衩, 原因是游牧民族习惯骑马, 为方便骑者上下马而设计。后来又规定皇族用四衩, 平民不开衩。其中有一种开衩大袍, 也称为“箭衣”, 其袖口有突出来的“箭袖, 因为其形状象马蹄, 也俗称为“马蹄袖”。这种性质为主要用来对付北方恶劣的天气, 天冷时不影响狩猎射箭, 天不冷时还可以卷上, 便于行动。另外袍服中还有一种“缺襟袍”, 前襟下摆分开, 右边裁下一块, 比左边略短一尺, 方便骑乘, 因此也称“行装”, 不骑乘时将那裁下来的前裾与衣服之间以钮扣扣上。除此以外, 其身上所佩戴的小刀、荷包等饰品, 都明显带有水草而迁徙的生活习俗的烙印, 而以羽毛制成的花翎, 以及削成马蹄形的女子高跟鞋等, 都带有浓郁的大自然风韵, 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的文儒柔雅之风大为不同。

三、服装呈现繁缛的装饰细节

清代满族统治者的服装虽然款式变化较大, 在服饰装饰上却在完全满化的服装上继续沿用了汉族冕服中的十二章纹饰。除了十二章纹饰, 清代朝服还沿用了明代的补子形制。所谓补子, 就是按级别缝缀在袍服之上的绣着不同图案的方形丝织品, 一般文官绣禽, 武官绣兽。补子制度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外在显现, 它成为当时区分各类人物政治、社会等级的重要标志。

与男服相比, 清代女子的衣服装饰也成为一大特色:镶滚彩绣。清朝女子服饰通常在领口、袖口、前襟、下摆、开衩口、裤脚等边缘处施绣镶滚花边, 很多是在最靠边的一道留阔边, 镶一道宽边, 紧跟两道窄边, 以绣、绘、补花、镂花、缝带、镶珠玉等手法为饰。早期为三镶五滚, 后来越来越繁阔, 发展为十八镶滚, 以致于连衣服的本料都显见不多了。

四、服饰现象体现的内涵

1、服饰制度是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地位

清统治者在占领全国以后, 为了巩固新政权, 采用了大量起用汉族官员、优侍明朝遗臣及宗室、开科取士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来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坚不可摧, 甚至特别推崇以武功保天下的政治口号, 并且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措施。清统治者认为, 满族之所以能够推翻汉族的统治, 根本原因在于满族是一个精骑射的尚武民族, 军队弓马娴熟, 骁勇善战。因此满族统治者认为在取的政权后能想保住政权, 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满族习武尚武的良好传统。而且清代的历代统治者都不约而同的遵循“衣冠必不可以轻易改易”的原则, 致使清朝近三百年的男子服饰基本以满服模式为主。

2、繁缛背后的政治因素

我们从清朝服装的边缘装饰和一些服饰物品可以看出, 当时服装的审美讲究的是细致精密, 服饰图案讲究细腻精巧, 色彩也讲求层次变化。服装纹样除了写生花鸟, 一些古器纹样和吉祥图案, 如“三代鼎彝”、“如意牡丹”、“福禄寿喜”等等。这些纹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但是这些服饰纹样更多的是承载着封建专制的意识。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 其封建意识倾向于专制, 崇尚繁丽华美、倾向于诸多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之风。此时种种自成系统的图案看似各不相同, 但其在思维方式上却不无共同之处, 它们都把自然当成了人的象征, 当成了人的一种言志抒情的象征。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这里却不无直奔主题的图解意味。

纵观整个中国服装史, 历朝历代的服饰总会有些许的不同, 但是基本的服装形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清朝,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 服装上呈现出很大的变化。不论是服装的形制还是服装的配饰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民族的特色。我们在研究清朝的服装时, 就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既要考虑到它的服装上呈现出的少数民族及游牧民族特性, 又要考虑到满汉交融对服装的影响。当然, 最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服装上的封建专制烙印也会更加的明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组图)
清代男人穿旗袍什么样?(组图)
旗袍的起源发展及旗袍美女
衣裳
回忆清朝服装(图)
满汉文化交融,服饰革故鼎新,清代满汉服饰可视化研究及设色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