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书丨天冷了,血压怎么就高了?医生提醒:这4种人冬天风险更大

朗读及音频制作:陈之瀚   

文章作者:纪文洋


                    

前几天门诊,老李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来找我,拿出他的血压测量记录。

愁眉苦脸的说,平时血压都还可以,这两天的收缩压突然就高到160mmHg以上,很担心。
他告诉我最近饮食也没变化,也没喝酒,血压怎么就高了呢?

闽南入冬一向比较晚,最近开始降温,最低温度4℃,在这个没有暖气的南方,已经算是极寒了,走在街上瑟瑟发抖的不在少数。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少人会发现天冷之后,原本夏天稳定的血压突然就变高了。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摄影:陈占彪

血压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即便是健康人的血压也是在一定范围内持续波动的。
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点,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生存。
心路星尘:

因此,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血压同样会有季节性的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在可控范围内,不会造成人体损伤,不需要处理。

但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很困惑:明明夏天血压很稳定,可是冬天血压却会明显升高。而冬天血压控制好了,一到夏天血压又太低。




这是因为血压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气温、声音、光、气压、湿度等等,其中气温的影响尤为明显。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

摄影:陈占彪

多项研究显示:
1、室外气温>5℃时,气温每下降10℃,收缩压平均上升6.2mmHg。

解读:天气越冷,血压可能越高


2、冬季夜间血压下降的幅度比夏天更大,这种白天和晚上的血压节律异常改变,同样可能增大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解读:天气越冷,血压波动可能越大,越容易出现意外。


3、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每增加10mmHg,死亡率上升21%,且冬季比夏季风险增加41%。
但如果家里用了取暖设备,或者减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时间,就可以减少血压波动并降低死亡风险。

解读:心血管病人如果血压越高,风险越大,如果注意保暖就会好很多。




哪些人冬天血压容易升高呢?
1、老年人大动脉弹性下降,动脉僵硬度增加,自身的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因此血压随季节变化的幅度更大,冬季发生心梗、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一倍。

2、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由于肾功能障碍,水、钠离子潴留在身体内影响血管的通透性,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影响血压调节功能,因此冬季血压明显高于夏季。

3、合并感染,比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某些全身性、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4、部分患者自身的原因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某些药物会升高血压(解热镇痛药、部分感冒药、激素、甘草等)、脱水、减重、频繁大量饮酒、高盐饮食、治疗依从性差。

很多高血压病人吃了降压药之后,就不再关注血压,也不再测量血压,这是不对的,降压治疗最关键的是要血压达标。

现在市场上的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很常见,而且价格并不贵,测量简便,有助于发现血压季节性的变化,尤其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更应该量量血压。

摄影:陈占彪

家庭血压监测要注意下面几点。
1、每年进入初夏和初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量血压,特别是气温大幅度变化时,例如骤冷骤热。

2、什么时候量血压?怎么量更准确?

建议在每天早、晚测量。

心路星尘:

具体方法是:早上起床1小时内,吃药吃饭和剧烈活动前测量,晚上可以在晚饭半小时后睡觉前进行。


每次测量应该坐位休息5分钟,排空膀胱,测量2~3次,每次间隔一分钟。第1次测量往往略高,但并不一定是真实血压,不用紧张,可以取后两次的平均值。

3、不要太频繁地测血压,有些病人一天量十几次血压,这完全没必要,过度关注血压反而容易焦虑

4、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家庭测量血压往往低于实际血压水平,可以多测量几次。

5、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夜间高血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通常在心电图室检查)。

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或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每年在夏天和冬天至少进行一次动态血压监测。

摄影:陈占彪

降压药的治疗并非一成不变的。
1、对于冬季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该根据情况及时增加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

2、对于夏季血压降低的患者,也应该及时减药或者减量。

3、但是建议要查一下血压波动的原因,最好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4、对于“候鸟式”生活方式,比如:我国北方居民到南方过冬,夏天南方居民到北方避暑,这就可能因为短时间温度显著变化导致血压明显波动,诱发心血管意外。

对于这些人群,建议旅行前后都应该注意测量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对老李来说,这就是冬季血压升高,除了注意保暖以外,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同时调整降压药物,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血压平稳过冬。

参考文献: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30(9):813-817

心路星尘: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成员,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

疾病重在预防,健康源于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冷血压最爱“闹情绪”,血压患者如何过秋冬?
都说电子血压计不准,下面8点你做到了吗?
辟谣!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没啥用吗?这个盒子还你高血压的真相
36岁小伙高血压,每天坚持运动,为何降压无效?医生实话实说
年轻人为什么舒张压高?选哪种降压药好?没有症状吃药治疗对不对
血压超过130 是否吃药看两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