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浒山话小调查随记(2)

在接着讨论方言调查前,先梳理两个概念。

一、浒山话的分派

如前文述,浒山有两个明显的人口变动期。第一次变动起因于迁县治,时间比较明确,为1954年;第二次变动起因于改革开放,但影响时间比较模糊。

根据几份人口数据1231982年至1992年,浒山人口增长37.9%,其中前五年增长6%,后五年增长31.9%。1992至2001年,浒山人口增长212%。90年代的人口增长是80年代的5.6倍。 1990年,全慈溪“居住本镇半年以上,户口在外镇”的人口比为0.51%,到了2000年,该数据达到21.08%。 慈溪的人口自然增长率80年代为14.17‰,90年代为3.05下降了11.12

分析这几组数据,可以看出:1).慈溪内部整体的人口大流动发生于90年代。2).浒山人口格局的临界点(外镇人超过本镇人)发生在90年代早期。3).浒山的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外乡镇的移民。4).00年代初的浒山人中,80年代前生于浒山的“正宗浒山人”不足四分之一。

几位调查者(50后60后70后)表示:浒山在80年代开始热闹了,但相比60/70年代差异不明显,90年代人口才显著增多。这与数据的结论大致相符。

结合上文,这里把1954、1990作为浒山的两个分界线,由于语言相对人口有一定时差,大致将1950前出生的浒山人讲的称为老派浒山话、1950~1985生人讲的称为中派、1985后讲的称为新派(新千年后的暂不讨论)。几位被调查者的情况按此分派:A为老派、BCDE为中派、FG为新派。

二、浒山话的象征意义
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派的几位被调查者在受访中,均对“浒山”“浒山话”的定义作了强调:C女表示,“正宗老浒山”就是“鸡鹅巷道地、解放中街”,调查浒山话就得看“正宗老浒山”;D男表示,“老浒山就是四只城墙脚著环城路就弗讴浒山哉”B女表示,“浒山是城里,浒山话是城里话”。
86年浒山主体的范围

从中看出,浒山话对人们有明确的象征意义,是城乡区别的标志,有明确的界限。

但是,浒山的城市化并非由“迁县志”一蹴而就的。据《慈溪县志》载,解放初的浒山,仅“一家电厂、三家碾米厂”,店铺也“仅有规模不大的几家”,工商业明显落后于周巷和观城,人口也仅庵东的一半。据调查者B回忆这一局面的大概要到60年代末才扭转,届时,浒山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业也比较成熟,已经有了县城的优势。

曾有长辈描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其小时候(70年代中后期),庵东南界的一些村民,开始刻意将自己的口音与庵东话区分开来,认为自己和浒山人讲话一样,并以此为荣。这说明,浒山话象征意义的成熟与浒山的发展,差不多是同步的。

被调查者口中所强调的“老浒山话”“正宗浒山话”,我认为指的正是成熟于70年代的中派浒山话。老派浒山话与其说更地道,不如说它是原始的,缺乏现代性的;而中派浒山话,则具有城市性、融合性的特点。这对于理解浒山话的调查结果很重要。



本期继续讨论两个浒山话特征词。

一、“怎么”的说法

“怎么”的说法,浒山及周边一带可以听到的一般有两类:1.“咋 [dza] / [za]”类的,如“咋几、咋话、咋相貌”;2.“样 [ɦiã] / [ɦia] / [ɦiaʔ]”类的,如“样几、样话、样相貌”。


我个人只用[za],“样”类在我的语感里比较松垮。
在调查中,40后A男用[dza],用不用“样”类未知;50后B女只用[dza];60后C女只用[dza],且表示浒山只用“咋”不用“样”;70后D男用[dza]和[ɦiã],但认为两者问的程度“有眼各样”,“样几啦比较委婉”,“咋几啦像煞态度高头有问题”,质疑某人时用“侬人咋几啦”;70后E女表示个人用[ɦiã]比较多,对“咋”和“样”用法的区别与D完全一致;90后F男只用[za];90后E女只用[dza]。
对一些参考地区的调查:慈城用[dza]、观城用[dza]、余姚城区用[dza][za]、周巷用[dza][za],天元用[ɦiã]、崇寿用[ɦiã]或“呐个”、横河/逍林用“样”类(具体哪种因人而异)、宗汉两类都用。
《慈溪县志》中记录的“怎么”为“偌”,即“咋”。

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对余姚话的记录:

《现代吴语研究》4102页,“怎末”条目

《余姚市志 1988~2010》的记录,其中核心区为原余姚县地区,中小区为余姚城区及姚北中部,上小区为姚北东部(浒山所在),下小区为姚南:

《余姚市志 1988~2010》5 ,1134页

结合这些调查,得出几个结论:
1).老余姚县主体用“”类,分布很广,深入南部山区与北部平原,这是一个与宁波共享的特征词。“样”类是北东部独有的用法。
2).由“样”类分布看,浒山底层可能也说“样”类,但后来被“咋”类替换。由于横河不说“咋”,浒山的“咋”不太可能来源于与余姚的贸易,因此大概率是由“迁县治”引起的。
3).以AB二人的年龄推算,“咋”类在60年代初可能已成浒山主流,但不同小圈子内的情况仍有不同,C女的“咋”类比D男E女更彻底,可能与C女的家庭一直从事公职工作有关。另外,后来的近郊移民也会影响“咋”与“样”的竞争关系。
4).90年代后的浒山主流倾向于说“咋”类,这是是慈城、余姚、东部、周巷等多方影响的结果。“咋”念成[za],与新派[dz]简并入[z]有关,这一点浒山和余姚城区一致。
另外,我认为“咋”和“样”可能本就同源,两者的关系推测:[dza/za] > [ʑia] > [ɦia] > [ɦiã]。如果能在仍保留[ʑ]母的地区( 比如姚北西部)找到用[ʑia]表示“怎么”的情况,也许可实现此推导链。
二、“在做什么”“在哪里”的说法
先以我个人情况为例:表动作进行的“在”,我用“ [lã],如:侬冷弄啥西(你在做什么);表处所的“在”,我用“ [lɔ̃]表泛指或近指,用 [lã]表远指,如:我屋里啷(我在家)、渠外国冷(他在国外)。
该三种说法在白沙/横河/逍林等地对应成n系声母的:[nã]、[nɔ̃][noŋ]、[nã]。
调查该词的目的在于考察:1.浒山有无n系;2.有无其他变体;3.鼻化是否完整。(其他还有“来搭”“勒”等说法,不在考察范围)

调查结果如下:
1).表动作进行的“在”:CD与我相同说“冷”G说无鼻化的“赖 [la](侬弄啥西)而ABEF用“ [ɦiã]”(侬弄啥西);2).表处所,泛指和近指的“在”:D说无鼻化的“ [lɔ]”(我屋里劳),其他人与我一致,说“冷”;远指的“在”,所有人与我一致,说“冷”3).样本中没有发现念n系的现象。
仅从本次调查看,第二种说法更主流。
关于表动作进行的“在”,调查找到了一种(我不曾注意的)新的表达,且单从本次调查看,“样”比“冷”更主流。这两个词,我认为,是同一原始形态“来冷 [le lã]”的不同演变,即:
1).[le lã] > [le ã] > [lã]; 
2).[le lã] > [le ã] > [liã] >  [ɦiã]。
关于鼻化是否存留的情况,我结合后文其他对照组一同来分析。
下期续。

参考:

1.慈溪市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发展报告。

2.浙江省慈溪县地名委员会, 《慈溪县地名志》,1986。

3.慈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慈溪县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4.赵元任《现代吴语研究》1956, 科学出版社

5.余姚市地方编纂委员会,《余姚市志 1988~2010》,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感谢订阅,下期再会!
近期回顾:与普通话含义不同的方言词(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那时慈溪浒山还只是余姚的一个小镇…
闲话“白沙” (转载)
为什么慈溪西部人讲余姚话,余慈边界变迁图
慈溪 百科
成为全国105个大城市的一员,慈溪是个怎样的神仙城市呢?
慈溪余姚初三期末选择题压轴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