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方言“知庄章”声母的分野和演化规则 伍 (终)

苏州方言“知庄章”声母的分野和演化规则

——老苏州话平、翘舌音的辖字规律

清末、民国三份苏州话字音材料的差异

去,传统文人阶层没有太多热心去记录俗方言,清末、民国三份苏州话字音材料分别出于医生、传教士、热心老人,贡献是巨大的。这三份材料记录了同一个“知庄章”语音系统,本文所记的胜浦方言与之一致,三份材料“知庄章”差异主要是文白异读,可纳入上文总结的十条规则里。下面来看看它们的主要差异。

表五:三份苏州话字音材料的差异举例

《传教士》和《字汇》带注音,已转为国际音标,《乡音字类》只有同音字分类,没有注音,语音依据李军《苏州方言字书乡音字类简介及同音字汇》,来自对《字汇》的类推。

01

陆懋修《乡音字类》(1877年成书)

以同音字分组,虽没有音值,但可清晰辨别音类。作者陆懋修,苏州人,中医学者。整理版和语音分析见于李军《苏州方言字书<乡音字类>简介及同音字汇》。虽称“乡音”,但记录的是苏州城的读书音,基本格局一字一音,如果某字有白读和文读,那么只记文读音。这本书里不少文读音对今天苏州人来说已经很陌生,比如吹[tsʰe]、水[se],已经淘汰。通过这本书,可以知道19世纪后半叶苏州人是如何读书的,也可以发现很多文读音已消亡了。在十类文白异读的十个代表字里,有九个记录文读音,比例相当高。这份资料的一个特点是麻开三章组字(如:蛇、舍、遮)是独立的,李军文中标为[tʂɑ]类,和今无锡农村地区相似。苏州话今白读已是[tso]类,但有些字词里似乎还能看到痕迹,比如奢遮(常见于明清白话文,义聪明),今音[ɕiɔ tʂɔ],啥[ʂɔ5]在明清吴语文献里也常见用奢、{亻奢}、{口奢}来记音,以上奢、遮都是麻开三章组字。《乡音》的[ts]类有[dz]声母,[tʂ]类有[dʐ]声母。

02

传教士《苏州方言字音表》(1892年印刷)

原书名《A Syllabary of the Soochow Dialest》,清末在华传教组织诸多方言字音表的一种,用罗马字标音,可知当时音值,非常可贵,语音分析见于蔡佞《19世纪末的苏州话》。记音以方便传教为目的,照顾普通民众的语言实际,对待文白读比较务实,大多记白读,少数记文读,基本面也是一字一音。在十类文白异读的十个代表字里,有五个是白读音,五个是文读音。这份资料清楚地显示,当时的苏州话,[ts]类有[dz]声母(原书记为dz),[tʂ]类有[dʐ]声母(原书记为dj)。

03

陆基《苏州同音常用字汇》(1935成书)

民国政府曾经推行注音符号,一位苏州老人陆基对这种新方法很喜欢,为苏州话制作了一份字音表。整理版和语音分析见于丁邦新《一百年前的苏州话》。这份资料除了拥有注音,最大优点是一字记多音,兼记文白读,且带有用例,和现代方言字表已经非常接近了。在十类文白异读的十个代表字里,三个兼记文白读,四个只记文读,两个记白读,一个缺载。[ts]类有[dz]声母,但[tʂ]类无[dʐ]声母。

04

文献材料的局限

从现代视角看,三份材料有个共同特点:作者心目中都有“标准字音”的概念,如果白读音和读书音距离稍远,就联系不起来,不认为这是“字音”,白读音就会缺载。表中十个例字里,有六个例字的白读音无法从这三份文献里获知。而在活语言里,不仅能知道“字音”,还能知道地道的“语音”。

参考资料:

蔡佞《19世纪末的苏州话》

蔡佞《苏州沈巷方音特点及与苏州城区音的比较》

石汝杰《明清吴语词典》

丁邦新《一百年前的苏州话》

李军《苏州方言字书乡音字类简介及同音字汇》

翁寿元《无锡、苏州、常熟方言本字考》

叶祥苓《苏州方言志》

汪平《苏州方言语音研究》

莫娲《常熟方言音韵演变研究》

马惠琪《常熟方言语音调查报告》

王轶之《[tʂ]声母在无锡的地域演变》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ʂ]的类型》

桑宇红《知庄章组声母在现代南方方言的读音类型》

王洪君《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的分合及其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

文 | 寒寒豆    版 | 嘉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末湖北京山方言音系——读郝敬《读书通》
汉字的读音从哪里来?
河洛话
潮州方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尖团字有来由
《讲普通话是我们的骄傲》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