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看透人生的执念,悟透是人生,醒来便是重生

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变的,是思想。

作为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庄子》给世人留下太多的故事,“庄周梦蝶”、“鼓盆而歌”已经成为知名的典故。

更重要的是,《庄子》的思想智慧,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今日分享《庄子》经典,读懂都够用一生了!

1、人只会为自己着想

《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得好: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庄子在故事中也讲:

古代的真人,不傲踞他人,不在小事上较真,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

生与死是最大的事了,尚且可以看淡,人情世故就更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乐于交往,取悦外物的不是圣人;伺机行事的人,不是贤人;不能看到利害的相通相辅,就不算是君子;办事求名而失了本心,就不是有识之士。

这一豁达理想的人生观,在今天仍有其作用。

我们与他人相处时,常认为别人做的不对,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殊不知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进行判断的。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就能理解对方的处事动机了。

何况我们也不尽是正确的,可能也是难以相处的对象。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说服自己,不轻易动怒了。

2、放下对物质的执念,是对人生最好的优待

世间最可悲的人,就是被物欲迷惑了双眼,一味的只看到了自己利益,甚至为了利益而放弃道义和人格。

当一个人的眼中只有利益时,他就会为了利益而放弃道义,做出了违背常理和规则的事情,这个时候触犯的不仅是道德,而且也是法律。

然而从人生长远来说,他并不会因此而受益,反而深受其折磨,他的人生因为物质而得到满足时,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因为人生所有的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各有阴阳,当他只是一味享受利益时,却忽略了利益背后的陷阱和人生的恶果。

从尘世无非虚幻的现象来看,别说功名富贵,就连人的四肢五官也不过是上天赐予你的躯壳;从客观世界超越一切的眼光来看,别说父母兄弟,就连万事万物和你自身也是同为一体。

正所谓人与山水无异,人与花草无别,所以人需看得破,看得透彻,才能将人生认得真切,才可以担负天下之重任。

否则只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和眼前看得见的利益,那么你的一生只是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物质层面的东西,只是暂存于你的身体,唯有人格道义,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不要为了那一些暂存于身体的东西,而放弃真实的自己。

所以放下对于物质的执念,是对于自己人生最好的优待,而且在你能够坦然面对人生的同时,守住的更是清明的人格和道义。

3、身为局中人,却难辨身处的这个世界

生活就如同一个障眼法,遮住的都是我们最该看到的人生,当我们身处于人生之中,其实很难客观的看透人世间的斑斓多彩。

就好像很多人,身处于平淡的幸福之中,但是却永远感受不到人生的欢乐。

他计较的都是人生点滴的纠葛,点滴的痛苦,看不到的是人生最该享受的那一种美好。面对生活,他总喜欢抱怨总喜欢纠结,因为他觉得,自己面对的是生活的压力,面对的是人生世事的不如意。

所以就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并不缺少美,但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看不到那些真正值得去看的美好,所以,当一个人真正跳出当下的世界,经历了世事沉浮之后,再回头看,却发现人生经历的都是最该享受的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以“鞭其后”的智慧养生,才有身体与灵魂的两者兼得
【《论语》整本书阅读】 申彦欣:何为君子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君子和小人
庄子的人生三重境界:忘记物质,忘记他人,忘记自我的执念!
庄子:人性的可笑,就是因为活的过于复杂
庄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