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怎么理解?
专注高效学习,深度思考,自我成长
前段时间首发在知乎的一个分享,这边也同步一下,方便接下来做心学心得的分享(没错心学心得在写了lol~)。
以下正文。
孔子在《论语·为政》里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于最后一句,很多人会在此处将“不逾矩”理解为不会逾越规矩,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是有失偏颇的。
想来像孔子那样的圣人,70岁才做到不逾越规矩,还要专门点出来作为人到七十的境界,那也是不合常理的。
要更好地理解这句话,首先要了解的是中庸里对“中”的定义。
《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提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十六字心传,被认为是圣人治天下的大法,也是个人修心的要诀。
儒教认为这是尧舜以来所传的圣人心法。尧传给舜时, 只说“允执厥中”,舜传给禹,就加上了另外的十二个字。
“人心惟危”是说,人心是危险的,总是有欲望,所以不能居于中道,会有偏颇。
“道心惟微”是说,天道是非常精细微妙的,不好把握。
那么要如何把握人心与道心呢?答案就是后面八个字: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断去修炼精一的功夫,去秉持中道。
那么什么是“中道”呢?这里的中在中庸里有明确的定义: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庸,是永恒不变的定理。
所以说,中庸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折中状态,而是一种不偏不移、恒定不变的完美状态。
也因此,孔子说“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只能无限接近,不可能完全达到,它是我们的最高追求。
基于上面的解释,我们了解中庸的中是“分毫不差”。那么要如何衡量是否分毫不差呢?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矩”了。
因此此处的矩并非是俗世的理论规矩,而是那把丈量自己内心的“矩”。
也就是说,孔夫子到了七十岁的境界,已经不需要刻意约束约束自己,就能保证自己的内心不偏不移了。也就是实现了上面所说的中庸之道。
而这,不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吗!

END

近期文章

如何用滴答清单实践单核工作法

短更 | 安利我最近的心头好——flomo

从当下说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作赏与评(三)【中庸】·朱熹《中庸章句》序
中道、中庸、中间、中立
中庸全文及翻译
富金壁:《中庸》是关于君王道德修养的讲义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的意思是什么?
诚者与诚之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