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秦佩六国相印的本质是什么?他真的值得追捧吗?可怕的自作聪明

原来,有这么一个村,村上大大小小有很多户人家,大家共同在村长的管理下和平共处、其乐融融。

但是随着世事变迁,这个村的生态开始出现了变化。有些人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率先富裕起来了,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家凭借强大的实力逐渐成为了村长以下的老大哥。

这时候,各家各户在实力上虽然各有差距,但是总体上来说还不存在谁分分钟秒杀谁的问题,几个大户人家凭借各自的运作,轮流当了一阵子村里的老大哥。

村西的老秦家也曾吃了一顿饺子,当过一回老大哥。

在人人想当老大哥这种欲望的刺激下,村里的各家各户自然就更有动力去扩展自己的实力了。其中,村西北的老晋家、村东的老齐家、村南的老楚家根深蒂固,率先脱颖而出,隐隐成为村里的带头人。

尤其是村西北的老晋家,不光家大业大,还和村长是自家人,村里的人基本上都要看他几分脸色。

但是大户人家也有大户人家的难处,那就是家庭内部容易闹矛盾,一来二去,老晋家居然被一分为三了。老魏家、老赵家和老韩家一起找村长办了手续,单独立户了。

村西的老秦家即便看到那个强大的邻居被一分为三了,心里依然高兴不起来。因为曾经的老晋家实在是实力太大了,即便一分为三了,人家那三家依然在实力上稳稳压住他家一大头。

这让村西的老秦家心里相当的焦虑和不平衡!

自从他们家短暂地当上村里老大哥以后,由于自己家靠在最西边,干啥啥都不方便,往南走是大山,往东、往北走不光有大山,还有强大的老晋家堵路,往西走就更不用说了,那都得出村了,得跟那些没资格进村的野人玩了。

所以,老秦家长期被压缩在村西的一亩三分地出不来,已经濒临被边缘化的状态。思想文化上,全村人都看不起他们,不愿意跟他们说话,说他们太粗鲁;经济贸易上,大家都对他们家嗤之以鼻,不愿意和穷鬼有经济往来;公共事务上,村里有什么事,没人愿意和他们商量,都说他们家的意见不重要。

你们说,老秦家的汉子但凡有点血性和追求,是不是都想让村里的人开始重视他们家一下?

于是,老秦家的秦孝公于是请来了村里的到处找项目、搞工程的商鞅,通过商鞅的一顿操作猛如虎,老秦家的人感觉自己的精气神变了,每天起来就恨不得操着刀子找村里的人干一架!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呀!那叫一个杀气腾腾呀!

可是商鞅为了实现自己的项目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老秦家的人过于严苛了,没怎么把人家当人看,得罪了一大片的人。老秦家的人看在商鞅是自己家长请过来的人,一忍再忍。

老秦家的人身体和气质是不一样了,敢和隔壁的老魏家叫板了,还从老魏家手里夺回了当年抢走他们家的河西700里地,从此,腰杆子也直了,说话底气也足了。

老秦家的家主秦孝公为老秦家的崛起操碎了心之后,终于撒手人寰了。接班的秦惠文王跟他老子的想法不一样:咱老秦家现在不一样了,商鞅这个外来户留着也没啥用了,万一他跑到别人家去也搞这么一个项目,那咱们家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再说,这小子这些年可是把咱老秦家的人都得罪遍了,杀了他正好可以化解矛盾、收买人心。

于是,在老秦家搞了大半辈子项目的商鞅最终死在了老秦家,死在自己帮老秦家立的那些规矩之下。

秦惠王虽然不太喜欢商鞅那种横行霸道的作风,但是对商鞅的项目成果还是很认同的,所以,杀归杀,商鞅留下来的那一套体系,他还是照用不误。

从中也可以看出,秦惠王也算是一个成熟的家主,把仇恨和利益拎得很清楚。他和你商鞅有仇,但和你商鞅带来的好处没有仇,杀了你,不耽误、不影响他享受你带来的好处。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在重大的利益关系面前,一定要把自己情绪的位置摆正,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愤怒、仇恨而拒绝一切,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经过商鞅的技改工程改造后,老秦家在村里的实力和表现很是强劲,因此在村里的地位和存在感自然是蹭蹭地往上升,村长还将他们家封为了西部大总管,那种感觉真是倍儿爽。爸爸再也不用担心我出去会受欺负了。

但是,这个世界永远是这样的,女人长得太漂亮了,容易招来登徒子;饭菜做得太香了,容易引来好吃者;家里太有钱了,总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惦记着。逐渐强大起来的老秦家也开始被人惦记了。

村里有一个叫苏秦的小伙,跟着村里最神秘、最博学、最智慧的老人鬼谷子学了一身本事,特别是练成了一张好嘴,能说会道。

简单介绍一下鬼谷子,鬼谷子据说叫王诩,还有一种说法叫王禅,籍贯有很多种说法,在此不表,因为隐居清溪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

这位鬼谷先生传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堪称中国历史上的最牛导师。据说商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白起、李牧、王翦、乐毅、李斯等一大串历史牛人全都是他的徒弟。

鬼谷子开班立说带徒弟,主要讲四个专业:第一是数学,也就是天文地理星象预测,像诸葛亮借东风那一种就是的;第二是兵学,三韬六略,排兵布阵,神鬼莫测,变化无常;第三是言学,明理审视,出词吐辩,万口莫当,纵横捭阖;第四是得道,修真养性,服食导引,长生不老,平地飞升。

也正是因为鬼谷子身上的种种传说太过神奇,所以也有人认为他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个门派、一个称谓,类似于“皇帝”、“教主”代代相传。

苏秦从鬼谷子“言学班”毕业时,据说那张嘴堪称万人敌,谁若和他搞言语辩论,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他洗脑了。堪称村里的语言学大师。

苏秦看见村西的老秦家逐渐发达了,觉得村西应该有自己的广阔天地可以有所作为,于是,他便跑到老秦家对秦惠王说:“你们老秦家现在牛逼了,而且后劲十足,但终究位置靠边,战略纵深不足,我觉得你们应该南下,把巴蜀两家的地盘给拽到手里,你觉得我这个方案怎么样?”

秦惠王心想,这些开发新项目的怎么都跑到我们老秦家来了,才被我弄死一个商鞅,又来了一个苏秦,莫不是有什么玄机?

于是便直接拒绝了苏秦,他说:“承蒙你看得起,但咱老秦家是刚刚长大的鸟儿,羽翼未丰,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才刚刚理顺,不太适合去抢别人家的肉。好意心领了,慢走不送!”

苏秦很郁闷,但他又不甘心。于是,又跑到了老赵家,准备推销自己的另一套方案!

但是,这次他的运气更差,连老板的面都没见到!因为老赵家赵肃侯的弟弟赵成是老赵家的管家,看着苏秦满嘴跑火车的样子很是不爽,直接让他滚蛋了。

苏秦就纳闷了,老子这么能说,咋就没人愿意听我说呢?他决定到村里最北边的老燕家再去试探试探,说不定,越是偏远的市场越容易被突破呢?

现在的老燕家和当初的老秦家是一个样,因为地方太偏,每天都是过着一地鸡毛的生活,他们的家主燕文公根本没心思、没时间打理苏秦这样的促销人员,直到一年多以后,才给苏秦一次见面说话的机会。

燕文侯剧照

苏秦觉得,日子过得好的人就应该用更好的日子去勾引他们,日子过得不好的人却应该用更糟糕的处境去吓唬他们,像老燕家的小门小户,得好好提醒他,他们很危险。于是,一口气说了下面这段话:

虽然你们老燕家号称幅员两千余里、部队几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六千匹、储存的粮食可以顶好几年,但是咱们不说,您自己心里也明白,在咱村里,您家跟老秦家、老魏家那样的大户人家根本就没法比,对吧?现在村里各家各户之间,打架斗殴的事情很常见也很严重,可是为什么偏偏就没有人来打你们老燕家呢?是他们不想霸占你们家的土地吗?不想把你们的子弟抓去干苦力吗?显然不是,你比如村西的老秦家,恨不得逮到谁都是一顿胖揍!您家现在还能过点安稳日子,主要还是因为老赵家在前面帮你挡着。这老赵家可是真硬气,近年来和老秦家前后干了五仗,三胜两败,互有损耗。但他们干架干亏了家底子会不会找你来补窟窿呢?老秦家离咱们还远点,老赵家就在咱家隔壁,他要是想拿咱家撒气,麻烦可就大了!好在我和老赵家交情还可以,我可以帮您去游说老赵家,让我们两家结盟。

一直活得比较战战兢兢的燕文公哪里经得起这么吓唬?也没时间去调查苏秦是否真的和老赵家有交情,便赶紧给了苏秦一笔钱,让他带上礼物去老赵家撮合两家的好事去了。

拿到人生第一笔投资的苏秦信心百倍地又来到了老赵家,上次你们不愿意见我,现在我带着合作伙伴来了,你们见不见?

此时,也算是天助苏秦,对他印象极差的赵成去世了,苏秦用钱在老赵家上下疏通了一下,很快就见到了赵家家主赵肃侯。

苏秦见了赵肃侯之后,估计实力强劲的老赵家对于和苦兮兮的老燕家拜把子没什么很大的兴趣,于是,干脆把饼画得更大一些:联合村里六家一起来揍老秦家,您赵肃侯来当这个带头大哥。这就是历史著名的“合纵”。

谁会拒绝当带头大哥这样的好事,赵肃侯表示自己没意见,就看其他五家怎么想!

苏秦赶紧把老燕家推出来:“那绝对没问题,这些年您和老秦家干得那么硬气,大家都打心底佩服您呢,这不,老燕家已经率先表态了,唯您马首是瞻,其余四家自然也不会有意见!”

苏秦为了让赵肃侯的决心来得更坚决些,继续分析道:“您老赵家和村西老秦家算是咱村里最能打的了吧,老秦家因此一直把你当作眼中钉、肉中刺,可是,为什么老秦家却没有一直盯着你们打?因为他也怕老魏家、老韩家在他们背后捅刀子。若是让他彻底摆平了这两家,咱老赵家就真的危险了。同样的道理,其他大户也是一样的。所以咱们村东头的六家合则生、分则死,合作基础和意愿都很牢靠,就是一直没人牵头来弄这个事,现在我苏秦愿意来帮大家四处奔走。因为我苏秦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最看不起村里有些人到处鼓吹老秦家,碰到老秦家找事,就劝人家割让土地,自己再从老秦家拿回扣,那多缺德呀!您说是吧?”

赵肃侯一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于是对这个正气凛然的年轻人表示很赞赏、很信任。于是便封他为武安君,并叫家里的管家给他拨款“车百辆、黄金两万四千两、白玉一百双、绸缎三千六百匹”,让他代表自己去呼吁国际和平。

赵肃侯其实有两个核心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想清楚,因为想当带头大哥所以便着了苏秦的道。这两个问题分别是:

一是这种联合抗敌的利益捆绑方式是极不牢靠的。仇恨有多深?危机有多大?伤害有多严重?付出的成本有多重?这些都是他们在以后在打老秦家时,要私自细算的账,齐心不了的!

二是这种联合抗敌的实现手段是极不可行的。干起架来,那都是十万火急的事情,等你老赵家和老秦家要干架了,再通知东面的老齐家、南面的老楚家赶过来支援,黄花菜都凉了。你若提前叫他们赶过来,要是最后没干架,那他们的差旅费又扯不清楚了。总之一句话,手脚长在别人身上,你想随拿随用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赵肃侯,毕竟那个年代,人的逻辑思维是很受限的,赵肃侯只是觉得,村东头干不过村西头的老秦家,主要就是因为村东头的人不齐心,却没去想为什么这些人不齐心。

像苏秦提出的这种国际盟约,在本质上就是一场国际诈骗。为什么呢?因为盟约这种东西面积大了、成员多了,就注定是一纸空约。两个人的山盟海誓还有可能实现,一群人的歃血为盟却基本上都是一场笑话。

每个人和组织都有私心,他们必然会、也必须要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去思考问题,个体越多,利益冲突就越大,彼此之家的盟约关系就会越脆弱。

夫妻本是同林鸟,灾难到头各自飞!夫妻之间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群临时拉拢在一起的盟友呢?“合纵”的六家怎么可能做到同心同德?

但是,这并不妨碍苏秦把话说得相当漂亮,也不妨碍大家愿意配合他的美好蓝图。因为人在重大利益面前,还有一个心理底线就叫“这事我不吃亏”。这种心理会让很多人产生“试试看”的热情,尤其是在已经有人带头了的情况下。

顺利搞定了老燕家和老赵家的苏秦,带着他们两家的背书,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其他四家搞定了。

由于苏秦在六家之家成功穿针引线,六家纷纷给苏秦颁发了荣誉奖章。历史上称苏秦佩六国相印,其实并不是说苏秦当了六国的丞相。苏秦的“相印”是一种荣誉性的嘉奖,没有实质性的事务和权力,类似于今天的客座教授。

拿到六家任命书的苏秦在村里实际上是一个什么角色呢?就相当于六家联合对抗老秦家,需要一个外部联络部,他就是这个联络部的负责人,看起来很威风,其实就是一个空壳部门的负责人。

但是,苏秦对这种有名无实的位置介意吗?他不介意!当年因为被他嫂子嫌弃,离开自己家的时候,他的内心就变得很坚定了,一定要功成名就,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合纵”概念从最开始就仅仅是他求富贵的一个方式,空壳公司这个结果他无所谓,他本身就是一个玩概念的,当年在秦国的时候,他玩的就是另一个概念。

苏秦的本质就和他在说服赵肃侯时所提到的那帮以割地求和为说辞的说客一样,都是为了自己那点小利益,只不过他的手法更高明而已。

苏秦其实并不在乎村东头还是村西头谁赢,他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了帮村东头这六家把村西头的老秦家干趴下,相反,他还十分担心老秦家抗不住,那样他这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就将无处依附了。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分子、诈骗分子。具体的分析,大家看了关于他同门师弟张仪的介绍之后,可能就会恍然大悟了。

苏秦制造了一个概念,用这个不切实际的概念把六家有心病的人捆绑到了一起,然后把他们忽悠成了名正言顺的提款机,这是不是现在某种营销模式很相似?

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往往很容易被历史绚丽多彩的外衣所迷惑,当看到苏秦佩六国相印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对苏秦心生敬佩,而不愿意沉下心去剖析他“成功”的背后。

苏秦其实并不值得我们追捧,他后来被打脸打得很惨,横遭惨死、身败名裂。但这也似乎是他这一类人正常的归宿。

老秦家在得知苏秦在村东头搞了一个什么“合纵”的概念公司来对付他,直接略施小计,就让老魏家和老齐家率先对合纵公司的老大哥老赵家出手了,让当时洋洋得意地呆在老赵家的苏秦无地自容,找个“出去搬救兵”的借口就跑到老燕家里去了。

到了老燕家,苏秦觉得安全了,又开始乱来了,他和老燕家的主母——燕文侯(已去世)的妻子搞地下情。

搞完了他又觉得害怕了,于是又借口要去老齐家搞破坏,因为老齐家背叛了大家,又跑到老齐家去了。

到了老齐家之后,老齐家的家主齐宣王去世时,他劝老齐家要把丧事当喜事办,场面要大、气氛要热烈,这样才能显示咱们老齐家有钱。把老齐家的人气坏了。

后来,老齐家的人内部争权夺势,有看他极不顺眼的人就顺带把他给谋杀了!

玩了一辈子小聪明,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临死之前,苏秦依然没有觉得自己有问题,而是觉得别人对他不友好,所以,他要报复!

他让齐王将他的尸体五马分尸,并宣称自己是老燕家派来的间谍,老齐家要重赏杀他的人,引诱凶手出来自投罗网。可见,苏秦宁愿自己死无全尸也要报复凶手,这种人实在太可怕了!另外也不得不说,这种人确实很聪明。

苏秦死后,他在老齐家干的那些缺德事也大量被抖露出来了,人们才算真正认识到了苏秦的本来面目。因此,老齐家的人恨死了和苏秦渊源极深的老燕家,搞得两家成了世仇,互撕了几十年,两家各有一次差一点就家破人亡了。

这段历史的收尾还是很有名的,就是乐毅破齐田单复国,但这么一折腾,老燕家和老齐家注定要慢慢没落了,从而为老秦家横扫天下减轻了阻力。

最后,认真地说一句,做人做事还是要脚踏实地,别没事忽悠自己,有事忽悠别人,那些靠挑拨离间、东拉西扯过日子的人,很难有什么好下场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桐文社 | 第二周B:微小说【拐爷】
十分钟读完战国史:一个有关升级打怪的故事-头条网
民间故事:男子救助遇险仇人,还向对方致谢,两仇家从此结为好友
老赵的风趣和套路
(诗三首)商鞅 苏秦 楚怀王
秦国在壮大过程中如何吸纳六国人才,实现统一霸业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