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黄骅齐家务

       齐家务村是家乡南部的一个村,距离我们村有12华里。齐家务镇政府设在该村,该镇处于黄骅市最北端,子牙新河横穿东西,205国道纵贯南北,全乡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辖齐东、齐北大王庄等37个行政村目前人口3.8万,耕地9.8万亩。

一、齐家务村名的由来。

实际上,同现在人们经常重名一样,叫齐家务村名的也有很多。河北省就有三个。除了我们要说的属于黄骅市的这个齐家务村,另两个分别在沧县大官厅乡和固安县彭村乡。

在我小的时候,就听村里老人讲起过齐家务村名的来历。据说:明代燕王朱棣为夺皇位,在冀鲁豫皖同政府军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拉锯战,史称“靖难之役”,民间叫“燕王扫北”。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非一蹴而就,顺利抢班夺权。朱允文再怎么无能、懦弱,始终是占据大义的一方,朱棣再怎么能干也摆脱不了其僭位的事实因此,在战争之初,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在经济、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形势都不利于朱棣。再有,饱经元末明初战乱、灾荒,企盼安居乐业的中原百姓,愚忠思想根深蒂固,因而自发帮助政府军抵抗燕军燕王的军队连连受挫,惹得燕王大怒,于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残无人道地屠杀百姓,使得燕京以南“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然而在这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中,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一个村庄却幸免于难,原来燕军临近之时,突降大雾,笼罩村庄,燕军擦边而过,村民庆幸,遂将村名改为“起家雾”,后演称“齐家务”。

根据沧县大官厅乡齐家务村的村志记村最初移民只有七户人家,所以得名为“七大户后来就和“燕王扫北”关联了。据称,到了15世纪初年,朱棣和侄子朱允炆争夺天下,沧州是主要战场,当时七大户村也差点遭遇祸害。好在燕王的军队来到这附近时因为起雾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事后村民们幸免于难。后来为了纪念此事就将村名取谐音改为了“起大雾”。之后“起大雾”又讹称为了齐家务来源:《河青新闻网》

据记载:在朱棣的封地今天的北京向南传统的行军路线上,也由各个明朝廷“正统”的拥护者组成了一道道防线,朱棣的“靖难之役”在最初可谓是步履维艰,有数次他都挣扎在被俘或者死亡的边缘。因此在明建文二年(1400),也就是“靖难之役”的第二年,朱棣决定从人烟稀少的东路出发,率领大军从天津(称帝后,在永乐二年(1404年)于当年“白河济渡”的地方,设立“天津卫”,建筑天津卫城,赐名“天津”意思就是天子渡河的地方)南下,在“北码头”即现在的北大关,渡过了南运河。为泄愤,朱棣大军从天津南下时,沿途进行了抢掠和惨无人道的灭村式屠杀兵临沧州城,沧州守将徐凯、陶铭没有察觉到燕军到来,当发现朱棣的大军时,守城的士兵们都颤抖得穿不上铠甲。在燕兵四面攻打之时,燕军大将张玉率壮士“由城东北隅肉搏而登,遂拔其城”。生擒了徐凯等诸守将,“斩首万余级,余众悉降”,燕军大获全胜。攻下沧州后,更是将本地投降的3000多驻军俘虏就地活埋

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后,成为明朝正统的永乐皇帝,所犯暴行自然不能载入正史。盐山县有一个叫李柳西的,于永乐初迁来盐山县羊二庄(今黄骅)。私著《义民录》一书,记载:当靖难兵往来河间以东,沧盐民忠义奋发御之境上。燕王怒,赤其地。柳西至盐,青磷白骨,震怵心目。遍访士人,得其遗事。恐遭刑禁,藏之子女,遗嘱永不得示人。燕王屠缪义民事,当时以为深讳,稗官野史无敢志者,惟此书是以补正史之缺。而柳西子女泥于祖训,明鼎革犹不敢出,竟至散失,论者惜之(《盐山县新志》)

据考:沧州地区野外或现有村庄附近,有许多高出地面的土台,虽已成农田,然而田间地头多碎砖乱瓦。这些土台,当地群众都能叫出名字,比如唐家庄户,许家庄户……等等。说明这些地方过去是村庄。从一些地方出土的文物看,多系明以前什物,有些地方还传说,某庄户是“燕王扫北”时被破坏的村庄。再有:今沧州地区有人管理的明代以前墓地甚少,墓碑更是少见。今所见墓碑,明代以前的,多系从地下出土者。“燕王扫北”造成人死户绝,墓地无人管理,渐渐夷为平地,此乃情理中事。这两点,应该是研究燕王扫北需注意寻求证据的一个侧面。对于这些“庄户”的遗迹和无明代以前墓地的原因,群众中流传的是,因为“燕王扫北”和“红菌儿”造成的。红菌儿是什么?说法有二:一说“红菌儿”是一种红头苍蝇,咬在人身体任何地方,就会溃烂死亡;一说“红菌儿”是一种红色小虫子,专钻人的鼻孔,见血就死。红菌究竟为何物,尚难以确定。但和燕王扫北同时发生。如果杀人盈野,无人掩埋,因此引起疫病流行,继续造成人口大量死亡,也是合情合理的。燕王得胜做皇帝后,即下诏书掩埋白骨。说明在战争期间,尸骨遍野,无人掩埋这是事实。这种情况,极易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故志此以待考。以上来源于《日馀杂录》一书,此文原载于河北《社会科学论坛》

看来,永乐皇帝朱棣在沧州附近屠村、赤地是不争的事实。高德地图显示黄骅、沧县两个齐家务村相距八十四公里,直线距离估计也有六十余公里。看来当年,也许是雾太大,方圆几百里都是雾;也许是雾下的太频繁。不管怎么说,两个齐家务都是幸运的村子,村民也都是幸运的村民。

齐家务村名来历的另一种传说为:永乐二年,也就是朱棣称帝的第二年,朱棣下令从山西等地迁入人口,开荒种地、不纳租税。有杨、柳、晋、关、陈、李等几户首先迁来建村占地。万历四年,也就是公元1576年,山东焦家桥袁氏后人迁入。因当天时值雾天,袁氏称“老天下雾,为我们起家”从此改村名为“起家雾”,后演变为齐家务。

从黄骅市齐家务镇官网上看,官方也认为是“燕王扫北,因雾避难”而得名。后面的传说也就少了一些。

二、齐家务袁氏

提起齐家务,就不得不提一下袁氏地主。记得小时候去齐家务村,看到村中间是一片高地,上面伫立着一大片青色砖瓦盖就的房子,高大门楼、坚固的围墙,在周围低矮的土房子衬托和对比下,显得更是甚为壮观,这片宅院就是袁氏地主的故宅。

提起袁氏地主,就离不开齐家务袁氏家族。据齐家务袁氏先祖碑铭:考定焦家桥、齐家务袁氏同始一宗,明嘉靖年间氏祖应时携子迁居齐家务,尊奉三世祖都呈公为齐家务基祖,府第称“橘裔堂”。七世祖应时生六公薰、宰、杰、兴宾、嘉宾、筵宾、经营之初,风险累累,困难重重,责薰、宰、杰三公返焦召堂兄懋昭公赴齐铲险除难。懋昭公系为齐西大房始祖。三公去而未返,辞世后分葬于邹平城北韩家庄、长山韩南庄。八世兴宾、嘉宾、延宾三公为齐家务三大院。六公居分鲁冀。齐家务辈分自九世为:鼎、天、廷、瑞、梁、克、通、振、云、毓、世、守、令、德、建、勤、遵、家、丰(袁氏宗族网)。我姑父便是齐家务袁氏后代,是守字辈,表弟是令字辈,应是二十和二十一世。

齐家务袁氏出自山东焦家桥一脉,而焦家桥一脉当属十一世袁景芳,号紫兰为著名。在清朝初年由例页授中书,改户部员外、工部郎中,出守广西柳州,擢授陕西平庆道按察使司副使。在清末民国初,在我们国家流传着一个民谣,“河南康百万,江南沈万三,山东袁紫兰”,传说这三个人是财神爷赵公明转世,这三个人都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什么叫富可敌国,就是他家里的财富,可以和国家相匹敌。焦桥的袁氏家族,当年富有到什么程度呢?在长山民间有很多的传说。说从焦家桥到北京的官道全部是袁家修的,从焦桥到北京,每隔五十里地,就有一个店,这个地方,都要打上水井,袁家人从焦桥到北京,不用住别家的店,住的都是自家的店;不用喝别人家的水,都是喝的自家井里的水。他们家里面,在清朝期间挂了三次“千顷牌”,“顷”就是指的的土地的面积,一顷相当于一百亩,一千倾就是十万亩,三次挂“千倾牌”,那他家土地的面积就超过了三十万亩。

自袁氏三世祖进入齐家务地区开始,就和当地原住杨、柳、晋等七姓地主开始兼并和反兼并的争斗,比势斗狠,在七十六年的争斗过程中,袁氏大院、三院财势大减,渐渐的没落。只有二院借侯氏地主的帮助,财势大增。懋昭公为齐西大房袁氏始祖,是后来由山东焦家桥迁来齐家务的,就宗族关系来讲,比三大院自然要远许多。但“亲不亲,阶级分”,所谓阶级就是阶层,就是财富地位,由于共同的利益,所以二院和齐西大房反而更亲近一些。乾隆年间,齐西大房的后人袁浩进京赶考,考中五十七榜进士,出任山西知府。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后来,袁浩离任回家,在齐家务开疆拓土,齐西大房势力大增。《齐家务袁县令》的故事曾在齐家务家喻户晓,口口相传,这个袁浩大概就是故事中的袁县令。故事中,山西袁县令有一个家财万贯的拜把兄弟,他这位“把兄弟”有一独子,因为家里溺爱,又是巨富,所以其子吃喝嫖赌、为害乡里、无所不为。后“把兄弟”请袁县令帮助管教逆子,于是在一次逆子违法行为后,“把兄弟”按照袁县令的主意,请苦主出告,袁县令遂将其投入牢中,坐实其罪行后,上报了朝廷。“把兄弟”逆子看见自己大祸临头,得以幡然悔悟。为救独子,“把兄弟”变卖家产、舍尽钱财,托袁县令去上面打点,逆子得以释放。打点剩下的钱袁县令要退还给“把兄弟”,“把兄弟”看到逆子因贫而转变,认为钱财惹祸,就把剩下的钱送给了袁县令,后袁县令辞官归隐,用这部分钱发了家。

道光年间,齐西大房后代中又出了一个袁凤梧,颇有才能、极具手段。扣村董延龄、大庄子刘高亭均为当地大户,有钱有势、有手段。其父临终前曾嘱咐“往南别惹扣村的董延龄,往北别斗大庄子刘高亭”,袁凤梧时年十八岁,却不信邪,于是巧使手段,五、六年的光景,先是斗倒了扣村的董延龄,接着又斗倒了大庄子的刘高亭,财势大增,齐西大房遂成为齐家务袁氏地主的领头羊。此时,袁氏地主的土地已经遍布方圆百余里。青县新兴镇有个纪辛庄村,距齐家务村八十余华里,顺治元年立村原来叫做南辛庄,便是袁氏的佃户村,乾隆五年(1740年)袁氏地主与纪晓岚后人结亲,被当作了陪嫁陪送给沧县崔尔庄纪晓岚家,后改为纪辛庄(《青县村名来历》)。薪火相传,二院也先是分成东、西两胡同。西胡同又分为两股,即西新房和后大门;东胡同则分成五股,即前小楼、后小楼、东新房、后小幢、旗杆院;连同齐西大房成为齐家务“八大户”并修建了了八个大院。一树开花,荣枯有别,原来的大院和三院则逐渐没落,和二院、齐西大房袁氏也是渐行渐远,早已落到贫农和自耕农的境地。

光绪年间,二院东胡同后小楼的子孙袁鹏云在京城做了房师,结识了许多官吏,告职还乡后,颇有能力和势力,以“借租”“高利贷”“佃欠”广积财力,成为八大院的首户。民国军阀混战时期,二院西胡同西新房出了一个军阀,叫袁陆宾,在阎锡山手下任军长。其弟袁志佩被袁氏地主推为首领,旗杆院的袁表三与后小楼的袁香岩、西新房的袁伯吾、袁康侯,被称为“四大爷”,齐家务袁氏从明代起家,到齐家务解放,三百六十九年间,袁氏家族的财势此消彼长,八大院交替兴衰,大部分时期整个袁氏地主拥有48个佃户村,土地五十万亩,并在天津、北京一带开有许多的买卖铺户,与河间的冯国璋宗族、南皮的张之洞宗族等,共称为沧州附近惹不起的几方诸侯。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资料,称“中华民国大总统冯国璋在河间占有大量土地,积银1600万元,今黄骅市齐家务袁氏大地主占有土地530万亩”(《试论中共沧州党组织建立及其特点》载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后来,在网上搜了一下,据史料统计,中国最大的地主和珅占有土地达到8000多顷,房屋三千多间,家中奴才300多人,女眷家人近1000人。土地8000倾,也就是80万亩。

军阀混战时期,齐家务袁氏地主也遭遇了一场劫难。1925年直奉大战时,奉系军阀张作霖败给直系军阀吴佩孚,奉系部队本身就是胡子出身,抢劫是拿手好戏,所以败兵所到之处,尽兴抢掠,车载马驮。奉系部将李景林的败兵久闻齐家务袁氏地主之财富,自然不会就这么空手从齐家务村过去,过兵那天自然也没有什么弥天大雾,可以再次让齐家务躲过兵灾。奉军虽然打不过吴佩孚的直军,可打这么个土围子自然不在话下,土围子自然也挡不住正规军的钢枪火炮,结果没费什么劲,败兵就涌进齐家务村,袁氏地主被抢掠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各类物品,包括车辆马匹,被洗劫一空,损失惨重。此后二十年间,袁氏地主重新积累,渐渐元气得以恢复。

1945年2月,齐家务解放前夕,包括袁氏在内的当地七十余户地主携带金银细软逃亡京、津。据传,后来大多袁氏地主随国民党去了台湾。

1946年3月,工作队在齐家务召开了万人大会,斗争和清算了大地主袁康侯,把大批粮食、衣物分给贫雇农,并把抄出的上百件武器,装备了刚刚组建的民兵武装。(《中国共产党沧州历史》(第一卷)第四编第十七章

三、齐家务曾两度是县政府所在地

民国时期,军阀连年混战,政府横征暴敛,官逼民反,匪患成灾。齐家务周围一带更是匪患猖獗,比较知名的土匪有:盐山的马瘸子、孟村的没耳朵(姓刘)、黄骅杨家堡的张树杰、大港苇洼的刘大眼等。还有黑老五、许三头子、郭四楞子、刘四歪脖、窦同义等名号较响的数十股土匪。有一个流传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津南、鲁北地区的一个家喻户晓的顺口溜“羊三木、吕家桥,雁过拔根毛儿,爷们儿不在家,娘们儿也不饶,有心过河趟,还有周青庄,有心绕道走,还有马棚(高家)口”。为了防止土匪打劫,袁氏地主在齐家务村周围修建了又高又厚的围墙和一丈多宽护庄河,设有六个大营门、三个小营门,周围还盖有五个炮楼、七个土炮台,有庄丁近三百人,快枪一百余条。营门、炮楼昼夜有人站岗,一到晚上,营门外都下有线枪。(《文史资料二》)可以说,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土围子。

说起齐家务一带的匪患,传说当年,时任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宋哲元家在天津,经常派手下往山东乐陵的老家送一些财物。在有一次运送的过程中,途经羊三木、吕家桥一带被劫。土匪劫了省主席的财物,也感觉到事情不妙,羊三木、吕家桥和周青庄一带的土匪坐不住了,就怕宋哲元发兵来剿匪,那就没活路了,对于宋哲元,土匪们早有耳闻,宋哲元1928年在陕西当政府主席期间,剿灭凤翔地方匪患——党跛子之事闻名于大半个中国破城时,党玉琨死于非命,城内守军被打死打伤2000多人,其余5000人都成了俘虏。被俘匪众五千余心存侥幸,没想到,宋哲元不留活口,俘虏尽皆屠戮,其残酷尽人皆知《宋哲元奉命陕西剿匪,谈笑间5000土匪人头落地,从此保一方太平》冷甫0E1土匪心想:如果宋哲元发起虎威,像剿灭这种土匪窝,发兵来围住村子一通炮轰,见人就杀如是而已,管你是土匪不是土匪,没功夫分辨,格杀勿论。土匪们的头面人物苦思冥想,托人剜窍,找到了宋哲元二弟宋春元的大舅哥,保证:“东西追回来,回来,保证从今以后改邪归正,再也不作土匪干伤天害理的勾当了”。宋春元感其诚意,即赴津向老母述说,宋哲元老母沈太夫人一听这事非同小可,人命关天。于是宋母向宋哲元说情“给我个面子,你就饶过羊三木、吕家桥和周青庄的人们吧,他们答应改邪归正了,再也不危害商旅了”。宋哲元说:“果真如此就饶过他们”羊三木、吕家桥土匪因此躲过了一劫 

1937年7月,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随后向华北腹地大举进兵。1937年冬,日军100余人侵占齐家务,看到齐家务村墙高壕深,能够扼制冀鲁南北要道,背靠渤海,俯视西部百里沃野,地理位置重要,战略意义重大,于是,支持地主袁康侯于齐家务成立伪新海县政府。

民国27年(公元1938年),中共北方局决定把新海县划归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成立冀鲁边区。冀鲁边区位于山东省北部与河北省东南部的毗邻地带,西起津浦铁路和运河,东濒渤海,南隔黄河与清河区相接,北抵独流减河

1938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决定抽调一支八路军主力部队组成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开赴冀鲁边区,与当地抗日武装会合,建立抗日根据地。时任115师343旅政委、年仅22岁的萧华,被任命为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娃娃司令”萧华开辟冀鲁边》联合日报)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到达冀鲁边区后,整编了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包括邢仁甫的抗日武装,1938年7月部队改编时,邢仁甫被任命为“八路军冀鲁边区游击支队”(平津支队)司令,9月平津支队编为八路军东进挺进纵队六支队,邢仁甫任支队长,郭明伦、张重天所著长篇小说《冀鲁春秋》主要人物邢耀宗的原型就是邢仁甫。同年夏,中共冀鲁边区工作委员会开辟新海抗日根据地,建立新海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28年(公元1939年)3月,日军进一步侵占韩村(现黄骅市所在地)21日,伪县政府迁韩村。民国31年(公元1942年)1月,共产党冀鲁边区析新海、盐山、沧县3县边缘区成立青城县。同年冀鲁边区于齐家务建立津南县。

而邢仁甫,则在1941年3月,成立冀鲁边军区时任命为军区司令员。1943年5月,邢仁甫接到去延安学习的通知,认为是副司令黄骅等人在排挤他,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便以有病、青纱帐未起不安全为由而滞留。1943年6月30日,邢仁甫派心腹于羊二庄大赵村杀害冀鲁边军区任副司令员兼115师教导6旅副旅长黄骅数名八路军指战员,邢仁甫到天津投敌叛变,危害冀鲁边1950年9月7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于邢仁甫的老家河北盐山县城东,召开万人公审大会,邢仁甫被执行死刑。后为纪念黄骅烈士,新海县也改名为黄骅县。

四、齐家务元宵节的“热闹”

齐家务正月十五的“热闹”是远近闻名的。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曾经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齐家务看过“热闹”,记得那一天是元宵节,天气晴朗,有些微风,伙伴们骑了自行车,互相驮着去的。由于天还大亮着,就先去了住在齐北的伙伴表姐家,为了看的方便,我们把自行车也放在了她家。等到夜色降临、玉兔东升时,我们就随着一群一伙的村民去看“热闹”了。在大王庄村一个非常宽敞的场院里,齐家务几个村的节目汇集到这里。先是燃放各式的烟花,其后是扭秧歌、骑竹马、跑旱船,然后是舞龙灯、麒麟会,人都穿的是大红大绿,麒麟也是张牙舞爪,片片鳞甲闪闪放光,舞得是上下翻飞,人们看的是如醉如痴,各种欢笑、喊声、掌声,非常的热闹、好看,那场面简直就把新春佳节的气氛烘托得绚丽多彩。

麒麟舞在北方为齐家务独有。这原本是皇宫中的表演艺术,称之为“麒麟圣舞”,为皇家各类庆典中必有的演出,并特用于泰山封禅,祈求太平盛世。后来传至民间,民间也渐渐出现麒麟舞,在南方表演麒麟舞的较多,如广东的深圳、汕尾、南澳等都有麒麟舞。麒麟造型是:集龙头、鹿身、马蹄、牛尾、狼额于一身,身披五彩鳞甲,分大、中、小三种尺寸。其中,装扮齐整的“巨麟”身高3米多,体长4米多,高大威猛,气势夺人。大麒麟道具45公斤,中麒麟道具37.5公斤,小麒麟道具30公斤。

表演时,一红一绿,代表一雌一雄,成对出场,金童玉女端坐其上。每只麒麟由两位青壮小伙足踏高跷,一前一后装扮,前者腰挎麒麟头,坐骑麒麟状,后者在其内做尾部表演。二人身托几十公斤的麒麟道具,前者通过一系列小动作暗示尾部演员的表演,一明一暗,配合默契、浑然一体,协作完成闪、转、腾、挪等系列动作,表演技巧高、难度大,动作剧烈。尾部表演灵动与否是体现舞技高低的关键所在。全场六大四小十只麒麟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一起跳跃舞动时,演出场面气势磅礴、雄风浩荡。

齐家务的麒麟舞,久负盛名。据民间考证,黄骅齐家务麒麟舞的形成时间不晚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6)。齐家务大王庄老艺人杨印海小时候听太爷爷杨燕春讲,明朝灭亡之后,本地一位皇宫艺术家将他的麒麟舞绝技带回家乡齐家务,教乡亲们娱乐玩耍,百姓非常喜爱,随从者甚多,并逐步演变成节日表演,此后,黄骅齐家务麒麟舞远近闻名。

新中国成立后,黄骅齐家务乡各村的麒麟舞又热火起来,从而使它进入了一个新生期。“文革”期间,由于麒麟的神兽色彩,麒麟舞被打入冷宫,沉寂十年。“文革”后黄骅麒麟舞再次复兴,尤以齐家务乡各村麒麟舞生生虎气,闻名遐迩。

齐家务村老艺人吴宝安在世时,经常说起早年黄骅齐家务乡大王庄麒麟舞下关东演出的热闹场景。80多岁的村民石广志讲述早年大王庄麒麟舞曾到内蒙多伦做过表演。后来由于道具运输不便,只在本村和附近村庄及天津南郊活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断过若干年。

1999年,齐家务乡桃园村农民企业家刘致广创办“黄骅市麒麟舞民间艺术团”,在保留民间流行的麒麟舞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民间艺术家的指导,又进行了新的编排,参加了首都喜迎澳门回归的国家庆典暨全国首届中华舞龙大赛,中央电视台“相逢2000年”专题节目对其进行了拍摄转播,并荣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银奖。2008年6月,黄骅申报的“麒麟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为黄骅市齐家务村个别历史考据,有的来源于网上资料,有的来自于传说等,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凤山袁氏
兴宁市罗岗镇柿子坪村善述围
山东省袁氏宗亲字辈(一)
北流袁氏村屯分布表
袁氏世范--袁采
光绪年间版本,袁柳庄神相秘诀,附:袁氏父子传说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