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1年,那名不愿上北大,回乡务农的青年董加耕,后来怎么样了?

前言:

现如今一说北大,你或许会想到,这是我们国家的最高学府,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但一提及陆步轩,你可能会马上想起现代社会中的那个离开北大,毅然回家卖猪肉的人。曾经陆步轩的做法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但在60时代,同样有这样的一个年轻人,获得了进入北大深造的机会,却毅然离开,选择了回家务农,当时在全国各地引起了一场极大的震动,他就是1941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葛武乡董伙村的董加耕。

1961年5月,江苏省盐城县龙冈中学。夜已深。星光点点,夜空深遂万千颗闪烁的群星挤在一起,,窥视着渐入梦境的莘莘学子,也窥视着辗转反侧的董加耕。

身为班长、团支部书记、预备党员、每门功课平均96分的高三毕业生董加耕,他面临着命运的抉择:县文教局、学校领导决定保送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北大可是新中国的青年学生朝思暮想的顶级学府啊!毕业后,治学,当干部,……这是一条宽阔而明亮的人生之途。但这时候他眼前却出现了另外一幅景象:生产队里没有牲畜,每一年春耕时,老父亲、大伯、叔叔替代牛马的工作,用人力耕种;雪白雪白的盐碱地中,除了盐蒿一类的杂草,一棵农作物都不长;"老沤田"里好年景也不过百八十斤。

中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过去日出而作的原始耕作方式,农村地区怎么变呢?而且,自古以来的旧风俗、旧势力,不去碰触怎能清除干净?一直以来,董加耕都是一个思想先进、志向远大的青年,1960年他被学校党支部吸收为预备党员。对照党的教导,再看一下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他觉得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有责任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面貌,他在日记中写到:"没有一犁一耙的耕耘,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读了12年书,重回农村种田,能有什么发展前途?这并不是他没有考虑到。但主席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对青年应同工农紧密结合的教导,已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他在日记里写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时期,枪林弹雨的地方是前线,如今,艰难困苦的农村就是前线。始终听党的话,脚踩黄土,心忧天下,到最艰难困苦的地方磨炼自身!

面对高考志愿,面对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董加耕毅然挥笔写下八个字:"回乡务农,立志耕耘"。星辰隐没在玫瑰色的早晨,早晨起床的学生们又一次走入教室里。董加耕经过了慎重考虑,来到班主任跟前,郑重递交了自己的"高考志愿"。

老师看完很惊讶,学生们听到董加耕要回乡务农,也议论纷纷起來,平静的校园内一瞬间沸腾了。

面对这样始料未及的局面,学校领导一时也拿不准主意。

这个时候,学校的消息飞快传遍了全县。人们都在讨论今天的这件新热点事件:读了12年学,再当回农民,值不值得?董加耕为什么那么傻!

他找学校,一时没有准许,找县上也没有結果,他当晚就写了一封信,寄给了江苏人民广播电台。

面对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大胆的选择,面对心怀天下的年轻党员响应党大办农业号召的申请,有大力支持的,有坚决反对的,同样有说冷言冷语的。董加耕的"高考志愿"——回乡务农在全县刮起了一场新老思想的碰撞。

盐城县委旗帜鲜明地对董加耕的"革命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通过了董加耕的申请。

10天之后,董加耕挥手告别了他的母校,挑着担子,迈向了回乡务农的路。扁担是老师们、同学们送过来的。扁担的一头挑的是他寄宿时的简单行李,另一头是学生和老师赠予他的一捆书。

老父亲见儿子回乡务农来,急得面红耳赤地说:"巴山巴水,巴望你高中毕业上大学,今后入城挣工资,你却回来扛锄头!"母亲很怜惜地看着他,想起儿子赶了那么远的路,一定是肚子饿了,因此到村内的公共饭堂里给他打点饭,没想到饭堂里的人说:"没有他的口粮,哪里有饭给他吃!"妈妈赔笑道:"下一顿就多给我两勺粥!"

董加耕心情压抑,到地里去了。此时正是麦收季节,贫瘠的土地上,麦秆疏疏,有一些麦秆刚高过脚背。村里人没有收到粮食吃啥?全国人民吃啥?拿什么来支持工业生产基础建设呢?

从田里回家,大老远看见去公共食堂里打饭回来的母亲。她手提小饭桶。不曾想到,被绊倒了,小饭桶倒在地面上。董加耕还没有赶过去,就看到母亲趴在地上,一口一口地舔地面上的粥!

董加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情景,越是穷,更要干。写最新的文字,画最美的画图。董加耕第二天就下地劳动了。

旱灾时,他与社员们一起连续不断工作了数十天。踩水车,脚掌磨起水泡,出血再结茧;抢秋收,他一口气扛过40多笆斗粮食;抢秋收,他一身汗一身泥,在沤田里弯腰拉犁。

队里缺肥料,他与老农民一起去挖河泥当肥料。这活是非常苦累的,可董加耕不怕苦。与董加耕一起挖泥的老农民叫江开阳。人家都不怎么费力就把泥捞起来了。可董加耕实践经验很少,用尽力气却事倍功半,还把工具弄坏了。江开阳说:"你的手只能捏笔杆,干不了这个活。"董加耕又找了一副新工具,结果又弄坏了。江开阳生气了:"我一副工具用好几年,你一天损坏两付,有多少东西够你浪费的!种地的饭你不能吃,走吧,回去吧。"董加耕红了脸无话可说。他顾不得受委屈,又弄来一件旧工具。这时候他动了心思,同意给老农当一个星期的下手,边看边认真学习,学会再干。

通过勤奋努力,很快董加耕对田里的庄稼活,每样都在行。但他不甘心于像祖辈那样仅靠两手在土地里刨食,他有知识,有文化,要搞点科学种田什么的。

恰好县农科站到基层去推广新技术应用,有知识有文化的董加耕自然当了技术员的助手。这位叶姓技术员非常博学,人又十分热情,什么旱地都改水田,一熟变两熟,一些农作物的轮种,说起来滔滔不绝,董加耕听了自然是喜上眉梢。二人决定,先在他们的生产队做示范点,搞好之后,再推广。

有一些守旧的人听到董加耕要在村子里做实验,害怕耽误农事,到秋后会影响收成,便泼凉水道:"世世代代都这样的,岂能由你们一群毛头小子瞎搞!"董加耕和几个年轻人找到大队长,拍着胸口保证:"失败就扣我们的口粮。"在盐碱地上种麦子,需要很多的草灰,董加耕带头,和十几个姑娘小伙儿顶着海风,把沙滩上的杂草烧成灰运往田里当肥料。

涝洼排碱要挖排涝沟,修条田,缺乏劳动力,董加耕等年轻人陆续到龙冈中学、县城中学求助。他们告诉学生们,这可是学农实习的好基地,滚一身泥炼一颗红心的好机会。因而,一些中学生也加入了他们对田地改良的队伍。因此,董加耕在叶技术员的具体指导下,苦干实干了一冬一春,原来是一年一熟的老沤田,变成了一年连收三茬,粮食亩产量由200多斤激增到600多斤,并且丰收在望。之前为董加耕做实验愁眉不展的人,看着棉花田里的银花说:"今年我家可以盖新被子了。还是有文化行吧,看别人董加耕多能耐!"

没多久,在董加耕的动员下,队里改成使用水泵浇灌。在日记里,他描述了那时候的场景:"一个抽水机一小时就把8亩麦地变为一片汪洋。马达声让人情绪高涨。小孩在喷涌的流水中快乐地玩水。抽水机给农村带来了生机。"

董加耕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被评选为治水模范、优秀团员;他有文化,办事公平,社员们推举他当财务会计。购买新帐本要掏钱。他知道生产队困难,因此就把旧的帐本翻过来,写在背面。记帐的毛笔、砚台是向小侄子"借"的,算盘是从亲朋好友那边借来的。记帐三个月,每天都要熬夜点灯,他只报了一斤半煤油。有人说:"一宿怎么也得二、三两煤油。"董加耕笑着说:"没事,我不当财务会计的时候,家里也得点灯。"

有一年秋季,天气异常,大雨倾盆而下,而且愈下愈大,根本没有停止的征兆。眼看水漫场院,到口的粮食都要被糟蹋了,作为粮场管理员董加耕心急火燎。他白天黑夜守护粮场。情况紧急的时候,他冒着生命威胁爬上两丈多高的风轴,拆下来两付木杈,先把要倒的场屋顶好,又紧急把社员们招来,把一堆水稻拖至村中的高地。董加耕连续做了六七个昼夜,只为了抢运粮食。

妹妹撑船过来了:"哥呀,家里的土墩子泡在水里了,再不修,房子也得塌了。"董加耕听了,对妹妹说:"你跟妈去哥家住吧。几万斤粮食在这儿,百十个人的事,我怎能离开呀!"1961年,董加耕老父亲因吃山野菜中毒了,撒手而去,哥哥又在另一个公社工作,董加耕成为了家里的主心骨。可在心里只装着集体董加耕,整整一个多月,吃住在场房,连中秋佳节都没回家吃团圆饭。他家里房顶上面有许多地方渗水。队里给了他500斤稻草,让他维修房顶,而董加耕将这500斤稻草让给了别的社员。

董加耕时刻注意对自己严格要求。一次,董加耕陪村内一位小学老师到镇上就医,与此同时顺带给队上看鱼苗、买瓜种,回家后他为自己记8分。过了几日,董加耕翻帐簿看到了该笔帐,心里很不舒服,想着,陪人就医,是应尽的责任。自己没有劳动,不应该要工分。因此他毫不迟疑地将这8分划去。那晚,他写了一篇日记"我多记8分在自己的帐上,仿佛这是自己的污点,后来毅然用笔画掉了。思想深处有污点,时间久了,会污染整个心灵。""大事由小事堆积,错误来源于随便,过失来源于原谅。以后要给自己一百分的压缩和治理。"

1963年夏季的一天深夜,刚开完会回家的董加耕忽然想到四十多亩地明日要灌秧,可地里有些口子还没堵。这得找一个社员一起干,可刚走到人家门口,就听到里面呼噜声,想着:大白天干了一天活很累,让他再睡一会儿吧。因此重回自己家,把已经入睡的妹妹拉出去,两人奔向地里,从深夜做到天亮。

在农业的第一线,董加耕能不能可以坚持到底,是有过思想斗争的。在他回乡后的第二年秋天,家乡一带发生了一场自然灾害,董加耕父亲又刚去世,全家人日常生活十分艰难。公社党委准备把他调到邮电所工作,一方面每个月可以挣三十多块钱,补贴家用,二来年轻人也是该搞对象,建立家庭了。

听了这样的消息,董加耕的心还真动了一下。因为家里的确很困难,公社党委的用意是想帮他,而且邮电所也需要一些有文化的人来做。但他又想起,在自己高中毕业时,曾对同学说过:"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就是我的远大目标"。"远大抱负志当存高远,伟大理想见之于行动。我们年轻人要做四季常绿的松柏树,不做温室大棚里的花草植物……"

一夜思索后,董加耕第二天一早来到公社,对党委副书记说:"我是真心实意要当农民的,如今不要说整个农村的落后面貌没有改变,连我们第四生产队都没有改变,我怎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他已经下定决心在广大农村做一番事业。

我们的生活中新老思想观念一直在纠缠斗争。敢与旧习惯势力决裂的董加耕,对一些传统观念旧风俗,旧习惯,即便在自己家里,也要果断遏制。父亲去世三年了,哥哥按照村内的旧习惯,早已许下了愿,在老父亲三年祭日时举办隆重的拜祭仪式,怕董加耕不同意,因此一家人都没有对他说。这天,董加耕从队里算完帐回家,见家里来了许多亲朋好友,一打听,才知道是家里要为老父亲祭拜。

董加耕明确表示说,这是迷信活动,党员不应该这样做。兄弟姊妹也认为这是迷信活动,可这也是风俗。董加耕说:"这是旧风俗,应当去除。"在董加耕的坚持下,此次祭拜总算被取消了。另一次,他发觉哥哥家的日子过得有点异常,觉得一定有什么问题。日记里写到:"我写了一封举报信,请母亲送到尚庄公社党委,要求给予哥哥教育。后来大家知道了以后,都说我是小包公,也有些人说我没人情味。"

哥哥当时的思想压力非常大,又生董加耕的气,大嫂更是指桑骂槐。没多久,哥哥病了,董加耕先去接哥哥调理,又亲自撑船摇了几十里路,送哥哥到盐城医院,一连七天,董加耕日夜精心服侍,陪哥哥治疗,同时也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亲自撑船到医院,哥哥身上的病和心里的病终于好了,董加耕倍感高兴。

董加耕的先进事迹和崇高思想,传遍了整个公社以及盐城。1963年,江苏省委总结表彰董加耕先进事迹,号召全省青年和各条战线学习董加耕。省机关报《新华日报》就此发布社论。接着,《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也陆续发表文章和社论,称赞董加耕勇于与旧观念决裂的崇高品质,同时在全国各地迅速刮起学习董加耕的风潮。董加耕的回乡日记公布出版后,国家领导题字《读董加耕日记》,对董加耕的红色精神进行赞美。1964年12月26日,董加耕有幸作为主席的客人,参加了主席的生日宴会,并聆听领袖的教诲。

董加耕是新时期的先进分子,是共产主义的坚定拥护者,《毛选》自五十年代出版发行至今,董加耕是村内最早看《毛选》的人。但他没有想到,在他最辉煌的时候,忽然出现了一场狂风暴雨。

在"十年浩劫"中,董加耕成为了受冲击的目标,他被诋毁,还被扣各种各样帽子。71年,董加耕的家被抄,全家人被隔离审查,这对他毫无疑问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在此之后,董加耕被关押3年。

这时,董加耕的妻子郝鸿鸾正处于孕期待产,由此可见那时候是多么地艰难。风雨过后,另一位知青楷模邢燕子向周总理汇报了董加耕的相关情况。得知优秀的先进分子董加耕遭到迫害,周总理要求为他翻案。由于得到了总理的关怀,35岁的董加耕成为了国务院办公厅领导小组的一员,他跌入低谷后,迅速迎来了一个新的大转折。1976年9月9日,主席去世,担任治丧委员会委员的董加耕获准为他守灵七天七夜。自主席健在之初,董加耕作为劳动者楷模,数次得到主席的接见,现如今最尊敬的人逝世,他悲痛欲绝。

1982年,董加耕在盐城市郊区郭猛乡担任主管乡镇工业生产的副乡长,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以往的故事今时今日仍为大家津津乐道。可他虽已成为了党员干部,却仍秉持着勤俭节约的品质。大家对董加耕的印象是,一直骑着自行车,远行就乘公交车,一分钱也不浪费,一分钱不乱花。

对董加耕而言,一生从没后悔过,对而在别人看来,或许当时他没有选择返乡务农,而是继续深造,或许如今早已成为了科学家。但董加耕不以为意,从来不后悔。1996年56岁的他受邀到北京参加十一国庆庆典活动,还登上了北京天安门。站立在天安门城楼上,他一眼就认出了当年大力支持他的邢燕子等人,他兴奋得热泪盈眶,深深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忘记他。

如今董加耕已步入老年,虽然有过辉煌,但是他从来不说自己曾经的故事。从当年放弃北京大学到现在,已有60年的时间。而早在2000年他就离休了,如今他与妻子郝鸿鸾住在盐城一座普通的居民楼里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几十年过去,也经历了很多的风吹雨打,董加耕深知幸福生活的得来不易,因此他和爱人非常满足如今的生活。

如今他低调得像尘埃,不但自己生活低调,并且还捐助贫苦孩子不求回报,如同他以前说过的:人贵有志,志贵不移,观念更新,不改初心。对郝鸿鸾而言,谈起董加耕,她会高兴地说:"我这一生嫁了老董,我不后悔……"其实,像董加耕这样的人,在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还有很多很多,对于董加耕来说,他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而已。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故事早就成为了当年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董加耕的故事,再次向大家证明了那个永恒不变的真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是时代的楷模,是后代子孙的楷模。

董加耕经历了无数风雨坎坷,却在生命的熔炉中不断锤炼自己。他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不畏艰难,奋勇向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60年代,那个为了回乡务农不惜放弃上北大的董加耕,如今怎样了?
往事涟漪(上)
【走近知青】杭州知青谢玲芳,情系长街永难忘
各地农民资金合作社乱象凸显农村金融服务匮乏矛盾
10张“乡下老父亲”,看看农村老父亲生活是啥样
农村老父亲的月饼,看完泪流满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