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0年,一意大利女记者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挂多久?邓小平一语解答

每次路过天安门,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望向那座红色的城楼,因为天安门城楼上悬挂了一张巨大的画像,这幅画像上的人名叫毛泽东。这个人代表的是光明,是希望。毛主席是中国旧时代的大救星,有了他的存在,才有新中国的诞生和崛起。天蓝色的背景衬托下,毛主席的面容格外俊朗,他那慈祥而端庄的笑容永远停留在天安门城楼上。

人们在天安门前遥望这幅伟人画像的时候,脸上总会自动显现出笑容与自豪,因为大家觉得毛主席从未离开过我们,他一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者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崛起,他与我们共同守望着中华盛世。这幅画像对于中国来说,是信仰,也是永恒。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幅毛主席画像的版本曾经改变过很多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著名女记者法拉奇犀利的对邓小平发起有关毛主席画像的疑问,她本以为这个问题会难住邓小平,但邓小平却给出了一个让她沉默的答案。

伟人的轮廓

就如同那首朗朗上口的歌曲中唱到的一样,毛主席在中国人的眼里就像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的金色太阳一样,太阳的金色光芒照射整个中华大地,那些曾经的阴霾瞬间化作乌有。1949年,那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在那一年中国迎来了解放,开启了新篇章。整个中国像过春节一样欢庆喜乐。家家户户挂起了红色的灯笼,鲜红的条幅在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在周总理的指导下,北京首都的天安门广场被选定为阅兵典礼的场地。这是一场备受全世界瞩目的阅兵仪式,也是新中国开启新征程的伟大时刻。工作人员开始了一项令人期待的工程,他们带着各种大型器械和工具对天安门展开了修缮。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人的认真监督和检查。

此时,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周令钊接到一个神圣的任务,那就是为伟人毛主席画一幅巨大的肖像画。接到任务的周令钊一时间难以表达内心的心情,既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荣感,又有一股让他难以入眠的压力感。周令钊丝毫不敢怠慢,他从毛主席过往的照片里选出了一幅最适合做肖像画的照片。周令钊拿起画笔,运用他精湛的绘画技巧认认真真地描摹着伟人的轮廓。

1949年9月30日,一幅崭新的毛主席画像画好了。开国元勋聂荣臻闻讯后立即赶过去目睹这伟大的巨作。聂荣臻为周令钊的画术所震惊,在周令钊的笔下毛主席的画像显得格外真实立体,眼前的画像栩栩如生。聂荣臻看着这幅画像,赞赏之余提出了一个意见,他觉得应该在毛主席的中山装上再画几颗闭合的纽扣以显示庄重。

周令钊觉得聂荣臻将军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于是他立即拿起画笔对画像上的纽扣进行修改。此时天色已晚,微弱的月光下隐约能看见寥寥星光。周令钊刚刚把画修改完毕,周总理也正好赶到。周总理和聂荣臻一样对周令钊的绘画水平发出连连赞叹,而且周总理也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在画像上添上“为人民服务”这五个汉字。周令钊再次拿起画笔,将这幅画像进行完善修改。

1949年10月1日,一幅重量约1.5吨的毛主席的画像展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在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典礼上,伴随着毛主席的讲话,人们望着这幅伟人画像流出了热泪。此时此刻,人们凝望着毛主席的肖像,回忆着一路走来的过往,这道光芒让人们等了太久了。这些奔涌而出的泪水中有激动,有欢喜,也有千万种无法言说的心绪。

从那以后,在家里的墙上贴毛主席挂像成为一种民间的热门潮流。1966年8月,中央决定天安门的毛主席画像从每逢佳节才能悬挂改为每一天都悬挂,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一睹毛主席的英容风姿毛主席画像的执笔人也前前后后更换过多次,目前最新的版本是来自画家王国栋在1967年创作的。

问答现场的尖峰时刻

中国在全世界的瞩目下,顺利地掀起新篇章,在党和人民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转眼间,时光已经将人们带入了又一个“新时代”,在领导人邓小平的引领下,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那段时间里,中美建交和改革开放这两件大事让中国再次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1980年,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著名记者法拉奇带着敏锐的目光来到中国,准备对中国领导人进行采访。法拉奇是当时全球新闻媒体领域的风云人物,她凭着犀利的问话方式引来观众的注意,同时也让很多被采访的政界人士发怵。法拉奇总是能问出一些令采访对象惊讶的问题,而且她一针见血地提问总是显得咄咄逼人。

法拉奇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其原因要追溯到她的童年。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或年幼时的创伤会影响人的一生,这些童年的影子会一直藏在人的潜意识里。法拉奇的父亲在她童年时期因公然反对政府而被捕入狱,因此法拉奇一直带着父亲未完成的心愿而长大。久而久之,法拉奇养成了这种不甘示弱、不肯罢休的性格,无论和谁说话,言语中都会带着讽刺。

当邓小平得知法拉奇请求对他进行一对一采访时,他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担忧,而是非常果断地答应了法拉奇的请求。因为邓小平觉得,无论对方的言语再怎么犀利,也不必害怕,如实说就可以了。而且当时的中国正在发展的道路上飞奔,中国的声音应该让世界听见。法拉奇的请求得到邓小平的同意后,她感到十分幸运和感激。

法拉奇为了表示对邓小平的感谢和尊敬,一开始便对邓小平表达了生日的祝贺。然而邓小平因事务繁忙再加上为人低调,他自己都不知道采访的当天是他的生日。二人进行了简短的寒暄之后,开始了正式的访谈。身旁的翻译人员和记录人员竖起了耳朵,认真地准备着接下来的工作。

果然法拉奇还是一点都没变,刚一开始就问了邓小平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她说:“您觉得天安门前的毛主席像能挂多久?”因为法拉奇住的酒店距离天安门不远,因此她对那幅毛主席画像印象深刻。法拉奇用着期待的目光等待着邓小平的回答,然而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态度非常的明确,他迅速地回答了法拉奇的疑问。

邓小平淡定地表示,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永远。法拉奇看着邓小平的态度如此坚定果断,感到十分惊奇,她紧接着问道:“为什么?”邓小平面带微笑地对她的问题进行解释。因为毛主席是所有中国人的救星,他永远是人们心中的神圣伟人。无论中国走着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始终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也将始终如一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永世不变的宗旨。

邓小平的回答让法拉奇陷入沉默与深思,因为她亲眼看到了邓小平眼中的笃定和自信。采访过后,邓小平笑着问法拉奇:“我的考试及格了吗?”法拉奇表示邓小平的回答让她感到十分敬佩,邓小平的和蔼和幽默也让她见识到了大国领导人的风采。针对她的每一个问题,邓小平都给出了让她心服口服回答。

在这次采访中,邓小平不仅向全国人民表示出了对改革的信心和永远不变的初心,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从党到人民的团结和笃定,将大国风范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世界人的眼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0年,法拉奇提了一个问题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会挂多久?1980年邓公接受采访,亲自作出解答
记者问邓小平: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他如何回答
天安门毛主席像会挂到何时?早在1980年时,邓小平就给了标准答案
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北京市民质疑道:主席耳朵怎么只有一只
法拉奇问邓小平:天安门上毛主席像会挂多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