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自一年级家长的忠告:幼儿园“最后一年”,定要做好3项准备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开学后,你们家孩子适应了现在的校园生活吗?
果妈周末的时候接到一个咨询,对象是一位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男生小弗。
据小弗妈妈说,上学第一天,中午的时候就很坦然地对老师说:“老师,你给我妈妈打电话,让她来接我回家。这桌子睡得不舒服,我回家睡一觉,下午再来。”老师都被小弗的理直气壮给愣住了。
第二天,小弗尿裤子了,老师本想才刚给小弗妈妈打完电话,转头就看到小弗已经把湿裤子都给脱了,然后让老师帮洗干净。老师问为啥要脱掉,小朋友不可以这样。小弗说:“湿答答的,我穿着不舒服!”
         
进入小学后,小弗的“生活”一团糟,学习更是如此。小弗没有进行过幼小衔接,对于一年级的知识,那真正是从零开始。
老师让认的字、学的拼音,小弗完全跟不上,为此,刚开学一个礼拜就已经被老师批评过3次。
第一次,小弗对老师说:“我妈妈说了,没学会,就慢慢学,老师急什么?”这把老师给气笑了,反馈给了小弗妈妈。
第二次,小弗就扔下笔,说不学了。
第三次,直接哭着要回家,不想上学。
所以,小弗妈妈来找果妈咨询,也是明白自己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没有做好衔接,然后询问该如何是好。
其实对于小弗来说,已经错过了“幼小衔接”的最佳机会和时间,果妈之所以分享小弗的案例,是小弗妈妈在经历了这“每天被老师谈话”的一周之后,再结合果妈给她的教养方式,给到大家一个忠告:幼儿园“最后一年”,定要做好3项准备。
来自一年级家长的忠告:幼儿园“最后一年”,定要做好3项准备
第一项准备:生活自理能力、规则感准备
孩子自理能力缺乏、规则感不足,其实在小学一年级真的比较常见。
虽然说,老师们也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面对这些“无厘头”的小事儿,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这些能力的缺失,对他们是学习、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会让他们很难适应小学生活。
甚至,如果遇到一些“不仁慈”的老师,那么孩子可能还会面临批评,让孩子抵触小学生活。
其实,这第一项准备真的很简单,只要家长“舍得”就可以。
比如,舍得让孩子自己穿衣穿鞋,甚至还让孩子参与家务,提升动手能力;
比如,舍得喊孩子起床,即便是幼儿园,也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比如,舍得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上课时候说小话、不遵守规则的时候,要严厉批评,让孩子懂得并尊重规则感。
孩子只有在生活自理能力、规则感等这些事情上早早适应,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而幼儿园大班,是最佳、最容易、最高效的培养时机。
第二项准备:学习习惯、兴趣准备
现在很多家长都比较“佛系”,像小弗的妈妈一样,信奉“快乐教育”。
但是家长懂什么是快乐教育吗?
所谓的快乐教育,不是让孩子“不学习”或者“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进入小学之后终究要学习,家长总不可能觉得“文盲”才是一种快乐。
真正的快乐教育,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对学习有兴趣。如果能培养好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进入小学后,孩子的学习便不会如家长想象般费力。
所以,在幼儿园大班,孩子有大把时间玩耍的时候,家长可以开始过度孩子的学习习惯、兴趣。
比如,每天陪孩子读一本绘本,不但能够认字,还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小兴趣;
比如,每天陪孩子画会儿画,看似是画画,其实也是一种“控笔练习”以及“专注力培养”,让孩子进入小学后,写作业更专注;
比如,幼儿园如果教孩子部分数字、认字、计算等知识,家长可以每天晚上陪孩子一起复习、练习,养成孩子学习复习好习惯。
家长可以用幼小衔接知识、幼儿园课堂内容、阅读等各方面,去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从心理学上来说,学龄前孩子的学习特点,是在游戏中学习。
所以,家长不一定非得“一板一眼”地要求孩子,而是可以将教育方式加入些游戏的模式,或者更趣味性一些,孩子会更喜欢、更适应,习惯、兴趣自然也会养得更好。
第三项准备:幼小衔接知识准备
这一项,是最重要的,因为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果学习跟不上,在其他很多方面,孩子也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所以,幼儿园大班,是给孩子进行幼小衔接知识的“黄金时间”,孩子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带着兴趣慢慢学。
只是,如何学?
果妈并不建议直接送到幼小衔接的培训班去学,因为,这和提前上小学,没多大区别。
建议家长这时候,准备一套《幼小衔接一日一练》,家长每天只需要花1、20分钟陪孩子做一做、玩一玩,就可以了。
这个时间、家长再注意点方式,孩子便能在实现“兴趣教育”的同时,完成“幼小知识衔接”。
《幼小衔接一日一练》也是果妈为开心果准备的同款。
这套《幼小衔接一日一练》一共有12本,内容是非常全面细致的,语文知识衔接一共有8本,包括拼音、偏旁部首、汉字、语言数学一共有4本,包括10以内、20以内、5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
从内容上来说,《幼小衔接一日一练》的针对性非常强,是根据《小学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基本上,这么一套练习册做完,便能够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
从题目趣味性来说,《幼小衔接一日一练》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编写,题目的趣味性十足,让孩子不觉得完成题目是枯燥的行为,这是将“快乐教育”与“知识教育”相融合,让孩子能够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家有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果妈建议家长尽早为孩子准备好“幼小衔接”,这样,孩子有准备的时间,进入小学后,才能更适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小衔接班上不成,家长勿焦虑,在家做好准备孩子照样轻松入小学
家长如何帮助幼小衔接的孩子
提前过度学习可能使孩子厌学
幼小衔接 ‖ 写给幼儿园大班家长的一封信
幼升小关键期,给您一份超全家长手册!
做过幼小衔接和没做过的,差距明显又现实,孩子遭罪家长还心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