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女高铁一等座”引热议:在“你不配”阴影下长大的孩子,很苦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坐动车,在车票充足的情况下,你会选择二等座,还是一等座,又或者商务座?
在网络上,果妈看到了一个视频,也引发了我对自己消费观念,以及教育方式的深思,甚至,也救赎了我。
01 “母女高铁一等座”引热议
事情的起因,是一家人出去旅游,在买票的时候,妈妈多花了482块钱,买了一等座。对于妈妈这样的行为,女儿有点不理解:二等座同样可以坐,为什么要多花几百块钱,去坐一等座呢?
妈妈很认真地告诉女儿:“你的这个想法太危险了,你值得一等座,配得上一等座。
         
女儿:“那么商务座呢?”
妈妈坚定地告诉女儿:“商务座你也配得上,只是爸爸妈妈目前的能力还配不上,这不是你的问题,是爸爸妈妈的问题。没钱我们只能坐绿皮火车,有钱我们肯定也带你住五星级酒店。”
看得出来,女儿是很懂事的,她只是在心疼父母,觉得他们很辛苦,节约一点也挺好。
然后,妈妈面对女儿的“懂事”,这番话让果妈动容:“爸爸妈妈赚钱的意义,不就是为了这个吗?没有你们,爸爸妈妈也会努力,只是有了你们,爸爸妈妈努力的动力会更大。应该要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是前提是,你也在为之努力。
而后,这位妈妈还说:“你想吃车厘子,可是你去超市发现,一斤车厘子能买一箱苹果,结果你扛着一箱苹果傻乎乎回家了。你想吃车厘子,你就买车厘子,买不起一斤,就买半斤,而不是觉得你只配吃便宜的苹果。
一段不算长的对话,却让孩子明白:你想要获得你想要的,努力就行了,不要觉得自己不配!
02 在“你不配”阴影下长大的孩子,很苦
为什么说,这位宝妈的话,也是“救赎”了我?
果妈在小的时候,家庭也本不富裕。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才有了第一笔压岁钱,50元钱,那时候是2002年。
拥有了第一笔钱,很开心,于是去超市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日记本,很漂亮的那种,然后又买了一直想吃却没敢让父母买的虾条,喜欢画画的我,又自己买了些素描纸、彩笔等工具。
总之,即便是在物价不是很昂贵的那个年代,50元钱没怎么花,就没了。
然后,被教训了好久。
“这钱是给你放在身上玩玩的,不是让你花的!”可是,给我的时候,没说不让我花。
“你知不知道钱有多难赚?你就这么轻易花了!”可是,没人告诉我,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
“这虾条有这么好吃吗?家里的米饭没让你吃饱吗?”可是,别人家小朋友,也有零食吃。
小时候类似的经历很多,这让我养成了“不敢花钱”的习惯。
上高中的时候,别的孩子一个月要冲300块钱的饭卡,我只要150块就够了,经常中午只吃一份米饭+一份大白菜,因为这是最便宜的搭配,只需要8毛钱。
上大学的时候,最害怕别人喊我一起聚餐,因为哪怕是AA,也会让我觉得,父母在家舍不得花钱我却在这里聚餐,心里亏得慌。
哪怕是在自己赚钱还有结余之后,也都是自己做饭带盒饭,肉都舍不得多弄几片。偶尔要外出不好带盒饭,在外面吃饭,都是挑最便宜的。
就在前段时间,果妈出差提前2个小时结束,可是动车票改签的话,只有一等座,却需要多付将近100元钱,晚上8点多就能到小区。如果不改签,就得10点多到小区。
纠结了很多,还是没舍得改签。
在看到这位宝妈的话之后,果妈忽然觉得,这些话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救赎:你的努力,让你配得上这些享受!
当然,有些人可能这辈子都陷在这种“自卑式消费”中,而有些人,会随着经历、工作等,来“救赎”自己。
得到救赎之后才知道:原来累了可以打车,热了可以开空调,喜欢一个东西也可以攒钱买,只要你自己努力能负担得起,你可以配得上这时间你认为美好的东西!
03 别让自己成为“扫兴式”家长,也要学会“自我救赎”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在学校勤工俭学,周日又出去打工,攒了一部分钱,自己都没舍得花,然后给父母买了一台智能手机。
那时候,智能手机不过刚流行开。
但是父母拿到手机之后却很生气:你这一部手机,我们得赚多久?赶紧去退了!有点钱就乱花,以后能存得住钱吗?真不会过日子!
现在,这位同学也成了这样的父母。
上一次聊天,同学还在吐槽,自己的儿子非要吃榴莲,那么贵!虽然最终买了,但是同学不断嘱咐孩子:以后不准买了,这个太贵了,够买很多其他水果了!
一个“扫兴式”的家长,其实不只是扫孩子的兴,自己也会过得相当压抑、不快活。
所以,何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先“自我救赎”,努力成为一个“不扫兴”的家长呢?
果妈的一位表姐,也是从小比较穷,长大后很节俭的一个人,她的救赎,便是自我救赎。
以前坐动车,都是坐二等座。后来公司出差,安排的都是一等座、商务座,那时候才明白赚钱的意义:享受。
那一刻她恍然大悟:我已经有赚钱的能力,有能让自己活得更好、更舒坦的能力,我为什么还要一直亏待自己?
于是,她开始为服务买单,也不再去当“扫兴式家长”。
不当“扫形式”家长之后,她发现,其实每个月至少稍微多花了一点钱,只是少了一点存款,对家庭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自己和孩子的幸福感,却肉眼可见地提升了!
写在文末
赚钱的意义,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如果穷,我们该告诉孩子:不是我们不配,而是我们暂时支付不起!我们要做的,就是一起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
如果富,我们也该告诉孩子:这份享受,是父母凭借努力换来的,我们担得起!你想要获得你想要的,也得努力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咱们村||这才是真正的忏悔/唐子涵
大家都在赞,但我有点不一样的想法
我的女儿很费妈
拾金不昧
女儿在超市吵着吃糖宝妈不肯,母女一对一答,乐坏旁人
湖南女子生下“猴孩”,马戏团开价几万想买走:反正是怪胎,趁活着挣点儿钱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