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业软件风口过了没?

k

问这个问题的朋友,有另一个潜在的问题:现在投资工业软件还能赚钱不?

这波工业软件热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这一年中兴被制裁,紧接着便是大厂芯片断供,再后来就是各种工业软件“断供”。从2019年开始,以EDA软件为代表的工业软件逐步高调出现在媒体的视野,成为“卡脖子”技术的热点,也带动了公众对CAD,CAE,CFD等其它领域的工业软件的关注度。

也正是在2019年,2020年,国家开始出台政策,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工业软件发展,地方zf也出台各种支持措施。比如上海,在2021年提出加强资本市场对接工业软件企业,大力支持工业软件企业科创板上市。到2023年,上海工业软件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10家左右上市企业。CAD、CAE、EDA等研发设计类软件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能用、好用”。比如南京在2022年,出台政策“坚持创新驱动,壮大企业主体,鼓励大中型企业剥离成立工业软件企业,支持培育工业软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进产业协同攻关,面向重点行业需求开展协同攻关,推进工业软件方向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坚持应用牵引,开放工业场景,每年支持工业应用场景不少于50项,支持首版次软件产品应用示范,加大首版次工业软件产品应用示范项目专项支持;坚持生态培育,繁荣开源生态,支持工业软件自主开源项目建设,对新引进落地重大开源项目或机构给予落户奖励;完善公共服务,支持工业软件适配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坚持优化环境,强化载体建设,布局建设工业软件创新应用特色型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加快产教融合,鼓励工业软件协同创新学院建设;打造品牌展会,高规格打造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大会等”,重庆,西安,深圳等也有类似的政策。

2023年3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从政策上来看,国家对工业软件的支持也会持续,这点无须质疑。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领域发生的融资交易为161笔(其中超亿元的超10家)相比2021年的35笔和2020年的22有了大幅提升。


尽管工业软件领域的金融事件如火如荼,但很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很难看到高质量并广泛使用的国内工业软件,虽然很多工业软件公司高调宣传产品,但主流市场仍然还是以国外产品为主。因为接触了大量工程师,这一点无需置疑。即使有些国产产品在用,也只是作为点上的工具,难撑大局。当然在有些技术门槛一直降低的领域,比如通用CAD,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经相当可观。

经过这几年的沉淀,更多的朋友尤其是zf,投行以及新入行的朋友,对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特点,国内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得对于行业的认知更加理性。公众号一方面介绍工业软件研发技术,另一方面也在不遗余力的科普工业软件知识。

个人以为,目前国内的很多资本并没有真正流入到需要研发的领域,或者需要突破的技术领域,相反更多的只是希望借助“风口”,吃一波红利。很多以销售和做业务为主的公司也只是蹭政策,没有能力做软件系统研发。这些也没什么问题,真正担忧的是因为核心技术领域没有突破,大家都在拼低端,最后导致实际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行业失去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国内的现状是,工业软件里很多细分域看不到世界级的高质量软件产品。可以预见,未来工业软件的投入力度还会加大,但能否真正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未知,可能还需要3-5年时间,才能有一个稍微清晰点的研判。很早就提过,工业软件热和“风口”原因并非简单的“卡脖子”和“断供”,而是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然,断供只是加速了这一时机的到来。

关于“卡脖子”,建议阅读这本书,比较系统介绍了“卡脖子”的历史和内容。很反对事事往“脖子”上靠。

工业软件风口过了没?个人认为短期的泡沫热可能过了,但长期符合规律的发展“风口”必然会持续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耕三十年终成CAD隐形冠军,这家工业软件企业凭什么?
李彦宏:创新是增长的真正动力
工业软件,快没人了!
【达公司】中望软件:国产CAD软件龙头就是要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
工业软件发展切肤之痛,严重制约中国核心技术产业全面自主化
点亮工业软件“国货之光”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