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缅甸那些事(十四)——人民团体总会

古今分界线

全文共计3500字,预计阅读9分钟。


08

人民团体总会

1916,乍一看这个名字,作为一个原烟民,我的心很是颤抖了一下,麻麻迷啊,这烟小一百一包,武汉卷烟厂出品,黄鹤楼系列。。。。三天不写手生啊,这也就三天时间,这思想就爱开小差。
这个1916,那是1916年,这个年份对于缅甸人民的意义,比黄鹤楼香烟还值钱。在这一年举行的佛教青年会年会上,那个叫吴巴佩的人,就是前面一章说过的那个来自卑谬的律师小年轻,领着一帮比较激进的少壮派,向大会提出,要把佛教青年会的活动扩大到政治方面。
这个跟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史都有些类同的地方,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想着快些长大,长大了就又会想着去改变世界,直到成家立业了,大多数人才能安定下来,脚踏实地的去做些柴米油盐的功课,所以说,年轻是推动世界进步的一大动力。
对于巴佩提出的要求,以老成持重的会长吴梅翁为首的元老派给予了果断的拒绝。在大人的眼中,你们小孩子懂个球啊,这好不容易有个地位了,有个名利双收的平台了,你还折腾,折腾个球啊。
毕竟是做律师出身的人,善于抓重点,善于作斗争,吴巴佩带着自己的少壮派拥戴者们用“外国人进寺塔必须脱鞋”这个敏感话题,成功激发了宗教感情深厚的缅甸人民群众的民族情绪,在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都很弱小的缅甸,民族主义性质的政治活动与吸引了广大群众参加的斗争,终于在“脱鞋问题”上找到了结合点。
吴巴佩、吴登貌等少壮派领导人在仰光召开群众大会,抗议欧洲人穿鞋进缅甸寺院、佛塔,并在会后向殖民当局递交了抗议书,要求颁布法律,禁止穿鞋进入寺院佛塔。此举得到了广大群众和佛教青年会大多数支部的支持。
缅甸人民在脱鞋问题上的情绪,实际上集中了对英国人在经济上、社会和心理上的不满,只是由于缅甸社会的特点和新的社会阶级的不成熟性,这种强烈的不满情绪才以“脱鞋问题”这样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
站在缅甸人民的角度看,“脱鞋问题”是争取民族解放的一次思想突破和胜利。但如果站在英国殖民者的角度上看,日不落帝国的日渐衰落,导致了全球管辖的力度衰减,也在客观上给了佛教青年会滋生发展的土壤。
在第二年,也就是1917年召开的佛教青年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会议在少壮派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又向从事政治活动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会议决定派代表团去印度见英国的印度事务大臣蒙塔古,提出在缅甸进行政治改革的要求。
大会要求殖民地政府制定出防止土地落入外国人手中的法律,并通过决议,要求取消不是由选民产生、不代表民意的三位缅甸人的立法会议委员资格,并对铁路上设立专门为欧洲人服务的车厢的做法表示抗议。
这些要求的提出,表明佛教青年会已由一个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超政治”的宗教和文化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治性组织。
但佛教青年会认可缅甸属于英国领土,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寄托在殖民政府手上的做法,也反映了其政治局限性。
1917年8月,在印度人民对殖民统治的反抗加剧的情况下,英印殖民政府被迫向印度人民作出战争结束后将逐步在印度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许诺,但却对缅甸提出要求不给予任何回应。
英帝国主义公然无视由佛教青年会提出的政治改革要求并把缅甸看作在政治发展阶段上落后于印度的歧视性做法,在缅甸激起强烈不满。
1917年12月,佛教青年会派出的一个代表团到印度加尔各答,会见英国的印度事务大臣蒙塔古和英印总督蔡姆斯福特,明确提出要求印缅分治,实行行政机关的“缅甸化”。
作为对佛教青年会所提要求的回复,当时出任缅甸省督的英国官员克拉克多在1918年炮制出了一个计划,缅甸人将其称为“克拉克多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借口缅甸缺乏自治政府的经验和缅甸人普遍缺乏较高的教育方面的训练,顽固地反对把在印度进行的改革扩大到缅甸,规定在缅甸的行政改革中不进行直接选举,选民有许多财产和社会地位上的规定,实际上主要由殖民地政府基层官员和村长充任。
佛教青年会在少壮派的领导下,理所当然拒绝了“克拉克多计划”。
这时,在高僧吴欧德马的领导下,僧侣在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位吴欧德马到过印度、日本等地,可以说是见多识广,他不但与印度国大党的一些领导人密切来往,还在日本跟中国民主主义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成为好朋友,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可以说吴欧德马的战略思想和战斗水平在当时的世界,都是超一流的。
吴欧德马一回到缅甸,就积极支持佛教青年会中的少壮派,并亲自建立了佛教僧侣的政治组织--僧伽团体总会,佛教领导人吴欧德马成为第一个在缅甸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巨大威信的民族主义领导者。
1920年9月,佛教青年会在卑谬举行年会,在吴欧德马的大力支持下,佛教青年会的少壮派取得了大部分代表的支持,会议决定把佛教青年会改名为缅甸人民团体总会。吴漆莱和吴巴佩分别当选为总会的正副主席,总会在仰光设立总部,全国各地设立分部。
缅甸人民团体总会是缅甸近代史上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组织。
它的绝大部分成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不少爱国商人、资本家、地主、僧侣和知识分子,但工人成分较少。但是,总会成员成分复杂,各个基层具有不同的利益,缺乏成熟的中坚阶级和领导集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领导人在思想上和策略主张上也不统一。总会的领导权还掌握在地主资产阶级手上。
但是,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建立,标志着缅甸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发动起来,吸引了从爱国资本家、地主、商人到农民、工人、手工业者、僧侣的各阶级、各阶层。缅甸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科普时间:缅甸的姓氏
缅甸人不论男女,都是有名无姓,他们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称呼,以便表示性别、长幼、社会地位和官职的区别。

成年、幼年或少年男子的名字前,往往加“貌”(Maung),意思即自谦为“弟弟”,如:貌西图(Maung Sithu)。对长官或长辈的男子,其名前往往加“吴”(U)字,意思即敬称对方为“叔叔”、“伯伯”。对平辈或年轻的男子,名前往往加“郭”(Ko),意思即称对方为“兄”。
缅甸女人的通称是“玛”(Ma),意思是姐妹。不论已婚或未婚,年龄较大或受人尊敬的妇女都可称“杜”,意思是姑姑或阿姨。
比较常见的包括缅甸人名前的“吴”不是姓而是一种尊称,意为“先生”。常用的尊称还有:“杜”(Daw)是对女子的尊称,意为“女士”,如:杜钦梅丹(Daw Khin May Than)。“塞耶”意为“老师”,“道达”是英语Dr.的译音即“博士”。“耶波”(Yebaw)是同志的意思。目前缅甸有一部分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喜欢在自己的名字上加“耶波”二字。

例如一男子名“刚”,长辈称他为“貌刚”,同辈称他为“郭刚”。如该男子有一定社会地位则被称为“吴刚”,如系军官则被称为“波刚”。如一女子名“刚”,系有社会地位的女士则称为“杜刚”,是女青年则称为“玛刚”。特别要说明的是,缅甸妇女在结婚后,仍然保持自己原来的名字,不改为夫姓。

还有,一个男人的名字如果叫“索吞”,小时候,大人和小同伴们都称他为 “貌索吞”;长大一些以后,与他年龄相仿的和比他年轻的人都叫他“郭索吞”。长辈也可以叫他“郭索吞”,也可以叫“貌索吞”;上了年纪,或有社会地位以后,一般人都会称他为“吴索吞”,与他年岁相仿的人也可称他为“郭索吞”。但是,他本人仍自谦地称自己为“貌索吞”或“郭索吞”
另外,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些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在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运动中,成立了德钦党,凡是参加德钦党的人,都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德钦”(Thakin)二字,表示“主人”, 以表示自己不做奴隶,要做自己国家的主人。如德钦巴登顶(Thakin Ba Thein Tin)。
独立后, 也有一些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耶波”(Yebaw),意思是“同志”。“波”(Bo)是军官或首领的意思。如当过军官或在军队中任要职者,则自称或被称为“波”。“苏巴”(Sawbwa)是掸族对土司的称呼。“苏”是掸族对土司或一般男子的称呼。“苏”(Saw)、“曼”(Mahn)是克伦族对男子的称呼。“诺”(Naw)是对女子的称呼。“杜瓦”(Duwa)则是克钦族对土司的称呼。
在缅甸,学会在准确使用当地人的称谓是很必要的,否则就容易让别人和自己尴尬。比如,当你在缅甸询问一位有相当地位的人的姓名时, 他可能会自谦地介绍说:“我叫貌丁武”。假如你也跟着就称他为“貌丁武”,显然不够尊重对方,当然是不恰当的称呼。因为按缅甸风俗,这样的人当然应该称呼他为“吴丁武”。
-----END-----
喜欢就点个赞吧!

作者有话说

这就是一个缅甸历史的快进版,如果能耐下性子读完,我相信,还是能有收获的,我认真的写,也希望你和你们认真的看。。。么么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缅甸那些事(十五)——吴欧德马
为什么缅甸男的都姓吴,女的都姓杜
【阅读悦读丨摄影】《缅甸风光》(二)
充满信仰的国度 镜头记录缅甸空门沙弥套图
迷情国度,魅力缅甸!
去缅甸旅游才知道,缅甸人眼里的中国是这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